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利芬
感谢您关注王利芬和优米网。从央视制片人&主持人到创办优米网,我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创业历程和每日所思。欢迎大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嘉新闻  ·  突发!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 ·  16 小时前  
江西市场监管  ·  事关特种设备,节后复工复产安全先行! ·  19 小时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这一轮科技爆发缘何并非由院士、杰青、长江学者 ... ·  20 小时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这一轮科技爆发缘何并非由院士、杰青、长江学者 ... ·  20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昨天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昨天  
Tech星球  ·  用AI搞钱,春节狂赚10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利芬

日本为他建美术馆,作品售卖超10亿元,他凭什么成为毕加索之后的第二人?

王利芬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9-04-23 20:09

正文


范曾为什么这么“狂”


在北京一家驰名中外的老字号店铺荣宝斋,最“C”位的位置常年被一个人的作品占据着,这个人就是——范曾,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


       荣宝斋陈列的范曾作品


每一年的春节,范曾都会特意为荣宝斋创作一幅丈二匹画作,这已经成了十几年以来的传统。



从2004年开始,连续八个春节,北京荣宝斋都会举办一场“范曾迎新春画展”,八年来范曾画作总共卖出4.5亿元。


一段时间后,荣宝斋2016年重启“范曾迎新春画展”,171件作品全部成交,最高的作品一平尺达到了60万的高价。这次一画展的成交额超过3亿。


一支宣传片,带你了解范曾

☟☟☟

不仅荣宝斋,范曾的作品《唐人诗意图》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八仙图》藏于中国美术馆,《秋声赋》等藏于美国伯明翰博物馆。


     巨幅《唐人诗意图》创作中


还有《灵道歌啸图》等画作收藏于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


是的,日本冈山县有一座范曾美术馆。


这座范曾美术馆是有史以来日本第二座专门为外国人建造的美术馆,第一座属于毕加索。


日本两备柽园财团的创始人松田壮三郎对范曾的绘画艺术推崇备至,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干脆建一座范曾美术馆,专门用于收藏、展示范曾的画作。


       1983年,范曾美术馆建成


范曾对自己有一个二十四字评语: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这看似谦虚的评语背后,实则带着许多狂傲之气。


孔子有言,“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1987年,为了更好地开展东方艺术的教育活动,范曾曾立了一个flag,“我要为南开大学捐一座东方艺术大楼。”


于是,49岁的范曾开始在日本展览、义卖。他一口气画了200幅作品,用这200幅画换来400万元,东方艺术大楼也顺利破土动工。


要知道400万,在1987年是什么概念?当时北京市平均房价只有500元,如果按照100平米来算,这200幅作品在当时可以换北京二环内的一座居民楼。

            南开大学的东方艺术大楼

颇有些古根海姆博物馆的风范


也正是这样的进取之意,让他对中国古典文化无比热爱!他看线装古书,写文言体散文,画古代圣贤,与古代圣贤神交已久。


在他的笔下,老子、达摩、竹林七贤、屈原等历史先贤都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他的国学功底有多深厚


支撑范曾天价的作品的,是他深厚的国学功底。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叶嘉莹先生曾讲到,她无数次地想象屈原的样子,当看到范曾所画的屈原像时,她惊呆了。


“因为我忽然意识到,我研究了一生的屈原,就应该是范曾所画的那样。”


 叶嘉莹先生是最早用英语

向世界讲述中国诗词的国学大师之一


       范曾作品《屈原》


能如此完美地展现千年以前的诗人,除了精湛的技法,更重要的是深厚的国学功底。毫无疑问,出身诗文世家的范曾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


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对范曾的认识有一个三步曲,“第一步认为他只一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


       范曾与季羡林


不光是文化界,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杨振宁也是范曾的至交,在一幅《奇文共赏》的作品中,传神地描绘了杨振宁与陈省身两位科学巨擘,然而更打动杨振宁的,是范曾题跋中的一句诗“真情妙悟铸文章”。


在杨振宁看来,范曾的这句诗道出了科学研究的过程,“真情”是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在努力研究之后获得的进展才能称得上是“妙悟”,最后科研成果发表才能“铸文章”。


       

杨振宁曾这样评价范曾:常常有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诗、书、画”一体。今天在座的范曾,他没问题是当代的大师,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是当代的大画家,而且以我外行的看法,他不只是当代的,也是几百年来,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大师!


      

范曾、杨振宁、莫言 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范曾怎样讲国学


范曾出身在一个诗文世家,他的祖父范伯子不仅是清朝同光诗派的一面旗帜,更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深厚的家学渊源让他从小就接受全面系统的国学教育与现代化教育。本科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的范曾不仅通读国学智慧经典,更是对西方哲学科学有着深厚的积累。


这样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给普通人的国学入门开了一道方便法门。在范曾的讲述中,你不会听到拗口的“之、乎、者、也”,更多的是生动的案例讲述。


比如范曾讲老子的《道德经》中的一段: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为之名曰大。



这些字你是不是都认识?可是其中意义你却一脸懵逼?


别担心,范曾引用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来帮你弄懂老子的这段话:


“诞生宇宙的奇点,拥有不可思议的密度,那岂不是无中生有?正和老子的“无,名天下之始”有着精神上的呼应。”


能找到老子与霍金的契合点,恐怕古今中外的学者中唯有范曾能够做到。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不想被无效的碎片信息淹没,想要从国学经典智慧中寻求更多力量,但又苦于国学典籍浩瀚无穷,身边没有具备国学素养的引路人。


识别上方二维码,收听课程


《范曾国学讲堂》刚好为你打开了学习国学的方便法门,范曾精选国学经典儒、释、道、诗、书、画,六大模块,把古人的智慧精华,系统通俗的带到你的耳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