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上去,拦它!”罕见真实影像公布 ·  5 天前  
江南晚报  ·  关于应对台风“普拉桑”的防范提示 ·  5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经营自己,就是一场华丽的变身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他感动了一座城,却无人知道他的名字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08 23:14

正文

只要我们伸出手

世上就存在“千手观音”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


12月3日,重庆日报“尹明助学·爱洒四方”志愿项目,从全国5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所以,拾遗君决定写写“尹明”的故事。


我自以为已阅透人生,心也长满厚厚茧子,可“尹明”的故事,却火力威猛地击穿了我的心脏,一股热血直冲喉头。


本来觉得暗黑的胸腔,忽然有一束光照了进来。


1

 

彷佛是一个约定,两张汇款单又如期而至。

2015年3月4日,重庆日报社再次收到“尹明”的资助款。

一张金额是1400元,汇款注明写着:“请转交丰都县龙河镇刀利坪村谷巧玲家  2015年上半年资助款。”

一张金额是900元,汇款注明写着:“请转交巫山县官渡镇雷坪小学王迎春  2015年上半年资助款。”

汇款地址都是“中山三路3000号”。

还是那个虚拟名字,还是那个虚拟地址,

16年来,“尹明”就像一个隐形人,

用模糊的身影,风雨无阻地书写着大爱传奇。



“尹明”汇出的第一笔爱心助学款


2

 

1997年,谷巧玲的两个“天”塌了。

一个“天”是母亲——因重度风湿性关节炎而瘫痪在床。

一个“天”是父亲——在某个清晨消失无踪,杳无音讯。

这一年,谷巧玲刚满9岁。

这个家一下走到了山穷水尽:

谁来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

谁来看管刚学会走路的妹妹?

谁来打理快要枯死的庄稼?

这时,只有9岁的巧玲站了出来。

“为了养家,我只有选择退学。”

没有锄头高的巧玲,只能依靠体重,

借助杠杆原理一点点挖土翻田。

每月两块钱的电费实在“太贵”了,

巧玲就把电线剪了,点起了煤油灯。

在一个母亲呻吟不止的清晨,

巧玲将一头长长黑发齐根剪断,

跑到镇上换回几瓶止痛片和几斤盐巴。

…………

巧玲用稚嫩无比的肩膀,就这样撑起了一个家。



3

 

1999年12月,《丰都周报》编外记者陈仕龙,

偶然知晓巧玲家状况后,立马赶去采访。

采访结束时,陈仕龙问:“最想让叔叔帮你什么?”

巧玲眨巴眼睛:“我想读书。”

回到家,陈仕龙写了一片文章——《11岁孩子早当家,卖掉头发买盐巴,“我要读书”声声盼,祈求社会帮帮她》,发表在《丰都周报》上。

2000年1月5日,《重庆日报》以“读者来信”的方式,

摘编刊登了该文——《谁能圆你求学梦》。

在《重庆日报》的呼吁下,

一大批信件、捐款接踵而来。

这批捐款中,有一张是委托《重庆日报》转交的汇款单——“请转交丰都县龙河镇刀利坪村二社谷巧玲小朋友”。

汇款金额:300元。

汇款地址:重庆市中山三路3000号。

汇款人:尹明。


▲ 巧玲提起“尹明”爷爷就眼泛泪光


4

 

“借助捐款,我又走进了学校。”

巧玲眼里荡漾着幸福的光芒。

海水涨起来,但总会很快落下去。

新闻晕轮效应一过,捐助的潮水迅速消退。

“很快,我们的生活又恢复原状。”

巧玲低下头,眼里光芒黯淡下来。

“明天怎么办?下周怎么办?”

那段时间,巧玲经常望着天空发呆。

天空苍茫,寂然无语。

“无可奈何下,我再次想到了退学。”

偏巧此时,《重庆日报》转来了一笔汇款。

“三个月后,尹明爷爷又寄来了300元。”

拿到汇款单,巧玲高兴得手舞足蹈。

惊喜,还没有结束。

“三个月后,尹明爷爷再次寄来了300元。”

这时,巧玲突然想起了什么,

她跑回家里,翻箱倒柜找起来。

她找出了三个月前尹明写给她的一封信:

“巧玲,从现在起,我将每月给你寄100元生活费,希望尽我微薄之力帮助你这个坚强的孩子圆求学梦……”

巧玲眼泪扑簌簌掉下来:“是真的,是真的……”


▲ 巧玲和妈妈


5

 

素未谋面的尹明,

就这样给了巧玲一个承诺。

这个承诺,像一颗远星,

在暗黑的夜晚,照亮了巧玲前行的路。

“快要崩溃的我,终于有了一座山可以依靠。”巧玲说。

2006年,《重庆日报》报道了巫山县官渡镇王迎春的故事。

迎春与巧玲有着近乎相同的际遇:父亲瘫痪,母亲出走,留下她姐弟俩。

迎春咬着牙,扛起了养家的重担。

从此,尹明资助的对象便多了一个。

一年,两年,五年……

尹明的汇款,总是如约而至。

“最初是每次300元,后来是1200元,再后来是1400元。”巧玲说。

这一笔笔汇款,帮助巧玲读完了小学,读完了中学,又读完了大学。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尹明爷爷,我的人生会不会完全不一样呢?”

每次想到这个问题,巧玲就会泪水盈睫。

如今的巧玲,已是一名抢手人才,

先在北碚工作,后被一家公司挖回丰都。

哲人说:世上最难的事是坚持,而最最难的事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坚持。

但尹明一做就是16年——他以自己的执着,守护了两个不幸的家庭。


▲ 陈仕龙的采访改变了巧玲的命运


6

 

2000年,尹明面临一场大手术。

在手术可能失败的情况下,

他给家人交代了遗嘱:“如果手术失败,务必将今年资助款全部寄出。”

巧玲从箱子里翻出一叠信纸:“这个事情,我也是后来才从信里知道的。”

2000年4月,尹明给巧玲写过一封信:

“前不久动了一次手术,

术前专门交待家人,如果手术失败,

务必代我将今年的资助款全部寄出。

好在如今已过危险期,我的资助方式不变,

并持续至2002年退休时为止……”

以60岁退休计算,尹明那时已经58岁。

尹明的身体状况,似乎一直不太好。

这从他2009年写给巧玲的信中可以看出。

“早就说给你写信,但因白内障严重,尚未手术,写字困难因而拖延至今……”

前几年,他写给巧玲的信,

都是蝇头小楷,工整有序。

而这次,字迹潦草凌乱,五成溢出方格。

“显然,尹明爷爷正深受折磨。”巧玲眼睛红了。

即便如此,这封信仍足足写了三页。


▲ 巧玲珍藏着“尹明”爷爷寄给她的书包


“我最喜欢2003年春节了。”巧玲说。

那年春节,巧玲收到了尹明寄来的包裹,

里面装着两套新衣服和一封信:

“这一次多寄了300元,可采购年货,剩下的给两个孩子当压岁钱……”

“衣服很合身,尹明爷爷肯定费了不少心思。”桃花爬上巧玲脸颊。

尹明一直关心着巧玲的成长。

“不必为成绩不冒尖而不安,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习上有很多不利因素。”

“能顺利考上初中和高中,说明你已经尽了很大努力,应感到自豪。”

…………

平实信文中,透着浓浓真情。

“很慈祥很慈祥,就像我的亲爷爷。”巧玲说。

“尹明爷爷也给我写了信的。”

已在广东工作的王迎春,仍像孩子般和巧玲“争宠”。

我们无从猜度,一位花甲老人,会经历怎样的生死病痛,才会留下如此动容的嘱托。

我们更无从知晓,一个濒临生死考验的人,需要胸怀怎样的大爱,才会割舍不下一个素未谋面的小女孩。

但我们确切知道的是,他给这两个家庭带去了无数欢乐。


▲ “尹明爷爷是谁?”是巧玲经常思考的问题


7

 

“尹明爷爷,您在哪里?”巧玲一次次在心底询问。

巧玲按信上地址,给尹明写过很多次信,但都因“地址不详”被退了回来。

一个人,16年风雨无阻地坚持支助两个家庭——不光是巧玲,大家都想知道这个好心人是谁。

《重庆日报》决定启动寻觅行动。

手中线索,是一张张汇款单。

第一张汇款单,留的地址是“重庆市中山三路3000号”。

于是,记者来到渝中区两路口街道。

“中山三路如果有3000号,就铺遍大半个渝中区了。”两路口街道办主任冉红说。

记者们一声叹息。

“不过,我们街道以前有个中山三路社区。”冉红说。

记者们兴奋起来,可一查,这个社区连300号都没有。

“这个社区已经拆了,不然可以查3号或30号。”冉红说。


▲ 记者在两路口街道寻找“尹明”线索


记者们再次研究资料,又锁定另一地点:

一张汇款单留的地址是“弹子石正街77号”。

记者们又迅速赶往重庆南岸区弹子石街道。

“这是个真实地址,就在我们辖区,但已经拆了。”弹子石街道石桥社区党委书记刘红英说。

记者们又是一片惋惜。

刘红英突然想起什么,打开电脑,调出一张表格。

弹子石正街77号以前住户的信息全在上面——这是一个集体门牌,涵盖7户13口人。

记者们围过来,心都蹦到了嗓子眼。

“除去年轻人,其他人无论文化水平还是字迹,均与尹明不吻合。”刘红英说。


▲ 记者们在分析线索


记者们攥着汇款单,再次寻找线索。

这一次,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邮戳。

尹明寄出的汇款单,上面分别盖着“中山二路邮局”“解放碑邮政支局”“陪都邮政网点(南岸区)”的印章。

记者们立马前往三个邮政点查询,

但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对尹明没印象。

从渝中区中山三路、解放碑,

到南岸区南坪东路、弹子石,

尹明为了“隐名”,在重庆主城区地图上,

画出一个U型足迹,像一条神秘的微笑曲线。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没找到尹明,似乎很遗憾。

但邮政储蓄银行解放碑支行支行长陈晓敏说得好:

“既然尹明选择了行善不求名,那我们就尊重他吧,这是对他最好的支持。”


▲ 弹子石街道工作人员帮助记者寻找“尹明”


8

 

2007年8月,记者给巧玲送去汇款单。

“家里境况好多了,不能再用爷爷的钱。”

这一次,巧玲坚决拒收。

“你不收,我们退不回去啊。”记者说。

巧玲沉默良久,说:“那帮我转赠了吧!”

报社将这笔善款,转赠给了两个即将辍学的小女孩——张蕾和杨开文。

刚满18岁的巧玲,以最动人的方式,完成了她的成人礼。

当年12月,巧玲给两个小女孩写了一封信。

两封不同的信,有一个相同结尾:

“我们唯一能报答他的,就是尽快成长起来,像他那样去帮助别人。”

巧玲懂得了:对尹明爷爷最好的报答,就是传递善行。

受尹明感染的,并非巧玲一人。

“会里有1000多张寄不出去的收据,这些匿名捐赠者往往只留下一句话:只要这钱能做好事,别问我是谁!”重庆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冯秀文说。

这里面,有人化名为“艾兴(爱心)”,有人化名为“魏海(为孩)”……


▲ “尹明”已成为重庆这座城市的爱心符号


9

 

有一次,著名主持人汪涵,

去博物馆清点一尊千手观音铜像时,

发现千手观音只有998只手。

送文物来的喇嘛说:“这是佛菩萨的智慧。”

在场的人嘀咕起来:“少了两只手就少了呗,还说得这么玄。”

这时,汪涵说:“菩萨想表达的是,我等了你千年,就等着你伸出这一双手。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伸出一双手,你就是别人的菩萨。”

你得到过陌生人的温暖吗?

你给过陌生人温暖吗?

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为时代标志的今天,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释放陌生的善意,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别人的菩萨。

2000年,尹明已经58岁,至今年,已是74岁。

终有一天,这个感动我们的人会逝去,

终有一天,尹明的汇款将划上休止符,

但只要我们一伸手,这世上就永远存在“千手观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最近刷屏朋友圈的宠妻狂魔:最好的爱情,都藏在时间里。

 
点击图片阅读 | 这位英国女摄影师想将八位孩子带离亚洲最大的红灯区,然而……


点击图片阅读 | 德国人在中国山村支教10年,把生命献给留守儿童,他却说我根本不想感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