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为你辩护网
为你辩护网是由成安博士带领前资深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刑法学及刑事诉讼法学博士硕士等刑辩精英共同打造的专业刑辩公众号。着力建设法官、检察官、侦查人员、刑辩律师的精神家园,促进法律共同体之交流,推动刑辩之进步,共筑中国法治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心禅道  ·  投资#785 ...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85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为你辩护网

强势女法官呵斥律师:你水平不够,抓不住重点(附视频)

为你辩护网  · 公众号  ·  · 2019-05-06 17:59

正文

来源:刑事视野


正文


昨天,微信群里都在流传一则来自新浪微博@张庭源律师的庭审录像,视频如下:



法官呵斥: 辩护人你要简单的说,你要是多(都)念的话没时间,要抓住重点说,不然就说明你水平不够!


再看部分网友评论:



诚然,法官是庭审中最高的指挥官,具有指挥庭审、定性庭审纪律的权力,《法庭纪律规则》、《律师法》也明文规定,律师等庭审参与人的出庭行为,必须服从法官的指挥,配合法院的工作。实际庭审中,一般情况下,也没有那个律师敢于故意难为法官。毕竟法官手里除了法庭的指挥权,还有案件的法律适用裁决权和法律额度内的自由裁量权。


而相反,公诉人在法庭上讲的滔滔不绝,却很少被审判长打断发言。


而反观上述视频, “庭审时间有限”、‘充分不一定能把事情讲清楚,说明你水平不够’, 便可随意打断律师发言、阐明律师辩护意见、压缩律师发言时间。


最高院去年发文 《关于依法保障律师诉讼权利和规范律师参与庭审活动的通知》 ,要求“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要尊重和保障律师诉讼权利,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平等对待诉讼各方,合理分配各方发问、质证、陈述和辩论、辩护的时间,充分听取律师意见;对于律师在法庭上就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 正常发问、质证和发表的辩护代理意见,法官不随意打断或者制止。”、“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应当尊重律师,不得侮辱、嘲讽律师。”


《人民日报》曾经评议《让律师说话,天不会塌下来》:



不知视频中那位大法官让律师“你要简单的说,你要是多(都)念的话没时间,要抓住重点说,不然就说明你水平不够!” 是否明白尊重律师、不侮辱、嘲讽律师也是自己法律水平和素养的体现。





最后,再推荐一篇来自李志刚法官的文章。“好法官和好律师是惺惺相惜的,当然,并不是说在法庭外的惺惺相惜,而是 在法庭上,通过各自的专业素养、法律人的互相尊重,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理性、配合完成各自的使命和责任。”


法官眼中的优秀律师什么样?


作者:李志刚   来源:法与思


看诉状、开庭、调解、写判决,法官与律师虽然不是一个职业,却几乎是每一个工作日都要打交道的“合作者”。


我们经常会听到互相给的差评,但当各地律师在邹碧华法官离开时,打出了“碧华走好”的横幅时,作为法律人的我,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眼睛湿润。


法官与律师两个职业群体,本是法学院的同根生,也是法治时代的在场人。除了庭后、背后的差评,与想象中的“酒桌”上的“勾兑”,我们有没有更理性、恰当的交流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公开场合,坐下来,好好谈谈。听听对方的声音,给对方一些意见和建议。下面的内容是几位法官谈律师。


法官1:


今天开庭看到当事人提交的诉状里有这样一段话:本案是典型的“关系案、人情案,枉法裁判,是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但诉状里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存在上述情形。


我就问律师有能证明是关系案、人情案、保护主义的证据吗?律师说没有。我问这份诉状是谁起草的?律师说是他写的。我说,没有证据和事实,建议是不是就不要用这样的形容词了?用这样的词意义何在?律师说这是表达当事人的心情。我说有证据证明是人情案、关系案、枉法裁判、地方保护主义的,我们欢迎你们向法院的纪检部门、向检察机关举报,乃至启动刑事程序;如果没有,是不是要慎重选用这样的词语?


之前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少,当事人一方并不见得有理,但输了案子,就把人情案、关系案、司法腐败的帽子送给了原审法官。作为当事人而言,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作为律师,在无证据证明这些事实的时候,是不是应当多一些思考?这样的词能让作为读者的法官感到正义凛然,并且坚定地站到你这边吗?如果律师代理的官司输了,委托人将之归咎于律师,并用“高价低能的黑律师”来评价你,你有作何感想呢?


在不少情形下,其实律师可以给当事人一些专业的、理性的建议,而不是轻易地将毫无事实依据的、赫然写着抹黑法院的词语,作为自己的作品,提交给法院。


法官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