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对医疗健康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我国的医疗健康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医疗健康产业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国家将积极促进大数据技术与健康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与应用。
浪潮之下,中国医疗大数据市场早已拔地而起,众多医疗大数据项目喷薄而出。然而,过早进入市场的医疗大数据并未得到充分释放,“快餐式”项目分散了医疗大数据市场大量的资本、精力,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的“话题热度”始终高于“发展进度”。
一方面,医疗产业已经沉淀海量数据,且数据类型及数据量还将持续增加,但医疗数据在过去并未得到有效处理,数字孤岛丛生,数据标准化缺失;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着慢病发病率提升、临床决策失准及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重复诊疗等问题,缺少开放共享平台。
政策引领
——从“信息化”切入,以“大数据”落脚,推进医疗大数据标准的不断完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纳入国家大数据战略布局;《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从规范管理和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对医疗健康大数据行业进行规定。
此外,为推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发展,国家卫计委分别确定两批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试点省份及城市,第一批包括福建省、江苏省及福州市、厦门市、南京市、常州市;第二批包括山东省、安徽省、贵州省。
技术应用
——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涉及的相关技术范围广泛,有底层数据采集中包括的信息化、物联网、5G技术;有处理分析中包括的深度学习、认知计算、区块链、生物信息学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以及医疗产业本身的循证医学、影像组学等技术的结合,从研发、制造、医疗服务各个环节进入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应用场景切入,将实现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有效模型建设。
生态融合
——强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基于开放共享的大数据平台体系,推动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与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实现医疗健康数据源、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场景化应用、可视化展示和数据安全管控应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流的协同发展,进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政策支持、技术交叉、资本扶持、生态融合助推其快速发展,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互联互通,推动医疗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向更深更广处发展。
实际应用中,医疗机构、科研单位、管理部门等对医疗大数据需求旺盛,加速实现商业化落地。
服务医务人员,可以实现临床辅助决策、单病种大宗病例统计分析、治疗方法与疗效比较、精准诊疗与个性化治疗、不良反应与差错分析提醒;服务患者,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构建、自我健康管理、健康预测与预警;服务行业管理者,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决策支持、数据服务与数据经济、感染爆发监控、疾病与疫情监测;服务研发人员,可以实现科研数据支撑、用药分析与药物研发;服务药企,可以通过医疗和费用大数据降低研发成本和失败风险,制定精准的市场营销方案;服务保险公司,可以建立保险模型,提升质量控制,防止保险诈骗。
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健康医疗大数据有望成为我国拉动内需和重大科技源头创新的新引擎,更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基于此,医疗大数据也成为新兴行业领军者重点关注的赛道。
定位为政府数据应用场景服务商、城市数据资产运营商、人工智能数据源服务商的九次方大数据,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谋划,推动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落地,推动大数据在医疗行业发挥预警、预测、决策、智能的功能,促进医疗行业转型升级,最终惠及民生福祉。
在江苏泰州,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技术的保护与产权化,九次方大数据联合泰州市中国医药城管委会组建医药专利与技术大数据交易中心,联合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筹备设立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技术服务中心,以高价值科技成果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成集专利与技术的交流、信息交流、成果转化、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大数据价值化为一体的产业融合业态。
在青海,为撑起消费者对药品、食品安全的信任支点,九次方大数据积极输出自身能力,搭建食药监大数据平台并实现落地。平台运用大数据对食药质量进行综合管理,优化食药监管部门的资源配置,制定出较好的统筹与协调解决方案,为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管贡献数据智慧,成为深化大数据在食药监管部门的深入应用,构建食药安全领域信用体系的一大创新手段。
立足需求,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应用,将优化各应用场景的体验,各应用场景产生的数据又可以进一步丰富数据——由此形成一个价值闭环,释放巨大的商业价值,从而使整个医疗产业链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