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小朋友乃至大人有多么重要,不必细谈了。但是我以前的推文曾经说过,没有阅读质量(深度)只有阅读数量,那么都是无效阅读。
这套《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就是介绍如何阅读的,而且因为是翻译自外国的,所以对于我们英文原版阅读和中文阅读都是有帮助的。书的详细介绍会在后面介绍。先说说免费获赠这本书的条件:
从本文发送这一刻开始(之前不算哦)截止到第一个工作日(2018年5月2日)晚上11点59分为止,在我们微店购买满598元的。
必须是前十位买满598元的(很遗憾赠书有限)
说明如下:
全店所有东西都参与活动(包括图书、设备等)。
可以在一个订单满598,也可以是同一个账号下多个订单累加598。单个订单满598的以单个订单成交时间为准。多个订单累加的时间以最后一个满足598订单的时间为准(比如第一个订单350,第二个订单300,第三个订单100,那么以第二个订单的成交时间为准)
如果截止到5月2日晚上23:59为止,超过了10个满足条件的亲,也别着急,我会制作一个十元的优惠券,全店都可以使用。算是阳光普照吧。
我们微店的地址,可以扫描识别下列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访问
下面为该书的介绍:
儿童阅读在当今的妈妈圈里是一件非常火的事情,于是各种亲子论坛里都流行晒孩子琳琅满目的书架以及孩子
一年阅读几百本图书
的书单。
这种数量上的优势给予很多家长以成就感,毕竟看到这样的帖子,大多数围观者的反应都是赞叹不已。
不可否认,这样的交流可以激发有些家长的斗志,从而重视儿童的早期阅读,还可以让家长之间相互学习,找到经典流传的好书。
但从某种角度而言,也会引起家长的焦虑心理,让他们感到一种危机感
,“怎么办!我家的孩子还没怎么看书,一个月也就两三本的样子,岂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于是剁手囤书成了很多妈妈聊以慰藉的最佳方式,毕竟又快又省事。
但是效果呢?从我观察未必有效。
在我看来,
这样的阅读方式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是“多”的问题。
如果一下子把一堆书放在孩子面前,他们其实未必会一一读完,相反很有可能会产生一种沉重的负担感。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答,因为书太多反而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毕竟小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非常短,这和玩具太多孩子反而更粘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根据我的观察,如果一次性给孩子好几本书,他们开始会露出兴奋的表情,但是在每本书上的停留时间并不会很长,每本书翻个几页便会扔到一边,再拿起一本来,可以说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等到都“读”完之后问他书里讲了什么,基本上是零记忆和零反馈。这样的阅读基本上毫无价值。
其次是“浅”的问题。
很多家长觉得读童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每页几行字,配上一两张图,这不需要学习,更不需要技巧。
但其实,了解童书的人都是知道,童书其实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学形式,很多细小之处对孩子的成长和思维的养成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浅”,反而蕴藏着很多宝藏。这样看来,
真正的阅读绝对不是给孩子讲一遍书籍中的故事就算读完了这本书。
依我所见,真正的儿童阅读其实需要“深耕”的策略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用符合儿童发展的方式培养让孩子受益终身的阅读思维。这无疑是我们鼓励儿童阅读的终极目标。
阅读的数量不在多而在于“精”和“深”。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杰西卡霍斯特博士做了一个连续5个月的研究测试,发现孩子喜欢重复地阅读同一本书,而且书中熟悉的故事内容能够加深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让他们预料故事情节的发展,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成就感,从而更加享受阅读的体验。
所以,掌握阅读技巧,并且持之以恒的利用技巧去进行“深度阅读”,才能真正的到达读书的效果。
那么,如何深耕?如何指导?在囤书和共读之外,家长还能做些什么呢?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美国最为畅销的阅读技能训练宝典——
《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
(The Reading Strategies Book: Your Everything Guide to Developing Skilled Readers)。
这本书自从2015年在美国出版以来一直蝉联美国亚马逊基础教育类图书第一名,备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之所以有如此优秀的口碑,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
珍妮弗·塞拉瓦洛(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读写项目高级研究员)
精心总结了300种阅读策略,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让孩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这里不再过多地讲解书中的体系,仅就绘本阅读介绍书中的几个好玩的策略。
很多家长都知道,艾瑞·卡尔的代表作《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深受孩子的喜爱,总是要家长一遍一遍地读给自己听。
那么,在孩子一遍一遍的阅读中,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深耕”这类内容和句式重复性很强的绘本呢?
在《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中有一个很好的阅读策略——
记住重复的内容
(p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