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学术
「丁香学术」是丁香园旗下科研类公众号,致力于传播有价值的学术报道,解读有深度的学术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何夕  ·  #a股# ... ·  昨天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32亿并购过会!能源互联网并购跟踪:朗新集团 ... ·  3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一把手罕见强调:绝不手软,绝不姑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学术

经验分享:国自然该如何「创新」?

丁香学术  · 公众号  ·  · 2024-11-29 16:56

正文

大家都知道,「创新」是国自然的重中之重,最根本的资助原则。

那 →
1. 什么才是创新?
2. 怎样才算创新?
3. 科学问题如何创?
4. 创新到什么程度?
5. 哪些看似创新,而其实不是创新?

(一)创新的定义是什么?

潜台词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称之为创新。
所以这里面包含两个动作:
1) 嫌弃旧的,抛开旧的。举几个例子呢,lncRNA-miR-mRNA 这种机制就是旧的,不受待见的。一个中药+一个知名信号通路(未阐明机制),这种简单的,没有挑战的课题,就是旧的。根本没有什么阅读下去的欲望。
2) 创造新的。新的,也就是从未见过的,或者很少见的,参见下表,相分离、胞葬、泛凋亡、副凋亡、血管拟态等等,新鲜的科学问题,并不多见,必定会让人有阅读的欲望。

(二)怎样才算创新?技术方法和科学问题

国自然中的创新有两种范畴
第一种,科学问题上的创新。
第二种,技术、方法学创新;

诊断技术和方法学的创新,很重要,国自然依然欢迎技术难点的攻克。


例如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探索(类器官、PDX 模型等范畴);例如普通单克隆抗体动辄都 5000 元、6000 元,你是否有办法开发纳米抗体(鲨鱼、骆驼的抗体),将成本压缩到 1000 元以内?;再比如基因敲除鼠的方法周期长,成本高,是否可以建立某种更高效更经济的基因编辑技术,以攻克改技术难点。等等。 技术难点的攻克依然是受欢迎的国自然项目。


而国自然中关于科学问题的创新,不同于技术难点的攻克,主要回答生命活动中的「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 例如:疾病的发生 → 组织病变的现象和标志物 → 细胞生理生化异常 → 信号通路的激活 → 细胞器功能失调 → 新调控机制的阐明。 从这个链条中提出,少见的新机制或者新表型。

(三)科学问题如何创新?

三个地方:①细胞表型的创新②分子机制的创新③疾病标志物的创新
例如: 研究肿瘤的细胞表型,不做增殖、侵袭、转移、凋亡,而做细胞衰老、肿瘤细胞异位定植、代谢重编程、血管拟态、免疫微环境重塑等。 分子机制,不做 lncRNA、miRNA,而去研究 eccDNA(环状 DNA)、表观遗传修饰、基因组不稳定性、细胞器功能激活、信号通路的正反馈激活机制、circRNA 的多肽翻译等。 现有的疾病标志物大多是某种蛋白或者细胞因子,可以尝试去探索外泌体、circRNA、piRNA、eccDNA(比线性 DNA 稳定,适合当生物标志物)。

(四)创新到什么程度?

还是那句话,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的同时要注意延续性。

青年项目:临床问题 ×1、细胞表型 ×1、分子类型 ×1,分子机制 ×1
青年项目,SCI 文章为基础,不要更换疾病,其他所有环节全部可以颠覆式的创新(可以 90% 地创新),哪怕你没有文章基础,只要有预实验基础,本子写得不差,够创新,专家一定会惜才。

而面上项目科学问题是青年项目的 2 倍,但需要考虑科学问题的延续性:
临床问题 ×2、细胞表型 ×2、分子类型 ×2,分子机制 ×2
科学问题的一半保持和前期文章有延续性。另外一半科学问题,专门挑一些冷僻的方向去做,50% 的创新。

(五)哪些看似创新,而其实是矫揉造作?

有些老师纠结于老的细胞表型,如何把检测技术创新一下。
例如检测细胞增殖,方法有哪些呢? 直接计数法、3 H-TdR 渗入法、Brdu/EdU 检测法、MTT 检测法、CCK-8 检测法、CFSE 检测法、核抗原 Ki‐67 染色法。 但是标书里不会同时写这 7 种方法进去,而且 CFSE 检测需要用到流式,价格也就更贵,而 MTT 检测法的灵敏度不如 CCK-8。

因此为了达到研究目标,选用 Brdu/EdU 检测法、CCK-8 检测法的检测组合,最高效、最经济。 如果你非得为了追求高大上的创新,非得使用 CFSE 来达到 CCK-8 就能达到的效果,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个人认为,这不属于创新,这属于矫揉造作。

2024 年度国自然医学部 50 大科研热点中标数统计如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