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医药政策频出,医疗体制改革包括两票制、零加成、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等,对企业来说是利是弊?大型企业面对这些政策又该如何抓住机遇,使企业越做越强?
5月16日,值第77届全国药品交易会暨2017中国健康营养博览会在上海召开之际,米内网与国药励展联合采访了上海医药集团副总裁顾浩亮、正大丰海制药总经理夏文余、山东鲁抗医药总经理彭欣、平光制药集团董事长陈勇、施慧达药业总经理刘凤江。
上海医药集团副总裁 顾浩亮
顾浩亮介绍说,上海医药集团在沪市和港市都有挂牌,增加了多元的融资平台,也为上海医药双驱动的战略提供了资本来源,让上海医药在公司治理方面严格遵照国际标准,对其国际化进程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顾浩亮看来,大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应忘记初心,作为大型医药集团,上海医药一直在走集约化、资本化、国家化的发展路线,努力提高民众的健康生活质量,是上海医药发展的初心。
“从我们每年的年报上大家可以看到,上海医药的研发投入在不断地加大,我们充分认识到:一个药企的发展,产品是生命,没有产品创新就没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顾浩亮表示,上海医药在研发创新上做了很大的调整,已从原来的自主研发走向对外合作、购买购并为主的合作研发模式。
“在企业研发创新方面,我们立足于小分子药物,包括生物药和中药创新;在仿制药和化药方面,我们把一致性产品作为上海医药再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共立项70个项目,算是在整个中国仿制药企业中较多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相信仿制药的品质将得以改善。”
正大丰海制药总经理 夏文余
“制药工业企业是构成社会、国家的重要基本单元,只有国家强,企业才能兴,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的战略要求。”夏文余认为,国内医药市场仍然增长强劲,机会很大,怎样把握这个机会?如何取舍?作为正大制药集团成员企业,正大丰海坚持的标准就是:是否利国利民利企业。
在夏文余看来,医药领域是国计民生中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改革政策实施力度非常大,也非常快,如两票制、零加成、医保付费方式等,包括国家刚刚颁布的医联体、新药审评核查和药品一致性评价等政策,从短期来看对一些企业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第一,有利于从顶层设计上强健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医疗的难点问题;第二,有利于行业和企业的升级与规范,淘汰一批质量标准不高,不够规范的企业,给创新创优的企业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第三,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医药领域发展的政策,这对我们医药企业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夏文余说到。
“随着国家不断深入的医改,特别是三医联动、两票制、医保控费、药占比、二次溢价等,包括国家推行的临床路径这些政策,必将推动医药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些医改政策就像一个筛子一样,只有那些秉持坚定信念、具备特定优势的企业能够留下来。”
山东鲁抗医药总经理 彭欣
“从2015年以来,国家各部委、各省市出台的文件均以‘三医联动’为核心,其中破除以药养医、完善医保支付制度、推进分级诊疗等是推进重点。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注册制度改革及两票制的加快推行,给医药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彭欣说,“十三五”是鲁抗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生物发酵产业优势。
彭欣表示,鲁抗医药作为国内知名抗生素生产企业,目前正在逐步调整产品布局、优化产品结构、走差异化之路,产品已由最初单一人用抗生素药延伸到动物药用领域,制剂由抗感染类药物向抗病毒类药物延伸,同时通过收购青海大地药业有限公司涉足中药、藏药领域,逐步减少抗生素类药品(特别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主营业务中的比例。在一系列产品结构调整战略布局下,心脑血管类药物、氨基酸类产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等非抗生素产业培育初步取得成效。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对鲁抗来说,首先要有创新能力自信,推动自主创新,通过持续的改革创新,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体制、机制、思想和理念;其次要推行全方位的创新,在新产品研发、技术进步和管理各个方面打破常规思维,创新求变,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和矛盾的能力、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能力;再次,要立足现在,谋划未来。”彭欣认为,所谓谋划未来,就是要研发优先,鲁抗将充分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加大和国内国际一流研发公司的合作,在抗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新药方面加大投入,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转型。
平光制药集团董事长 陈勇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高血压、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中。”陈勇告诉记者。
“川穹嗪是从川穹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心脑循环等临床价值,能明显缓解患者心悸气短、胸痛胸闷等症状。”陈勇介绍说,平光制药的定位是做中国先进的心脑血管领域创新型企业,目前,平光制药系由5家工业企业和2家商业企业组成的集药品生产、销售、流通、科研为一体的医药集团,以工业为主导,
180多个品种中有30多个都是心脑血管产品,其中,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是平光制药的核心产品。
陈勇认为,近三年是医药行业政策的调整期和市场动荡期,一系列行业调整政策,其目的有三点:第一是控费,背景是国家医保的支付能力严重不足;第二是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第三就是归拢、集中,淘汰一部分做得不够好的企业。比如通过实行两票制,全国1万多家批发企业估计最终剩下不到2千家。
“国家的政策导向就是要集中,要把散乱差的企业淘汰。两票制对工业企业的经营不会产生影响,难度在于如何处理好应收帐款和票据;而对商业企业的打击比较大,两票制实际上增强了对工业企业对渠道的整个管控。”在陈勇看来,制药企业的精细化招商模式要下沉到终端,原来的总代、省代面临着转型和调整,当然,对于制药企业来说,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施慧达药业总经理 刘凤江
“与前几年相比,高血压的发病人群在快速增长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在降压用药领域,大部分企业都在加大研发力度,加大产品的投放,但是企业远远不能满足这么大的疾病群体用药需求。”刘凤江说,在降压的治疗和控制方面,普遍存在“三低”现象: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只有改变这“三低”的现状,才能让整个群体的治疗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刘凤江介绍说,在降压药的研发方面,原来关注的是如何让血压降下来,现在关注的是如何尽快让患者的血压达标,以更好地预防高血压所带来的并发症。“在中国的化学药市场,大部分产品是仿制药,少有原研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药物。但是创新谈何容易——需要投入,还面临很多失败的风险。”刘凤江认为,中国的制药企业必须通过研发创新的方式壮大民族制药工业,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施慧达多年来通过将一个创新的产品投放市场,以及系列后续的临床研究,辅以强大的市场推广和运营,终于把施慧达做成了中国医药市场的知名品牌。”刘凤江告诉记者,施慧达担负的是民族制药工业发展的使命,成为国内高血压产品创新的先行者,通过施慧达这些年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民族企业只要敢于创新,就一定有收获,只有创新才有未来,才能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加大研发力度、严守质量关口、不忘初心、坚定信念,不管政策如何变,只有研发创新才能让民族制药更强大!不论是随着政策和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还是更快地适应新政策,把精细化招商的网络下沉到终端,都需要企业拥有大局观,用智慧提升解除外部环境压力、化解自身问题和矛盾的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