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小师妹
1776年,美国将“人人生而平等”写入宪法,缔造了一个伟大的世界商业强国。但如今,这句话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大写的问号:
“在物质划分阶层的当下,人真的生而平等吗?”
无论是《年轻人的路为何越走越窄》还是《寒门再难出贵子》,都在揭开每个年轻人身上血淋淋的一道疤:常规渠道的晋升机会正在越来越少,想要突破阶层实现逆袭,或许我们只能像《北京折叠》的老刀一样孤注一掷,寻找契机一跃而过。
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创业会是那个突破阶层的契机吗?年轻人到底有没有资本入局?本期节目,
李银、王福重激烈对辩“创业到底是不是年轻人逆袭的最佳途径”
,聚焦年轻人的出路和未来。
【第十二期辩论主题】
创业是不是年轻人逆袭的最佳途径?
【正反方】
李银VS王福重
正方大咖、资深财经媒体人
李银
表示,
创业是当下年轻人实现逆袭的最佳途径。
首先,通过穷举法比较而言,没有背景、颜值等个人资产的年轻人,创业可能是相对靠谱的逆袭手段。其次,在互联网渗透的当下,年轻人有更好的机会抓住时代的脉搏,通过创业实现逆袭。最后,李银表示,
“逆袭”的含义并不仅仅是实现财富或者地位上的突破,很多时候也还意味着个人的成长、原有阶层的突破。
“创业可能不是每一个人必须要走的通道,但它一定是有心思,有认真的努力付出的年轻人,可以达到的一个终途。”
节目的反方、著名经济学家
王福重
则表示出相反态度。他认为,年轻人正好就是被定义的无法创业的人。
他认为相比于更有经验的人,年轻人无法匹配创业所需的相应资源
,如:人脉、阅历、团队等等等等。目前广为人知的年轻创业典范只是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凤毛麟角。“创业恰恰是成为屌丝的最佳途径”,王福重在节目中说道,“在创业的大道上死掉的人太多,而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在舞台上说。”在他看来,
与其指望通过创业逆袭,年轻人不如脚踏实地的好好念书,学习知识来的更为靠谱。
【X嘉宾】
吕帆
|
北大创新课程主讲教师
有两件事情都属于逆袭,一是从负到正或从零到有。二是我们有没有可能超越前辈。零基础的孩子超越前辈是不是算逆袭?如果没有成功路上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
艾诚 | 艾问人物创始人
通过创业让年轻人逆袭,本身就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思维。创业是一种生活的常态,去创新,去创造。但是如果把它等于逆袭,就等于是误入歧途。
【媒体咔】
张晓东 | 财经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