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美股
腾讯美股官方公众号,为您提供最具价值的国际市场投资信息,发送股票代码或名称即可查询个股行情及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太突然!暴雷倒闭了!有人已交一年费用 ·  18 小时前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太突然!暴雷倒闭了!有人已交一年费用 ·  18 小时前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飙涨118.57%!一天一个价 ·  昨天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飙涨118.57%!一天一个价 ·  昨天  
商业洞察  ·  印度工人再闹罢工,这次三星不忍了 ·  4 天前  
大河报  ·  胖东来深夜公告: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  3 天前  
大河报  ·  胖东来深夜公告: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美股

苹果造车 也许永远造不出来

腾讯美股  · 公众号  ·  · 2021-03-31 20:21

正文



最近几周以来,关于Apple Car的传言此起彼伏,几乎没有停息的时刻,许多看好苹果的观察家都为此欢欣鼓舞,但是很少有人想到,Apple Car也许永远不会开到现实世界当中来。



来源 | 腾讯证券

最近几周以来,关于Apple Car的传言此起彼伏,几乎没有停息的时刻,许多看好苹果的观察家都为此欢欣鼓舞,但是很少有人想到,Apple Car也许永远不会开到现实世界当中来。


显而易见,作为一家企业,苹果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制造汽车,甚至他们可能都不知道如何设计汽车。比如苹果早就推出的造车计划Project Titan,多年以来一直都受到各种科技或者汽车媒体的高度关注,但是到今天也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全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对于这一项目,可谓是最能够预知的便是不可预知。虽然也有许多观察家相信苹果确实在努力研发某种东西,但是其时间进度表上迄今为止都只有预期,而无其他。


Loup Ventures执行合伙人,长年苹果观察家孟斯特(Gene Munster)则乐观地表示:“我相信,Titan目前依然在建构当中,至于其未来的前进路径,其实迄今尚未决定。”


“苹果想要在汽车领域有所作为,而最后也真的可能做成什么事。”他补充道,“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设计一款苹果品牌的汽车,找一个合作伙伴来生产。考虑到品牌、文化,以及潜在的机会的规模,我的感觉是,他们最终还是会设计自己的汽车的。只是,他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最理想也要五年。”


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精明的做法,由Project Titan来设计,找别人来做“重体力劳动”。


苹果的极度自大


问题在于,迄今为止,苹果除了接触潜在的合作伙伴,其他什么几乎都没有做过。最近的流言涉及到了起亚和大众,而几年前,BMW也曾经出现在传言中,而世界最大承包制造商,加拿大的Magna,更是相关说法的长年主角。


然而,所有这些玩家并没有一家真正成为苹果的伙伴,甚至连外间可见的进展都没有,而这很可能只是因为一个最简单的理由——苹果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极度傲慢是出了名的。这当然很容易理解,毕竟苹果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拥有iPhone这样的产品和可观的利润率。苹果之所以能够获得超过30%的高利润率,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有效压榨亚洲的供应商,强迫对方将本属于自己的利润双手奉上,以换取继续合作。


可是,汽车厂商却对类似这样的安排兴趣寥寥。在汽车行业,哪怕拥有近乎完美的执行力,利润率也大致只能达到10%的样子(法拉利和保时捷这样的奢侈品牌会好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指望他们会像苹果的其他硬件供应商那样再继续让步。


更何况,这些汽车厂商也有属于自己的荣耀,以及强大的市场经验,他们清楚地知道,帮助苹果生产汽车,只能意味着他们自家的产品会因此处于竞争劣势当中。事实上,哪怕是苹果的万年承包商富士康,现在也开始发展自己的汽车业务,希望以此获得更高的回报。


孟斯特表示,他相信虽然如此,富士康与苹果还会一直合作下去。同时,他也对其他车厂最终会乐于与苹果合作的可能性持乐观看法。“合作伙伴们会排队争取制造苹果的汽车,并将利润率奉献给苹果。”


苹果正在日益落后


孟斯特乐观地相信,世界给苹果五年,苹果就将还世界一个奇迹。然而,苹果是否还真的有五年时间可以挥霍,世界是否还真的可以再等苹果五年,其实都是巨大的问号。那些传统的大车厂都在大力投资研发电动汽车——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就投资了近600亿美元来推动转型。当日,还有现在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的特斯拉,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市场的统治性力量,2020年出货近50万部。未来五年时间内,肯定还会有大量各种型号的电动轿车、SUV、运动车、皮卡等涌入市场。


千万不要忘记,这故事还有另外一个部分,即自动驾驶。Project Titan进行了这么多年,却连一部能够上路的原型车都拿不出来。可是与此同时,Alphabet的Waymo和通用汽车的Cruise却已经对自己的汽车完成了大量的测试和调整,开始在适应城区路况了。


如果苹果再拖上五年,他们就可能永远也追不上竞争对手了。如果他们真的想要夺回失去的时间,恐怕就只能放下自己的面子,弯下身段去尽早争取潜在的合作伙伴——抢在对方全部跑光之前。


显而易见,苹果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直接收购一家车厂。不过,尽管他们确实有大约2000亿美元的现金,这也不是一桩轻松的任务。收购成本远不止交易价格那么简单,他们还必须投入数以亿计的前期和后期资金,才能确保收购对象的正常运转。想要知道汽车行业有多么不好干,一些简单的数据就可以给人以最直观的印象——通用汽车的年度营收大约是1500亿美元,而利润只有大约100亿美元。


苹果是那种印钞机似的公司,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恐怕更不愿意去接手一家类似通用汽车这样对现金如饥似渴的,实质上是属于上个世纪的公司,而且他们也更能深刻体会到,自己之所以会获得价值2万亿美元的身家,正是因为各种设计和营销方面的创新使自己成为了一家新世纪的公司。


苹果没有下一个重磅炸弹


苹果和果粉们很可能已经陷入了所谓“期待下一个”的思维陷阱。这些年来,苹果的所谓“下一个”,从手表到耳机,再到服务业务,这些虽然都是有用的和赚钱的,但是都无法令人感到激动和兴奋,距离乔布斯(Steve Jobs)“疯狂的伟大”的标准,更是不知道差到什么地方去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