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码场
养码场,一个技术人职场社交平台。 现有“养码人”80000+,覆盖JAVA/PHP/iOS/测试/运维等领域。80%级别在P6及以上,含P9技术大咖30人,技术总监和CTO 500余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17 小时前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17 小时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叮咚!新学期突袭,什么来了? ·  2 天前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成绩焦虑?学业迷茫?别担心!“向学”学业咨询 ... ·  3 天前  
浙江大学  ·  浙大做“邻居”,盐碱地结出甜草莓!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码场

吴桐:我在网易“创业”九年

养码场  · 公众号  ·  · 2021-02-24 16:32

正文

吴桐喜欢各地跑。

喜欢旅行,又忙得飞起。于是乎场主脑补,有没有遇到急茬儿被小伙伴们夺命连环扣的时候,此时,一位“大侠”在深山老林抽出电脑,噼里啪啦一顿操作,把各种bug揪出来一秒遁形。

吴桐打断我,“没有啊,值班小伙伴会搞定。”一秒把我拉回现实。

天...一个纯正的技术直男。事实证明吴桐确实是一个简单直接的程序员。当场主见到吴桐时,他一如往常套着深色羽绒服和牛仔裤,戴着黑框眼镜。讲到起劲时,他会比比划划,你问啥他答啥,不分心,不离题。

吴桐,网易云信流媒体首席架构师、多媒体开发专家,负责整体 RTC、直播、互动直播、传输大网及架构的设计和代码编写,从零开始参与打造云信的音视频技术。

吴桐说,我在网易九年了,却并不循规蹈矩。理由, “我一直在做新的事啊,这算不算创了九年的业?”

好呀,那今天养码场就来扒一扒吴桐的九年“创业史”。

“天底下最幸福的工作”
时间回到九年前,2012年,吴桐还是浙大软件学院的研究生,主攻软件。
选择去哪里工作是道单选题,正是这个铁的规则让人迟疑。是求稳,还是冒险?是看收入,还是看成长空间?吴桐坦言,当时没想那么多,也收到了北京、上海、深圳各地的实习offer,但最终因为喜欢杭州便留在了这个城市, 况且网易的食堂确实给出了不小的吸引力。
同年4月,吴桐加入网易实习,做的是UU网游加速器开发。
上班还能玩游戏,那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工作了。 “其实哪是在玩游戏,我们一直在做测试。”吴桐与大家解释,加速服务器是什么原理,就比方说把加速服务器部署在一个跨国加速机房里面,从国内线路收到数据包后,通过海外线路发到海外的游戏服务器,这样一个加速器改善的是全链路的网络效果。就比如一个射击类游戏,原本开枪后卡得中了没中都不清楚,一上加速器整个就顺畅了,游戏体验就好了不少。
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吴桐干得很开心, 一份有趣的工作,一群有趣的人 更重要的是,他get到了一个重要的技能——做计划 这项技能让自己的世界有了一个巨大的体系,一个个计划是有序进行着。 “最怕听到程序员delay。”吴桐笑着说。
以至于后来部门需要开发一款具备音视频通话功能的APP 易信,一款即时通讯软件) ,他也义无反顾地接下了这个任务。「谁叫我是部门里少数有C++服务器经验的程序员嘞」
那时候音视频也不算新鲜事物,但确实不知道如何去做这个事。吴桐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一位传媒大学的学生(雷霄骅)分享了很多音视频相关的技术博客。“一下就迷上了。”就在那边工作边看着学,算是带着他入了行。
从有想法到开干,差不多是同一时间的事儿。 “我负责服务器、网络引擎,包括全链路的协议设计,另一位同事负责做客户端的一些事情。”
两个人,三个月,把原型做了出来。
“喂喂喂”
“诶诶诶,能听到”
哪怕现在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架构原型, “能听到了,这件事儿在我心里也就成了!” 此时的吴桐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时间不长,项目也不成熟,但他笃定此路行得通。
事实证明吴桐的判断没错,从立项到调研再到后来上线,“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让 易信 具备了自己的音视频通话能力,现在发展得也越来越好了。” 吴桐骄傲地讲道(老父亲般的微笑)。
从0到1,从1到n。从做到到做成,从做成到做好,他的坚定,更接近于少年的纯真。

从创业跳到另一个创业坑
渐渐地,吴桐的努力和成绩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2015年,部门老大计划孵化一个产品,想要整合网易视频云以及即时通讯的能力。他一下就想到了吴桐,委以重任。
就这样,吴桐跳到了另一个“创业坑”——云信。

网易云信是集网易21年IM以及音视频技术打造的PaaS服务产品,稳定易用的通信与视频 PaaS 平台,提供 IM 即时通讯、信令、短信、专线电话、号码隐私保护等通信服务,音视频通话、直播、点播、互动直播与互动白板等音视频服务,网易会议等组件服务。
跟易信有什么区别呢?吴桐解释到两者不仅仅是toC和toB的区别,如果一个APP里的用户是一个个孤岛,通过IM和音视频通信技术,在这一座座的孤岛间搭建桥梁, 通过这个交互的通道,让信息流通起来。

这就是云信要做的事情。

吴桐加入云信,其实也是顺理成章。“谁让我有易信音视频的开发经验呢,哈哈,其实云信的产品相当于也是从易信孵化而来。”IM、音视频技术在现在看来是APP中的“刚需”,但在当时这个“需求”似乎没有完全被唤醒。云信涉足并不算早,市场上也不乏做得特牛逼的。
云信后入赛道,却能快速立足,除了技术过“硬”,吴桐解释道,“各大厂商都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之势,健康的市场,一定是需要存在良性的竞争的。”

但同时“巨头们”也在快速成长,时间紧迫,让他们的动作都按下了十倍速快进键,这几年,云信在IM和音视频领域一直保持高速的持续迭代。
一开始吴桐加入云信的时候,人不多,就几个。
“当时网络传输那块没有独立的网络引擎组,我就在引擎组做网络传输,靠着其他部门借调的小伙伴拉把手,一起把引擎做起来。”

吴桐做的事情就覆盖了引擎、客户端、服务端,相当于全链路的端到服务器他都有参与。也是从那时候开始, 他体会到,喜欢做这件事儿,每一分钟都是自己的。
也是凭着这股劲儿,他一直专注于技术本身,这么多年可以说一直在一线。

常有时候, 他和团队的小伙伴肝到忘了时间 , code review,架构调整,时刻琢磨着如何做更好。他常穿梭在不同的团队,协调资源,定流程,还要跟各个客户端伙伴交流,唯一休息的时候,大概就是回家躺床上的时候。
忙成这样,他仍然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因为做着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
如果能克服挑战,那么你将感受到新赛道上最具吸引力的东西——自由。吴桐是自由的。

2020.11.28,有一件大事发生。
“我们推出了新一代的音视频架构。解决和优化原来老一代架构里一些场景不满足要求的现象。”
寥寥几句,其实让吴桐团队付出了大半年的努力。
“以前对于百人以上的大型会议,多数通过直播方案实现。但是现在随着业务的发展这种大型会议对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直播方案已经无法满足业务需求,那就需要从架构上去重新设计以实现这种大型的实时会议场景。”
吴桐思考着如何从原有的架构上迭代出新的架构。为了能够实现这种能力,团队一伙人去做了前后链路的重构,重构了服务端的架构,协议流程。一步一步,像是打怪升级。

把这些细节一个个搞定,最终打破技术壁垒,实现了超大房间的预想。
“最终的效果有目共睹,不仅仅满足网易内部的需求,同时也支持了很多外部客户的想法实现,通过我们的技术可以实现各式各样的功能。”比如前不久的网易伏羲大会—— 国际分布式人工智能学术会议,就是基于新一代音视频的架构,在游戏中实现了300人的线上会议。

  • 第二届国际分布式人工智能学术会议(DAI 2020)在网易旗舰级武侠端游《逆水寒》中举行,300余位全球知名学者“穿越”到大宋,在浓浓古风的虚拟世界中探讨前沿AI技术。

谈及迭代过程中的关键点。“就是对风险要有敬畏之心。稳定是我认为做PaaS 云服务厂商,或者PaaS 服务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 我们可以不要跑得那么快,但我们一定要跑得足够的稳。 ”吴桐说道。
这些年,从啥事冲前头到管理团队,吴桐把自己 “凡事简单” 的原则贯彻得很彻底——用技术说话,与团队小伙伴相处亦是如此。也是唯一一个话题,能让语气温和的他提高了分贝“每年都有留下来一两个应届生,最后成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
就是这样一群人体验了各种担心,也觉得累和辛苦,但最后,又怀揣着成功的喜悦,呈现了最美的东西。

抽空去看流云飞鸟,浪迹天涯

这位张口闭口音视频的大男孩眼里,也不止技术一回事儿。
他喜欢走出去看一看,喜欢晃晃悠悠的状态。背个包,提个单反,骑个自行车,和一群不认识的人一起玩儿。每一处独一无二的风景,有趣的灵魂,不期而遇的经历,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充盈着他想继续走下去的心。

吴桐摄影作品集( 截取 部分

还记得第一次远途去到云南的玉龙雪山,特兴奋,蹦蹦跳跳的,结果下山突然就高反了,这感觉太奇妙了!
还有次去庐山,与一帮大学生住在青旅,一个房间里挤满了人,上铺是一位胖胖的兄弟,一转身,那个床就咯吱咯吱地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