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我的小伙伴
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
今年5月,A股首只“独角兽”——药明康德上市后表现亮眼:
连续收获16个涨停,中一签即可大赚11万元,并创下今年来新股中签盈利纪录。
中签“独角兽”的机会不见得人人都有,但如今终于有机会来分得一杯羹了。5日,华夏、南方、汇添富、招商等几家基金公司,纷纷晒出新品海报,有意思的是,从这些海报来看,跟以往的产品宣传海报大不同,它们既没有产品名称,也没有产品发行日期。
▲部分基金公司晒出的新品海报
但这些海报又都有着类似的地方,那就是海报中都传递着“神秘大咖”的身影,这被业内人士看作是“独角兽”,也就是说,这些即将发行的新品就是市场上热议的“独角兽”基金。
那么,为什么这些基金公司会集体选择此时对外展开宣传呢?这些产品又有何神秘之处?
“独角兽”基金即将获批
据证监会网站显示,5月29日,有6家基金公司上报了一批名称非常类似的产品,这些产品均为“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具体从以下这张表来看:
从进度来看,这些产品材料于5月29日被接收,5月31日获受理通知,此后还未有进一步的进展更新。不过5日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这些产品很快就会获批。”
另有基金人士表示:
“预计6日就能拿到批文,然后7号就有可能会进行产品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即将到来的产品募集,上述基金人士还指出:
“基金设置500亿元的募集上限,如果高于500亿元,最后一日会启动按比例配售。”
“如果低于50亿元的话产品不成立。”另一基金公司人士补充说道。
据此来看,6家公募基金的募资规模总上限将为3000亿元。
而如果上述销售火爆,也意味着将有上千亿元的资金来争夺“独角兽”。
规模大、费率低或是两大特点
彼时,当这些产品名称信息出来时,就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产品很可能是奔着CDR以及一些“独角兽”公司来的。
5日,有基金公司人士向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表示:“从灵活配置混合型产品这个名称来看,权益类有可能就是配CDR,而另外一部分可能就是配债券。”
据了解,所谓的“战略配售”,其实就是“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的简称。根据《证券发行承销与管理办法》(2018年征求意见稿)第十四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或者在境内发行存托凭证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发行人应当与战略投资者事先签署配售协议。
在不久之前的工业富联IPO时,战略配售其实就已经出现了,其对于战略投资者的选择,主要考虑资质优异且长期战略合作的投资者,包括三大类型:
1、具有良好市场声誉和市场影响力,代表广泛公众利益的投资者;
2、大型国有企业或其下属企业、大型保险公司或其下属企业、国家级投资基金等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投资者;
3、与发行人具备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且有意愿长期持股的投资者。
值得关注的是,战略配售投资者的锁定期可以有结构化的安排,例如目前有12个月、18个月、36个月、48个月。为体现与公司的战略合作意向,部分投资者可自愿延长其股份锁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