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雷锋网 & AI掘金志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在杭州召开。
峰会现场,触景无限联合创始人兼CEO肖洪波发表了演讲《智能安防的精益之道》,肖洪波提出LEAN AI的概念,认为现在的人工智能模型非常重、非常复杂,有很多冗余的参数。触景无限希望通过为模型减肥,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更好地进行技术落地。
肖洪波谈到,一个中型城市大约有35万个摄像头,如果让每一个摄像头都实现智能化,会对带宽和功耗提出巨大挑战,对后端计算平台也会提出巨大的算力要求。因此,后台中心化的路线很难实现高密度的摄像头节点覆盖,无法完成摄像机分析以及结构化的处理,而少数关键卡口的智能化并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
肖洪波表示,目前需要的是更易用、更轻量级,更有弹性,更加健壮的人工智能系统。“更易用是让不懂AI的人也可以马上上手;更有弹性是可以面对不同场景灵活调整系统结构;低成本则是在建设成本之外充分地考虑客户的运营成本。”
肖洪波引用了华罗庚先生的一句话——“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他表示,原先搞图像研究时更倾向于构建复杂的网络去解决一些问题。但是真正在落地的时候,需要思考如何化繁为简,最简单地去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把人工智能真正地嵌入到客户的场景里。
以下是肖洪波的现场演讲内容,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修改及编辑: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很多专家讲了算法相关的工作,我想分享一下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的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叫LEAN AI,也就是精益AI。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触景无限公司,我们专注在前端的智能感知层面。传统的智能安防是通过前端进行视频采集,传输到后端服务器上进行处理。我们不一样,我们的很多工作是在前端完成的。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获得了很多认可,包括一些国际上的权威报告,其中2018年Gartner报告在中国仅选出了三家能实现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我们就是其一。
LEAN这个概念,其实最早来自于丰田。丰田曾经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精益制造,去除在汽车生产环节中很多无用、冗余的过程。我们在做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也有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做了很多非常重、非常复杂的模型,有很多参数是冗余的。那么怎样能够给我们现在做的深度学习模型,或者人工智能系统做一个减肥,能够让它在真正的场景中得到应用,是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LEAN AI,也叫做精益智能,遵循这个概念,人工智能可以在真实的场景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出现很多年,深度学习2012年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在安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真正的影响在于把安防系统从“记录”变成了“智能”。
传统安防系统的作用只是做记录。前端采集,后端存储,中间有个传输,没有特别大的信息价值。因为它只是做了一些记录,是给人看的,需要回放,需要公安干警自己用肉眼去看。
但是人工智能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局面。我们可以对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从中提取出非常有用的信息。所以我想,对于传统的安防企业来讲,这里存在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会有很多跨界的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就像华为这样传统的做信息技术的公司,很可能会进入到安防领域当中来。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数据,来自Gartner的报告,关于2017年到2025年的人工智能行业的价值预测。报告提到,到2020年,将有95%的的视频或图像将不会由人眼看,而是由机器看。
大家想一下我们现在做的传统IT系统,我们会去看它的数据库吗?不会,我们不会去看数据库里的原始记录。我相信这些在传统的结构化领域内发生的事情,都会在非结构化领域内发生,我们以后将不再需要用肉眼看这个世界。这样的话所有的视频数据,都会被结构化。我相信未来几年,视频的结构化,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这样一来,市场对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讲一下我们在这方面的看法。
对一个中型城市来讲,可能有多少摄像头?大概有5万个天网摄像头,比如武汉这种省会城市可能有大概10万个天网摄像头。二类监控点的摄像头大概是一类监控点的6-7倍的样子,大概还有30万个摄像头,一共有35万个摄像头。
这35万个摄像头,假设清晰度为1080P,当然还有清晰度低一些的,也有4K的更高分辨率的摄像头。那这样计算一下,上行带宽的需求是多大?1400个GB/s。我们普通家庭用的宽带是100兆,当然这里面有运营商的换算方式在里面,要除以8,上传下载带宽往往还是不对等的。大家算一下这个数字,安防行业对中型城市的带宽需求是多大呢?应该是1000多个Tb/s的带宽,这是非常巨大的数字。虽然在设计的时候,会有一些复杂的网络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依然能够体现出,安防本身对于我们城市的网络是有非常大的需求和挑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