专栏名称: 思维补丁
不过是一块补丁而已,既不温暖,亦难遮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皖新闻  ·  元宵节!安徽一市公共自行车停运 ·  昨天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昨天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思维补丁

10亿人没坐过飞机的另一面:0.14%的人拥有三分之一的社会财富

思维补丁  · 公众号  ·  · 2019-06-10 22:17

正文

这是思维补丁的 第460篇 文章

特别喜欢,单曲循环系列。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在中国,到底有多少有钱人?

在中国,到底有多少钱才算有钱人?


这两个问题很多人都好奇,不久前,招商银行给出了两组最新答案:


197 万人。

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


这些数据出现在招行和贝恩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


招行是国内私人银行的老大,无论是报告的权威性,还是数据的准确率,招行这份两年一更的报告,是了解中国富人阶层非常难得的一扇窗口。


《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对中国有钱人设了一个门槛: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不包括自住房产和非上市公司股权。


也就是说就算你住着过千万的豪宅别墅,但手里可投资的钱只有几百万,依然是够不上这个门槛的。


综合来看,招行定下的这个“高净值标准”,我个人是比较认可的。


当然超超这样一个加油都要等会员日的世袭穷鬼,认不认可的,也根本没人在意。


人群画像上,中国高净值人群主要由企业家、富二代和金领一族为主。


这个报告有一个令人窒息的数据:


2018 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到190万亿。这其中,总数197万的“认证土豪”们拥有可投资资产为61万亿。



谈到社会财富,人们常常提到“二八法则”,即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但招行的这份报告显示,现实情况似乎比“二八法则”还要更极端。


如果将个人可投资资产等同于个人财富的话,以2018年13.9亿的人口总规模来计算,中国0.14%的人,拥有着全社会三分之一的“个人财富”。


在资产配置上,真正的高净值人群,在资产配置上更均衡,更科学,非常符合“分散投资”的准则。



而中国的中产阶层,众所周知,谈到资产,占比最高的几乎都是房产。在北京,你遇上一个号称资产500万的中产小资,但你给他做个财务透视,很可能是这样的:


房子450万,车15万,存款35万,同时负债100万(房贷)。


富人的房子是资产,而普通人的房子更多呈现为负债。


(二)


马太效应正日益凸显,放眼望去,全世界的贫富差距都在迅速扩大。


乐施会(Oxfam)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在2018年进一步扩大。



在瑞信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里,那座财富金字塔最“塔尖”的比例和数字,几乎令人感到绝望:



在招行的报告中,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是12%,而有钱人之中的有钱人(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5千万),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


月薪2万的CBD小白领,辛辛苦苦干一年,年底不一定能加薪2400。但一个刚刚迈过“有钱”门槛的高净值人士,到年底会很轻松地发现自己的1000万又多了100多万。


在当下的货币政策下,富人们的财富以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增长。可以说,高净值人群几乎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996社畜们想都不敢想的财富增长率。


在资本力量的加持下,普通劳动者已经很难通过劳动或者加班跑赢富人们的财富增长率了。


今天,2018《就业蓝皮书》发布,数据显示,2018届本科生平均月薪为5135元。经济承压下,年轻人的薪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但就是这样的月薪,在许多2018届同学看来,也已经是水分很大的“高薪”了,这条新闻下面的评论,随便截一张,就是这样的质疑声:



财富鸿沟愈深的背景下,我们或许能够瞥见一丝丝“消费分层”影子。


一个特别典型的场景是,经济下行趋势下,国内乘用车市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28年的高速增长。


近几个月,很多品牌的汽车销量同比2018,呈现惨烈的“断崖式暴跌”。但与此同时,中国豪华车的销量依然在稳步增长。



城市里的人们正在经历这样的撕裂感:


自己的工资2年多没涨,吃火锅都要考虑下了,可人均过千的高级餐厅依然人声鼎沸;心里默念半年多的包包还是狠不下心去买,毕竟公司刚刚裁员了一批人,但很多一线大牌几万块的新款包包一上来就被抢断货……


北京SKP是中国最赚钱的商场,不之一,2018年营业额超过135个小目标,北京的土豪们平均每天在SKP买走近4000万人民币的各类奢侈品。


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三四线的所谓商业综合体,商户们正在电商和高房租的双重“狙击”下,瑟瑟发抖地应对城市中产们的“保守型消费策略”。


SKP 里一掷千金买奢侈品的阔太太开着911驶出车库时,会遇见月薪4000块的商场保安。


他们同处北京最昂贵的地皮上,但其实两个人心里都清楚,他们两个人分别生活在自己的“平行宇宙”中,两个宇宙同时存在,但几乎不会产生任何交集。


科幻小说中的“平行宇宙”,在现实世界中其实一直存在。


世界井然有序。

(三)


几个月之前,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民航业公开的数据中挖掘出这样一个结论:


直到今天,在中国仍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



这个说法一出来,很多人表示不相信。


的确,在北上广深的朋友圈里,出国度假已经和吃顿烧烤没什么区别的今天,坐飞机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如果你在北京上海工作,同事里有没坐过飞机的才是那个“少数派”,怎么会有10亿人没做过飞机呢?


但看完那组数据之后,不相信的你会开始认为,自己犯了“五环内的短视”。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统计公报》中, 有超过11亿中国人的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只有1600元。


上海比纽约东京都繁华漂亮了,并不代表我们已经迈入富裕国家了。也不要觉得你自己生活圈的状态,就能代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到这里,文章似乎应该结束了。 说点财富差距之外的题外话吧,社会学角度。


在全球范围内,财富差距增大带来的一个社会负面效应是逆全球化、民粹化和反精英化。


民粹化的倾向,民粹主义情绪的泛滥,在全世界正渐成趋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