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术头条
致力于科学传播和学术分享,关注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等学科领域。我们从跨学科的角度,围绕“认知智能”向科学界和大众介绍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和深度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5 ... ·  2 天前  
胶卷迷俱乐部  ·  胶卷单反的手动对焦与景深控制(新手篇) ·  5 天前  
色影无忌  ·  富士XF 16-55mm F2.8 R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学术头条

超出人类思维的「系统0」:AI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吗?

学术头条  · 公众号  ·  · 2024-10-30 16:16

正文


在大众的认知中,人类的思维分为系统 1(System 1,直觉的、快速的、无意识的、自动思考)和系统 2(System 2,有逻辑的、缓慢的、有意识的、计划和推理)。


如今, 一种不同于 System 1 和 System 2 的新思维 System 0(系统 0)出现了


系统 0 不属于人类思维,但能够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 ,由人类在与人工智能(AI)系统互动的过程中产生。


在一篇发表在 Nature Human Behaviour 上的 Correspondence 专栏文章中,科学家们首次定义了系统 0 的概念。


“AI 工具迅速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重塑我们的思维和决策方式。我们认为,数据驱动的 AI 系统超越了单个人工制品,与一个动态的多人工制品生态系统交互,构成了 一个独特的心理系统 。我们将其称为系统 0。”



他们在文章中指出,系统 0 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快速反馈,使得用户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和分析数据,增强了人类的思维能力,并探讨了 系统 0 对自主性、批判性思维和伦理的潜在影响



系统 0:对人类认知的一种扩展


人类与 AI 系统的不断交互,促使了系统 0 概念的形成。


与操作于个体大脑内部的系统 1 和系统 2 不同,系统 0 形成了一种人工、非生物的底层分布式智能层, 既与直觉性思维交互,也增强了分析性思维过程 。它通过与人类互动,成为辅助直觉性思维(系统 1)和分析性思维(系统 2)的基础。


文章指出, 系统 0 是对人类认知的一种扩展 ,这一观点基于 Clark 和 Chalmers 的“延展心灵假说”。系统 0 满足 Heersmink 定义的认知扩展标准,包括信息流、可靠性、耐久性、信任、程序透明性、信息透明性、个性化和认知转变。


另外,系统 0 可以与系统 1 和系统 2 配合,通过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个性化反馈,增强人类的思维能力。例如,系统 0 可帮助处理复杂的决策任务,尤其是在数据分析或重复性高的工作中,它通过加速信息处理,减少人类思维的负担。


然而,尽管 系统 0 在信息处理上表现出色,但它自身并不具备固有的意义建构能力——这仍需要系统 1 和系统 2 的人类判断和解读。这意味着系统 0 的作用更多是为传统的认知过程 提供辅助,而非替代



风险:人类失去自主权与批判性思维


文章特别指出,系统 0 并非毫无风险 ,对其过于依赖可能导致人类失去自主思考能力。随着越来越多的日常任务被 AI 接管, 人类可能逐渐放弃独立决策,从而过于依赖 AI 提供的答案和建议


而且,如果人类不再质疑 AI 提供的答案和建议,这种无意识的信任极有可能削弱创新精神、降低人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内省领域,当 AI 系统根据数据生成关于个体心理状态的分析时,虽然这些分析可能基于海量信息,但它们并不能替代人类的主观体验。一旦人类逐渐将自我反思交给 AI 系统处理,这可能侵蚀人们独特的内省能力,进而影响人们对自我和现实的理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