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曾经都是曾经,所有的现在也是历史。
我们站在一个新的时代,会以一个辉煌的时代,可是陌生的熟悉很可怕。酱酒疯行的今日,马斐九频道特邀刘洪增、欧阳千里、陈海鱼、彭伟四位辩手来谈“清香”,好像不合时宜,但是这就是淋漓的现实。
▏
思考是有力量的,所以,我们相信。
酱香、浓香都不会一家独大
清香也很难再回到大清香时代
刘红增 行业观察者、佳酿网总编辑
当前,酱香白酒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表现气势如虹,但难掩泥沙俱下、泡沫充斥的另一面。
5年之内随着酱香产能进一步释放并逐渐达到峰值,酱香白酒会进入调整阶段,之后便是平稳。
由于酱香白酒产能、新兴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所限,酱香不会达到当年清香和浓香一统天下的地位。
浓香白酒由于其工艺特点和历史发展阶段等问题,市场规模相比之前会有所下滑,但目前仍然是市场上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尤其是在浓香龙头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品牌的带动下,浓香版块一定是白酒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20多年以来,清香白酒发展缓慢,但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文化底蕴以及口感特点,决定了清香白酒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清香白酒是中国白酒的源头,经历了长时间的市场考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拥有坚实的消费基础,曾一度成为“国民香型”,稳坐白酒香型第一把交椅。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往往左右着资本的流向。香型板块的兴衰和起伏,根本上讲是投资回报率的此消彼长。清香型白酒低成本、短周期、高产量的工艺特点决定了其普遍较低的附加值,在利润的驱使下,资本必然流向附加值较高的浓香和酱香板块。
但白酒是一种风味饮品,独特的风味是品质的核心,也是存在的价值,市场上永远不会只有一种或者两种风味香型存在。
另外,香型也不是白酒品质优劣的决定因素,每个香型都有好酒。在当前言必谈酱香的大背景下,以清香为代表的其他香型应当保持香型自信,坚守香型特色,发挥香型优势,做大产区规模,补足文化短板,讲好品牌故事,优化产品体验,提升品牌综合附加值。
在未来,香型可能会成为一个历史概念消失在市场上,而品牌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浓、清、酱三种香型会成鼎足之势发展,其他香型诸如凤香、馥郁香、兼香等也会有不同程度增长,未来白酒香型结构将会进一步优化。
清香的大时代,已经回不去了
欧阳千里 行业观察者、千里智库总经理
酱香异军突起,浓香稳坐龙头,伴随着汾酒的“高歌猛进”,有人提出“清香”大时代即将来到,是真的吗?
▏
很多年前,清香“一枝独秀”,源于汾酒符合“时代大势”。
在物质不丰富的时代,喝酒是一件相对奢侈的事情,莫说“瓶装高粱酒”不好买,就是“散装瓜干酒”也是稀罕物。清香工艺,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酿造更多的酒,所以完胜浓香、酱香等香型,所以“在人无我有”的时代,清香为王。
在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喝酒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人们开始谈论“什么酒更健康”,而不是“去哪能买到酒”,时常被酒厂老人调侃为“幸福来的太快”。恰逢九十年代“朔州假酒案”殃及山西,汾酒与清香型(汾型)走下王座,放香更突出、口感更醇厚的浓香时代得以到来。
张弓成功研制出低度酒,带领低度酒征战四方。此时,古井、五粮液分别依托降度降价、OEM而崛起。五粮液成为“中国酒业大王”的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口感。后期,洋河借蓝色经典、绵柔等大放光彩,进一步壮大了浓香军团的力量。
伴随着“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到来,喝更有面子的酒成为“主流”,即“消费升级”的到来。此时,价格最贵(消费者愿意买单)的茅台成为绝对王者,也带动了酱香的繁荣。其实,自2016年以来,名酒/大牌酒都迎来复苏,而非仅仅是酱酒,郎酒、国台、习酒等酱酒同时也是名酒/大牌酒。
正是“消费升级”的到来,汾酒的混改效果显现,等同于“清香茅台”,故而“清香热”的声音多了起来。我们来看,衡水老白干本属于清香,牛栏山/红星也属于清香,江小白也属于清香,可它们更多的是宣传自己,而非清香。
目前,中国白酒市场进入香型“百花齐放”的状态,“去香型”而“回归品牌”的声音也起,所以讨论“清香大时代”没有太多意义,不如多谈论“汾酒时代”“二锅头”“老白干”等具体的点更有价值。
在坚守中等待曙光
清香应该坚定品类自信
彭伟
资深媒体人、
酒业家主笔
俗话说,要相信自我强大,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强大。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人类只有充分激活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激活潜能、释放能量、催生爆发。
清香型白酒阵营的从业者亦是如此,任何奇迹都是由人来主导实现的,要想重回大清香时代,清香的从业者首先就应该坚定自己的品类自信。
花无百日红,白酒行业亦是如此。没有任何一个香型或品类能够长期统治市场,因为消费需求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消费的多样性催生了品类的多样性。强大如曾占市场份额达到85%的浓香,亦在本轮酱香的强烈冲击之下,下滑至当前的65%左右。而市场占比仅15%的清香,也在“汾老大”的带领下实现过一统江湖的好戏。
诚然,目前的清香无论是市场、价格,还是品牌、品类影响力均不如如日中天的酱香,和一家独大的浓香,这是由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事实已然如此,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振作精神、重树信心,以重建者的姿态完成品类的自我革命,以实现清香的再次腾飞。
▏
事实上,清香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首先,消费基础还在。
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清香均有无数的忠实粉丝,这便是清香品类能够回暖的核心;
其次,品牌影响力还在。
当前的清香阵营中拥有汾酒、牛栏山、红星、江小白、汾阳王等在内的一大批知名品牌,它们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汾酒这个清香的擎旗领袖已踏上高速发展之路,为全品类的发展带了个好头;
再次,消费多元化给了清香翻身的契机。
酱香的异军突起,打破了持续数十年之久的浓香“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其他香型的崛起创造了机会。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碎片化,催生了一系列的市场机会,牛栏山、江小白等清香品牌的全国化布局,让清香更加深入人心,也让全国人民有了更多品尝清香型白酒的机会。
作为白酒三大香型的清香型白酒,在香型多元化的当下一定是会有机会的,当前的酱酒便是一个典型的榜样。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清香企业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煎熬、抓得住机会,要求以汾酒、牛栏山等为代表的清香品牌领军,要树立强大的品类自信和品牌自信,带领大家一起过黄河、跨长江、打天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也要很清醒地看到,清香距离重回“大清香”时代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个人认为,当前在清香品类的建设中,有三大任务必须完成:
第一,真正实现清香品类的市场全国化,要让全国的消费者都能就近买到清香的产品;第二,加速清香高端产品体系建设,要让清香阵营在高端领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进而催生强大的产品势能,树立消费信心,凝聚品类势能;第三,构建清香品类的价值认知体系,多维度做好清香型白酒的科普、宣传、推广,让消费者认识清香、了解清香、喜爱清香,从根本上消除消费者对清香品类的消费疑虑,实现品类的全面复兴。
国际化基因,才是大清香的王牌
陈海鱼
知名职业经理人、
大容商贸总经理
目前的
白酒行业,可以说是浓、清、酱三足鼎立的局面,呈现出了浓香平淡、酱酒大热、清香回暖的行业格局。
酱酒的热,已经席卷全国,茅台镇炙手可热,全国酒商蜂拥而至,赤水河谷热闹非凡。
相对于火的发烫的酱酒,2020年随着清香型白酒领头羊汾酒的强势归来,汾酒销突破历史性销售额139亿元、利润29亿元、股票价格屡创新高,带领着众多清香白酒企业奔腾而来,玻汾、牛栏山、江小白、红星等产品正在突破着原来的市场边界,重新占领了消费者餐桌,清香回暖已是行业格局重塑的一个重要力量。
上世纪70年代前,清香型白酒市场份额在全国一度超过70%,“汾老大”实至名归,风光无限。随着市场升级换代,清香天下的历史荣光,已经属于过去一个时代的印记。在今日清香酒回暖的大好格局下,是否能够重回大清香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