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行动派DreamList
青年学习型社群,致力于帮助青年人用行动实现梦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旅拍誌  ·  秋冬拍照这样穿,好美! ·  4 天前  
旅拍誌  ·  好看的毛衣 12 件,拍照超美! ·  2 天前  
胶卷迷俱乐部  ·  美能达(MINOLTA)手动单反的发展和经典 ... ·  5 天前  
旅拍誌  ·  这本国内杂志,真的太会拍明星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行动派DreamList

每个月总有30多天不想上班 !你是不是也得了上班综合症?

行动派DreamList  · 公众号  ·  · 2017-05-18 07:30

正文

主播 | 韩生

配乐 | 周杰伦-一路向北


说到工作这个话题,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穿XX牌的女王》也不是《杜拉拉升职记》直流。而是第一次看《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男主获得工作的时候,走在拥挤的人流里,他眼含热泪,想要为自己鼓掌,又收了回来。


那一刻,工作根本不是我们嚷嚷的朝九晚五,而是他全新生命的开始。


但步入职场社会之后,不想上班的情绪好像也难以避免。国企的朋友说还是外面的公司好,公司的朋友说还是创业好,创业的朋友都去开客栈了,开客栈的人就卖了客栈回家当了小公务员。


所以工作和生活真的矛盾吗?是我们走了错误的方向,还是在工作和生活的权衡中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初心。希望看完今天这篇文章,你会有一些清晰的想法。


当然,你如果非要问我怎么办,我当然是选择原谅...啊不,选择爱工作啦~

——小编谭大湿



电视剧《欢乐颂》里有句台词:“既为生活而工作,岂能为工作而放弃生活。”生活与工作成了人们似乎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得了“上班综合征”,想到周一就会开始焦虑、不安,想到还有没完成的工作,就连周末也休息不好。


为什么我们总会有“不想上班了”的想法?




常常有人向我抱怨工作处境艰难,就连私下的小聚都可能变成工作批斗会,大家都像得了一种叫“不想上班”的病,不喜欢上班,不喜欢工作,而且病征还都各不相同。

 

 你有没有在清晨的被窝里,挖空心思想尽今天不去上班请假的借口?又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挣扎着爬起来,机械地洗漱后,投进了滚滚的上班人潮。


 又或者在踏进公司的时候,腾地冒出厌烦之心,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每个周一,我起码都有几十次念头,想从椅子上起身,走到老板办公室,告诉他我现在收拾东西就走,不干了,马上,立刻!”深感自己有周一恐惧症的小筱,经常会和公司几个同龄同事在楼梯间站一会,透透气,吐槽上司和瞎指挥的老板。


✦ “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感觉身体被掏空了”这些网络语言高频出现在她们的交流里,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工作不想上班。

 

我们都想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最初我们是为了生活而工作,可是渐渐地我们都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陷进了盲目工作的漩涡。


许多年轻人提起目前的工作,能够打出满意分数的还真的不多,不喜欢目前工作的理由各种各样:老板奇葩、公司管理一团乱麻、同事勾心斗角、前途渺茫、毫无意义、加班太多……

 

理由实在太多,以至于只能汇成一句口头禅:


“不想上班了”,发泄一下对现状的各种不满;实际上,更多是为了表达自己正陷于一种郁闷状态,需要倾诉,得到亲朋好友理解支持的隐性诉求。


我们真的是不想上班吗?



“不想上班”,不用误会,常常说这句的人,并非他们不想付出努力劳动,相反现在常见加班加点的就是这批人,多是年轻的90后员工,也高频集中这些的工作类型:

 

▷ 单调而重复的工作。多见于国企和公务员,胜在安稳也让人耽于安稳,单位常常是人浮于事,让人感觉工作本身毫无意义,主要的精力都在搞人际关系。


▷ 毫无个人时间的工作。所谓8个小时工作时间边界被模糊,没有下班准信甚至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个人的时间几乎被吞没,生活就是工作。


▷ 没有方向感的工作。上司或者老板的领导水平不够,让人感觉无所适从没有方向,不能集中精力干一件事情,时间长了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实际上每一代进入职场的年轻人,都会遭遇相同的职业难题,比如人际关系,工作上手和组织融入等问题,然而这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工作却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为看重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


个人价值可不是单纯指一份薪水,追求个人价值感的人,会更看重一份工作干得开不开心,老板是否与自己三观相符,和团队的配合是不是默契,个人空间是否被尊重、理解等等。


这些无法被量化的东西,恰恰就是我们能不能爱上一份工作的软性指标,它们带着种温暖的力量,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不是流水作业的工作机器,而是个有血肉有情感的人。


因此安稳无忧、碌碌无为、侵占个人时间的工作,都会被划分为对生命的极大损耗,为了避免继续耽搁自我,离职常常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调研数据报告显示,近三年应届生的离职率持续走高,2016年应届生的离职率更是高达26.5%。但我们真的是换个工作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小明一年内换了两三家公司,他无力地发现,上一秒可能绕开了上一家公司的瞎忙活,又遇到新公司老板乱指挥,原以为能少点同事之间的暗战,却又发现这个公司奉行无报酬加班的潜规则。

 

小明发现自己似乎永远在不满的情绪中工作,恰恰就是这个发现让他醒悟过来,也许出问题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自己在抗拒倦怠“工作”这件事的本身。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是得和别人发生协作关系,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想上班"的背后是我们没被读懂的心



许多人都处于现在这种情况: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每天过得不开心,但又能怎么样呢?生活要继续,班还不是要上,循环往复,最后难免对工作这件事情,产生了倦怠和疏离的感觉,术语称之为工作疏离感。

 

工作的疏离感,是从心理学上个人疏离感衍生而来,指由于和工作的原有设想期望值落差,不能主导工作,反而被工作支配和控制自己,从而让人产生了一系列主观消极的情绪。


小筱后来就发现了,和小群体一起吐槽,一时之间情绪是得到发泄了,可也让自己对工作更加不满了,情绪越发消极,犹如饮鸩止渴。


长期着眼于负面的信息,让她对公司和工作的感情慢慢变淡,离职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直到某天她再也抑制不住冲动,提出离职。

 

原本颇受上司倚重的她,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挽留,这让她感觉更加难过。离职之后冷静下来,拉开距离看原来的工作,并没有身在其中时那般难以忍受,她不过是掉进了一个叫晕轮效应的怪圈了。


人际关系,工作环境,文化氛围,领导水平,晋升考评都会成为了吐槽的对象,这样就能从内心把自己与工作环境隔开,暂时获得一种抵消不良情绪状态的作用。

 

工作对我们来说并不是纯粹的为了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更深的渴望成功,渴望与他人产生联结,渴望有个人能懂自己。


“不想上班”的背后是我们没被读懂的心。

比工作更重要的是找到你的定位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工作,工作也占据了生活里的大部分,从这个角度出发,工作着我们的兴趣,从事自己喜欢又擅长的工作,真的是一件幸福而幸运的事情。

 

但很多人不一定有这种机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或许有时候我们甚至是身不由己的。人本来应该是操控工作,但反而我们的情绪却常常被工作左右,郁闷、烦躁随之而来。

 

换个角度思考,即使是兴趣的工作,也难免有枯燥而重复的阶段,我们一样需要进行调适。

 

既然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也没有时时愉快的工作状态,我们就不如考虑换个角度,想些办法,换个心态,让自己由内自外,逐渐成长为自己可以遮风挡雨的大树。


遵从内心,找到你的定位


你有没有发现,工作如同寻找一个爱人,很可能一旦选择,需要相伴一生。

 

可想而知,生性不拘又热爱自由的年轻人,把他放到一个需要谨言慎行,排资论辈的事业单位岗位上会怎么样,同样的道理,我是个循规蹈矩不爱变动的人,到了竞争激烈,每日像打仗的部门,也会跟不上步伐。

 

我们的父母这一辈的人,有着年代固有的观念,认为工作旱涝保收最为重要,专业是否对口,工作内容是否有趣,排在了薪资和稳定程度之后,有的女孩子更是从小就被要求将来要听从安排,从事医生、教师、公务员、银行职员等工作。

 

可是这真的是我们喜欢的吗?有的人也许不知道答案,但我们如果在一开始就带着抵触心理,带着晕轮效应强迫自己,去做一份我们不喜欢的工作,就会对我们造成言语都很难排解的愤怒和痛苦。


所以从长线发展考虑,无论是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是身心健康,都有必要打破固定的思维,选择一份自己更加心仪的工作。

 


遇到工作挫折时,换个心态看未来


当我们遭受工作上的挫折的时候,很容易就会产生应激性的受伤情绪,低落和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 ·德威克认为,人面对挫折时会有两种心态:

 

 一种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是固定的,而一切的困难和挑战都是“对自己的测验”,如果通不过这个测试就说明自己的能力有问题,这称为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


●  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不断提高、加强的,他们喜欢失败,因为失败可以带给自己许多经验和教训,让自己得到成长。这称为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

 

对于工作,今天对你来说很困难的内容,也许一段时间之后就得心应手了。

 

当年我刚刚当老师的时候,发现讲好一节课,对我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每天总是在不断地修改课件和教案里度过。


那时候特别沮丧,甚至怀疑过自己是否合适从事这个行业,然而两三年之后,公开课对我来说不过家常便饭。

 

所以当工作出现挫折的时候,过多停留在自责或者是推卸责任上于我们的成长无益,把注意力放在分析问题,找出解决善后的办法。当你走得越远,你回头看看,当初干扰你的问题,现在是不是不过尔尔。


我们都需要成长,来接受人生进阶的挑战。


感到痛苦,其实也是成长的契机 


不喜欢工作,可能会让我们略感觉恐慌和迷茫。

 

恐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这种状态是否正常,会不会一直处在这种低迷的状态?迷茫是看不到自己的路,走一步算一步的感觉让人心中难以安定,又或者是能一眼见底的路,让你索然无味又不知如何是好。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很多人也是在慢慢的思考和成长中,在不断的试错中和跌跌撞撞中,逐渐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喜欢的生活,才开始明晰自己未来的方向。

 

你可以重新打量一份工作,绕开自己确实不能够接受的坑,寻找自己最有兴趣点,找到相对合适的工作。你也可以在相对安逸的单位上专注于自己的学习成长,不把耗费时间变成日常。

 

“不想上班”不过是因为我们无法掌控自我生活的一句呐喊,不妨试试想好自己要过的生活,再去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把它变成你飞翔的翼,而不是背上的十字架。



 -END- 

编辑 | Winnie

校稿 | 流云


 -本期主播- 

韩生:射手座走四方,声音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是韩生,用心带你去远方。个人微博:宝兄milk 

 -本期作者- 

作者 :蔡尖尖,专栏作者,心理专栏写手,多家平台签约作者,写深度的心理解析,做最温暖的情感老树洞,尖尖而立,保持独立思考。微信公众号:蔡尖尖(caijianjian18)


-没看够?这里还有-




支持行动派新书,参与微博话题

#你和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行动#



请回答2017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少女心成了贬义词

被误认为是幼稚


这次

我们想为“少女心”正名


本期想向大家征集

“在哪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少女心爆棚”


在公众号回复

“分享+留言”告诉我们吧!


本期奖品抽送新书

《少女心事博物馆》


PS:本期的互动留言及获奖名单,会在周日以文章的方式推送给大家,敬请期待哟~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梦想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