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参考消息
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封杀”大陆高校?台媒:笑话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近三年,俄军发生巨变”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首批200人已押解回国!公安部发声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哥伦比亚发生炸弹爆炸袭击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中国科学家捷报频传!| 参考独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参考消息

参考快评 | 中越关系:管控海上分歧外还有大考验;安倍送导弹,杜特尔特为何不要?……

参考消息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1-16 22:07

正文



本期目录:

1、 警惕安倍借“改元”推修宪

2、 菲总统拒绝日本导弹 不做美日附属品

3、中越关系在管控海上分歧之外还有大考验


警惕安倍借“改元”推修宪

新闻事实


近期,日本安倍晋三政府已决定,将于2018年底实现现任天皇退位,于2019年1月1日由新天皇即位,并改元启用新年号。《东京新闻》等日本媒体提醒,安倍政府正在人为制造“明治热”,向国民全盘肯定明治时代,宣扬过去“荣光”,而改元很可能成为其推动明治热的新契机。

专家点评


对于安倍而言,今后两年的最大政治议题就是修宪,其主要政治动作几乎都是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的。日本右翼一向全盘肯定明治时期,将这期间的甲午战争、侵占台湾和吞并朝鲜等作为日本近代化的成绩与“荣光”。而明治维新恰恰开始于明治元年,亦即明治作为新天皇登基后的第一年。从当前形势看,在天皇退位和改元新年号的过程中,安倍政府将利用皇位更迭进一步宣传其右翼保守史观,并渲染“变革”等关键词,让更多民众接受修宪。


日本社会近年来出现的“明治热”,对明治时期的近代化成绩、日俄战争等对外胜利的追捧,其背后都有政治力量的推动,其目的就是要让民众怀念日本的“强大”,接受日本右翼的国家构想。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正值明治维新150周年,安倍政府必将组织一系列纪念活动,以肯定过往的形式,为当前的政治目标铺路。


▲日本天皇明仁及皇后美智子


对于明治时代的历史认识,其背后是对日本现实国家发展方向的认知。安倍在上台后已经多次表示要让日本“回到一等国家”,恢复“过去的荣光”。他所痴迷的明治时代,正是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导致亚洲邻国饱受战争摧残的时代。而今,他在自己一手推动的“明治热”中改元、修宪,名义上是要为日本打开新的局面,实际上很可能将日本带回旧的道路。对此,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不可不察。




菲总统拒绝日本导弹 不做美日附属品

新闻事实


《菲律宾星报》报道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14日在达沃市商会发表演讲时透露,日前到访的日本首相安倍主动提出向菲方提供导弹,但是他拒绝了这一提议。

专家点评



宋清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日本提出向菲律宾提供导弹,是为了把菲律宾重新拉回到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中,企图使菲律宾能够像阿基诺三世前政府那样,与美日进行军事等方面的合作,在南海问题上挑起事端,共同制衡中国。


安倍访问菲律宾期间,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与其共同会见记者。(美国雅虎新闻网站)


但杜特尔特总统奉行独立自主、平衡的外交政策,不希望过度追随美日的军事政策,做其“附属品”。 为了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菲律宾正积极寻求和拓展与中国的多方面合作,不希望南海问题升温,影响中国与菲律宾、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友好氛围。 从目前来看,尽管未来菲美同盟还会维持,但美军在菲律宾的部署以及对菲基地的使用,可能会面临一些调整,想要重新加强在菲的军事部署恐怕比较困难。


需要指出的是,菲美毕竟是同盟关系,菲日在军事、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也非常紧密,那种期望菲美同盟关系或菲日军事合作彻底破裂的想法恐怕是过度幻想。接下来,人们需要观察菲律宾是否能够在各大国之间真正做到“平衡”。




中越关系在管控海上分歧之外还有大考验

新闻事实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15日报道称,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12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国和越南14日发表联合公报说,两国将管控好海上分歧,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专家点评


朱锋(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越南总书记阮富仲近期对中国的访问,显示了在亚太命运共同体建设中,中越关系发展的蓬勃生机。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


中越关系长期受南海领土争议的困扰,也曾一度遭遇冷战时期东亚地缘政治竞争的伤害。即便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争议短期内无法全部解决,2001年中越的北部湾划界,依然开创了南海地区第一个通过双边对话与谈判划定海洋权益分界线的成功案例。在经贸领域,近15来两国交往更是取得了长足进展。 不管中越两国仍存在怎样的争议,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增强两国社会联系、发展两国经济合作的大势,是寻找未来南海争议解决路径的唯一途径。


然而,中越关系的发展还在经历诸多考验。除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争议之外,越南如何在亚太地区安全秩序变革进程中追求和发挥“中等强国”的创造性外交,在中、美、日大国外交中注入“正能量”、而不是简单地执行“均势外交”,同样是中越关系今后面临的重大考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