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航空气象资料包括最新的气象观测与探测资料、航空天气预报以及各种天气图表。其中,飞行气象情报在民用航空中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我们经常用到的机场天气报告、航空器观测报告、航空天气预报以及重要天气情报等都归属于飞行气象情报。
一、
机场天气报告
电报形式的机场天气报告分为日常航空天气报告(
METAR
)和特殊天气报告(
SPECI
)。
METAR为例行观测,
24
小时连续的正点或者半点观测一次并对外发布的报告。
SPECI为特殊观测,在两次正点或半点观测之间,当某一对飞行有较大影响的天气现象出现(终止或者消失)时所进行的报告。
当能见度(跑道视程)、云、风达到或通过机场特选报规定的数值/机场运行最低标准时;某些要素达到或通过经空中交通管制、气象等部门商定的数值时。
天气现象包括冻降水、冻雾、中或大的降水(包括阵性降水)、低吹尘/沙
/
雪、高吹尘
/
沙
/
雪、尘暴、沙暴、雷暴(伴有或不伴有降水)、飑、漏斗云。
由于
SPECI
报主要针对恶劣天气编报,因此较为简单明确。
1、
METAR
或
SPECI
报告识别码
METAR是日常航空天气报告识别码,
SPECI
是选定的特殊天气报告识别码(
Special Aviation Weather Reports
)。更正的日常航空天气报告报头用
METAR COR
代替
METAR
,更正的特殊天气报告报头用
SPECI COR
代替
SPECI
。
2、地名代码组
一律使用
ICAO
规定的机场四字代码。
3、
时间组
实际的观测日期和时间,用世界协调时来表示,格式为日期/小时
/
分,后缀“
Z
”表示世界协调时。如“
101000Z
”表示“
10
日世界时
10
时
00
分”。
4、
AUTO
组
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由自动化设备以
AUTO METAR
的格式生成发布天气报告。机场如果使用
AUTO METAR
需要获得
CAA
(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的许可,在报文中需要使用“
AUTO
”来指明。
由于传感器自身的限制、有限的取样区域以及观测系统使用的不同单位,在使用过程中需谨慎对待。如果可能,应使用其他的编码来指出
AUTO METAR
观测系统的局限性。
5、地面风向风速
用来表示观测前10min内的平均风向风速。气象风以真北为基准,以风的来向的最近的
10
°取整为单位,后跟平均风速,两者都遵循四舍五入化为整数的原则。风向风速后不需空格紧跟单位,根据不同区域国家有可能使用
KT/KMH/MPS
。
1、下列情形应编报“
VRB
”,表示风向变化不定。
a、过去
10min
内平均风向变化≥
60
°且<
180
°,平均风速<
2m/s
;
b、过去
10min
内平均风向变化≥
180
°。
2、风向变化:在观测前10min内,如果风向变化≥
60
°且<
180
°,平均风速≥
2m/s
,则将观测到的风向变化范围的两个边界值按顺时针方向编报,中间用“
V
”(
Variability
)分开。
如“
VRB04MPS 340V070
”表示“风向变化不定,风速
4m/s
,风向在
340
°—
070
°范围内变化”
3、静风:用“
00000MPS
”表示
2min
或
10min
内的平均风速<
0.5m/s
。
4、阵风:在观测前10min内,如果最大风速超过平均风速
10
节或者更多,在风速后加
G
和两位或三位数字指示最大阵风风速。
如:“
32008G13MPS
”表示“平均风向
320
°、平均风速
8m/s
、最大阵风
12m/s
”。
5、当风速超过50m/s时,风速组前面加指示码“
P
”,编报
P49MPS
。
6、
能见度
能见度按照下列增量等级编报:
a、
能见度<800m,以
50m
为等级编报;
b、
能见度≥
800m
且<
5000m
,以
100m
为等级编报;
c、
能见度≥
5000m
且<
10000m
,以
1000m
为等级编报;
d、能见度≥
10000m
时,编报“
9999
”(适用
CAVOK
的条件除外);
当能见
度<
50m
时,编报“
0000
”。
METAR
中报告的能见度为主导能见度,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最小能见度。
7、
跑道视程
当主导能见度或者正在使用的跑道接地带的跑道视程小于1500m时编报。
R
为跑道视程指示码;字母
R
后为跑道号,平行跑道则用
L/C/R
字母(左、中、又)加以区分;跑道号后用“
/
”分开,紧跟观测前
10min
内的平均跑道视程,单位为
m
。如:
R36L/1200。
a、
如果观测前10min内,前、后
5
分钟跑道视程的变化情况在平均差值≥
100m
时,需用字母“
U/D/N
”来进行标注。“
U
”表示观测时跑道视程有明显上升趋势;“
D
”表示观测时段内跑道视程有明显下降趋势;“
N
”表示观测时段内跑道视程没有明显变化。当无法确定跑道视程的变化趋势时可省略不报。
b、
重要变化:当跑道视程有重大变化时,则分别编报观测前10min内跑道视程的某一分钟平均的最小值和某一分钟平均的最大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编报,用字母“
V
”分隔。如:“
R36L/0800V1200D
”表示
36L
跑道视程最小
800m
,最大
1200m
,在观测时段内跑道视程有明显下降趋势。
c、
当跑道视程超过或低于探测仪所能探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编组必须加报“
P
”或“
M
”。如
R18/P1500
。
8、
天气现象
每个天气现象编组包括相应的强度指示和字母缩写的字符组合(每组可由2—
9
个字符表示),当观测到出现几种不同的天气现象时,可重复编组,但最多三组。如:+
SHRA
、
BLSN
、+
TSRA
、
MIFG
等。
实时和预报重要天气代码表
(
点击可查看大图
)
“
VCFG
”表示机场附近
8000m
以内(不含机场)有雾;当能见度大于
5000m
时,不报告
BR
、
HZ
、
FU
、
DU
、
IC
和
SA
。
9、
云组
一般用6个字符来表示,可编报若干组云组,按云底高度从低到高依次编报。
前三个字符表示云量,按照八分量进行观测:
“
FEW
”表示
1
—
2
个八分量,少云;
“
SCT
”表示
3
—
4
个八分量,疏云;
“
BKN
”表示
5
—
7
个八分量,多云;
“
OVC
”表示
8
个八分量,阴天。
后三个字符表示云底高,以30m/
100ft
为单位编报(云高等于电码数字乘以
30m
或
100ft
)。
对于云状,只有积雨云(
CB
)和浓积云(
TCU
)才进行报告,但当积雨云和浓积云出现在一个高度时,只需编报积雨云的云状。
a、“
VVhhh
”为垂直能见度,当天空被天气现象所遮蔽而模糊不清或不明时使用。“
VV
”表示垂直能见度指示码,后跟垂直能见度,编报标准和云底高相同。如果天空模糊,不能探测到垂直能见度,则用“
V///
”来表示。
b、“
SKC
”为碧空(
sky clear
),当天空无云且不符合
CAVOK
的天气条件时,云组编码以“
SKC
”来表示。
c、“
NSC
”为无重要云(
No significant cloud
),当
5000ft
以下或最高的安全高度以下(两者中较大值)无云且无积雨云或浓积云时报告“
NSC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积雨云或浓积云的高度如何,其云量、云底高以及云的类型必须报告。
10、
CAVOK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能见度、天气现象和云组用“
CAVOK
”来代替:
a、
能见度大于或等于10km;
b、
1500m以下或最高的安全高度以下(两者中较大值)无云且无积雨云或浓积云等恶劣天气;
c、
无降水、雷暴、沙暴、吹雪等天气现象。
11、
温度
/
露点温度
温度和露点温度以整数摄氏度表示,数字“
M
”表示温度在
0
℃以下。如“
03/M05
”表示温度为
3
℃,露点温度为﹣
5
℃。
12、
修正海平面气压(
QNH
)
“
Q
”为修正海平面气压指示码,
Q
后面跟近似到整百帕的四位数值组的气压数值,当
QNH
小于
1000hpa
时,则首位数值为
0
。如:“
Q0999
”表示修正海平面气压为
999hpa
。
在有些国家编码也使用英寸汞柱为单位,则修正海平面气压以字母“
A
”作为指示码,后面编报四位英寸汞柱数值,保留两位小数。如:“
A3026
”表示修正海平面气压为
30.26
英寸汞柱。
13、
补充信息
表示本次报告和上次报告之间观测到的重要天气现象,但现在已经不存在,使用字母“
RE
”后跟相应的天气现象编码,可报
3
组近时天气,来指示先前存在的一种以上的天气现象。
重要天气现象有以下几种:
14、风切变
本组表示起飞或着陆跑道方向上,以跑道平面为参考及其上空500m以下有风切变时,以“
WS
”开头编组报告。如:“
WS RWY 36L
”、“
WS ALL RWY
”等。
15、
趋势信息
趋势信息报告仅在部分机场可用,提供在观测时间两小时后有重要变化的天气预报。变化指示符号有BECMG(
becoming
)、
TEMPO
(
temporary
)后跟字符编码“
FM
(
from
)”、“
TL
(
till
)”、“
AT
(
at
)”中的一个,加上一个时间组,用来说明趋势天气。
如果趋势报告的预报时间段内无重要的天气变化,则以“
NOSIG
”来表示。
如:“
BECMG FM 0800 29015G22MPS
”。
二、
机场预报(
TAF
)
机场预报有9、
12
、
18
、
24
小时等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有效时间为
9
小时和
24
小时的机场预报,用
FC
、
FT
来表示。
FC
为
9
小时预报,每
3
小时发布一次;
FT
为
24
小时预报,每
6
小时发布一次。
机场预报电报编码为TAF,表示机场航空天气预报(
Terminal Aviation Forecast
)。
机场预报的修正报用
TAF AMD
来表示;机场预报的更正报则用
TAF COR
来表示;当一个机场预报取消时,使用“
CNL
”来表示。
如:
TAF AMD ZBAA 111030Z 1109/18 CNL=
由于
METAR
中使用的报文编组在
TAF
中同样适用,因此此处仅列举出一些重要的差异。
1、
风向风速
在预报中给出的地面风是预期的盛行方向,当风向不确定时,如微风(风速小于3kt)或是雷雨,预报的风向以“
VRB
”来表示。
2、
水平能见度
此处仅预报最小的水平能见度,其余编报规则和METAR中报文形式一样。
3、
天气
如果预期没有重要天气时,则该组报文编码省略;当预计重要天气现象结束时,则编报“
NSW
”(
No significant weather
)来表示。
4、云
编报规则和METAR类似,预报天气晴朗时,用“
SKC
”来表示;如果“
SKC
”或“
CAVOK
”不适用,且无重要的云时,则使用“
NSC
”(
No significant cloud
)来表示。
5、
预计的天气变化
在预报的有效时间段内,当预计部分或全部气象要素在某段时间内或某一中间时刻发生变化时,则编报该组来表示。有“
BECMG
”、“
FM
”、“
PROB
”、“
TL
”等形式。
a、
在某一时间段内预报要素出现另一数值的概率,应使用
“PROB”
编报,
后跟
概率
数字
,只能使用30和40编报,分别表示其概率为30%和40%。如果概率小于30%,则不适宜用PROB组编报;如果概率超过50%或者以上,则视情况使用BECMG、TEMPO、FM来表示。如:1800 PROB40 0810 0700 FG
。
b、“FM”
用来描述一份预报中某个独立部分开始时间
,
使用
该
组时,
则
之前的预报状况则全部由FM组之后的预报所取代
。如:FM1000 3508MPS 4000 BKN020。
c、“BECMG”后跟四位数字的时间组,
表示预报的气象状况在
某
时间段内的某个时间预期会以规则或不规则的速度发生变化。
其
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最多不超过4小时。
如:BECMG 1121/1124 1500 BR。
d、“TEMPO”
表示预报的气象状况频繁的或偶尔的短时波动,且每次波动不得超过1小时,同时其累计所占时间不超过
总
时间段的一半。如果变动的预报状况预期时间超过一小时或以上,则应在该时段的开头和结尾编报变化组BECMG或 FM
。如:TEMPO 1014 2000 TSRA。
e、在预报中使用的变化指示码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还会有TL、AT等,分别表示:
TL(till的缩写)——表示某些天气情况发生变化的结束时间
AT——表示天气情况发生的时间
6、
预报气温
“T”为气温指示码,“TX”表示预报时间段内的最高气温指示码;“TN”表示预报时间段内的最低气温指示码,单位为摄氏度,温度低于0℃时,用“M”来表示。
如:“TX24/06Z TN15/20Z”表示最高温度24℃,出现在06时(UTC);最低气温15℃,出现在20时(UTC)。
三、
区域预报和航路预报
区域预报是对航空器飞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大气温度、风和重要天气现象以及与之结合的云进行的分析和说明。区域预报一般以缩写明语或图表的形式发布,主要形式包括:低层、中层和高层空中风和高空温度;低层、中层和高层重要天气。
1、
高空风、高空温度预报图
高空风、高空温度预报图的发布间隔不大于12小时,用来指明某一高度层上高空风以及温度的分布状况。高度层为固定的标准等压面高度,即:200hPa、250hPa、300hPa、400hPa、500hPa、700hPa、850hPa、925hPa。这些预报图对制作飞行计划有着重要作用。
预告图上的内容包括制定高度层上的风向、风速(kt)和温度(℃),风使用带风羽的风向杆来标明,风向杆的方向表示风向;当温度小于零度时,数字前面的“-”被省略,当温度大于零度时,数字前加“+”或“PS”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