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法人微信:瞭望军事风云,关注国家安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苏-57重大改进!加入美国F-22的“二元矢 ... ·  3 天前  
解放军报  ·  起床号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军报

建军90周年 | 老照片里面的“红小鬼”:12岁一心当红军

解放军报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7-12 11:24

正文

“陕北以外的中国人,远远观望中国的外国人,看吧,这就是跟定共产党、一心当红军的中国孩子!”

△ 资料照片由解放军画报社提供


你是谁?你多大?你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的阳光下站在谁家门前,笑得如此灿烂?


这张黑白照片,在传世殊少的红军影像中弥足珍贵。刊载此照的画册大都这样注释:“经过长征的小红军。”更有详尽者:“参加过长征的‘红小鬼’楚今白。”


多么年轻的红军,多么可爱的孩子,照片背后藏着怎样的往事?当我追索到收藏此照的《解放军画报》资料室档案幽深处时,发现这张编号为“187835”的照片旁,有注释写道:“11岁的楚今白在红军里绰号叫‘红色小上校’,他和红军一起走完了长征的路程。”


然而,这句注释被删节号划去,代之以如下文字:


“王东平原名王月,原籍山西省洪洞县北官庄村,人们叫他月娃子。他3岁死了娘,10岁没了爹。1936年春天,红军从陕北东征过黄河,打到洪洞县。几天后,听说红军要开拔,月娃找到王连长,要求当红军。在前卫连当了通信员。当年只有12岁。到陕北保安后调红军大学给罗瑞卿、何长工当内务警卫员。1936年6月给斯诺当勤务员。这张照片是1941年罗瑞卿和何长工两位首长转给王东平的。(陪同斯诺4个月,1936年照的。)埃德加·斯诺摄”。


经考证,原注确有误,现注为准。最直接有力的证据,是此照收录于1939年英文版《西行漫记》,斯诺在书中这样记载照片中名叫“王东平”的山西娃:“只有12岁,但已经很能照顾自己……我问他为什么当红军,他回答说:‘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日的,为什么不要当红军呢?’”


后来的故事很清晰:王东平1937年入团,1938年入党,1941年从红军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分配到129师任警卫连连长,时年17岁。此后,他参加了上党、神头岭、黄土岭、临汾攻坚战等大小上百次战役战斗,历任129师警卫营营长、太岳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外线派遣秘书、襄汾县公安局局长等职,1999年因病去世。


真相大白。此非“楚今白”,而是“王东平”。这位12岁的“红小鬼”,没有参加过长征。


但由此推论,可以确信无疑的是:这个旧中国的孤儿一当上红军,便汇入了从长征走来的红色洪流。他每天所见,皆是刚刚完成二万五千里旷世行军的首长和战友。


面对这张拍摄于81年前的照片,我苦思冥想:当年这个刚参军的“红小鬼”,站在一群历尽九死一生、神秘而亲切的战友中间,看到了什么?


他是不是也在苦苦思索:这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个个枯瘦如石,人人目光如炬,为了我们村的乡亲、全中国的百姓,宁肯牺牲自己……


端着相机的斯诺,面对眼前这个小红军的清澈目光和天真笑容,是不是也若有所思:陕北以外的中国人,远远观望中国的外国人,看吧,这就是跟定共产党、一心当红军的中国孩子!


一张旧照,一帧穿越沧海桑田的历史切片,是他来问我今夕何夕?还是我要问他当年何年?


想必是,当年你身边也有比你大不了几岁的小红军,可他们已是走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每天给你讲长征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是啊,闯过枪林弹雨、走过雪山草地时,他们也只是个孩子。可正是这些伟大的“孩子”,跟着一支不可思议的队伍,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政治壮举、军事奇迹。


多年以后,西方史学界评选影响人类进程的百件大事,中国入选有三,除发生在古代的火药发明和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外,“红军长征胜利”是近代中国的唯一入选事件。人们也许会问这是为什么?因为中国后来的历史,就是红军创造的奇迹的延续:红军长征胜利,为当时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古国建立红色政权奠定了基础,为13年后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奏响了序曲,为20世纪的中国腾飞奇迹埋下了伏笔……



回望来路,当我们赞叹长征创造的传奇时,谁都不应忘记:所谓传奇,正是包括那些“孩子”在内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用血凝成、用命铸就的。每个人都是“沧海之一粟”,每个人亦是“一粟蕴沧海”。再纵横捭阖的军阵,也是一兵一卒用身躯布列;再壮怀激烈的胜战,也是热血白骨用牺牲书写。正是一簇簇怦然跳动的生命火焰,照亮湘江,照亮赤水,照亮泸定桥的铁索,照亮腊子口的悬崖,照亮将台堡,照亮宝塔山……最终点燃了中国的黎明。


感谢国际友人斯诺,您用一个“红小鬼”的“平凡一刻”,定格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政党、一支伟大的军队。如果把这张照片与今日中国的盛世图景对比而观,世人会发出感慨:拥有这样年轻而忠诚的士兵,当年“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中国多么幸运!


金戈铁马远去,岁月静静流淌。


多年前一个宁静的冬日,我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遇见前来参观纪念长征展览的老红军张文。烈火熔金的青春,风烛残年的老人,隔得那么远,又那么近。老人时常无声默立,晏然凝思。我像一个哨兵伫立于侧,希望没有一丝动静去打扰老人——人生易老,天若有情,让老人走进回忆、享受回忆吧。当年的风暴已在她内心的时空中静止,当年的赤血已在她精神的年轮上凝固。老人脑海中的流光碎影,沉潜着我们民族苦难的心灵史、闪亮的赤子心——她14岁参加红军,16岁参加长征,仅比照片上的王东平年长5岁。


长征渐渐远去,长征从未远去。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每念及此,金一南将军赞美血火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句话就在我耳畔如鼓角铮鸣:“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家国天下,家国人生,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无私无畏的人,去接力奔赴那不忘初心、永无止境的“长征”。


(丁海明)



跋  涉

丁增义

筚路山林拓野荒,

横戈浴血少年郎。

草鞋踏湿乌蒙雨,

军号吹寒五岭霜。

早岁峥嵘多烈火,

半生驰骋一勋章。

几曾梦里湘江水,

西望桑榆拭泪光。


长征路上的老兵

“虽然我的一只眼睛因为干革命失明,但我始终坚信红军是光明的。”

安仲华,四川青川人,1919年出生,1934年参加红军。1935年4月,安仲华的左眼在战斗中负伤。因医疗条件所限,他带着坏死的左眼走完长征。


“最要命的是我们竟然三过草地,其艰苦程度难以想象。”

张喜选,四川巴中人,1918年出生,1932年底因红四方面军红九军前方医院缺少人手,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卫生员,长征中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九死一生。


 相关阅读 

97岁老红军张喜选:三过雪山草地,“九死一生”


“我能站岗、能喂马,只要让我当红军,干什么都行!”

彭俊明,湖南桑植人,1922年出生,1934年参加苏维埃政府儿童团,1935年参加桑植独立团,同年11月,同父亲一起踏上长征路。



“强渡大渡河时,是我吹响的冲锋号。”

张生荣,江西于都人,1919年出生,12岁参加红军,随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参加过湘江战役等战役战斗。红军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时,他是红一师特务连的司号员。



“长征路上,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但我们从来没有气馁。”

李开友,湖南龙山人,1914年出生,1934年5月参加红军,被编在红六军团17师49团卫生队。


(图片 柳军)

本文刊于2017年7月12日解放军报

建军90周年特刊08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老兵e家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