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才是行动的根本驱动。特朗普的动机是什么?经历了生死考验的特朗普在第二任就职总统典礼演讲上重点提到了麦金利总统。
特朗普表示:1. 麦金利的经济成就:特朗普称麦金利通过关税政策和人才优势使美国变得“非常富有”。他提到麦金利是一位“天生的商人”,通过高关税政策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2. 麦金利与巴拿马运河:特朗普提到麦金利为西奥多·罗斯福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美国完成了巴拿马运河的建设。他批评了美国将巴拿马运河“愚蠢地”交给巴拿马的行为,并声称要将其收回。3. 恢复麦金利山的名称:特朗普表示将推翻前总统奥巴马的改名决定,将阿拉斯加的德纳里山(Denali)重新命名为“麦金利山”,以纪念麦金利总统。
特朗普通过提及麦金利总统,试图强调其自身政策与麦金利时代的经济繁荣之间的联系,并借此表达他对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的支持。
威廉·麦金利(William McKinley)是谁?
他是罗斯福总统的前任,是美国第25任总统,任期从1897年3月4日开始,直到1901年9月14日遇刺身亡。遇刺这一点倒是与特朗普非常类似,但是特朗普没死,因为他扭头看了一眼美国非法移民数据的PPT。彼时彼刻特朗普可能是真的相信上帝。驱逐非法移民,取消在美国的出生权。特朗普第二任民粹主义一定比第一任更加码。
经济政策方面,麦金利以支持高关税著称。他起草了1890年的《麦金利关税法案》,该法案大幅提高了美国的进口关税,旨在保护国内工业免受外国廉价商品的竞争。1897年,麦金利签署《丁格利关税法案》,进一步提升关税水平。也为美国工业的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持。麦金利支持金本位制度,1900年他签署了《金本位法案》,正式确立了美国的金本位制度,稳定了货币价值,恢复了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美国经济在1897年后迅速复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外交方面,麦金利与西班牙打了一场美西战争,摧毁了西班牙的海军力量。战争结束后,美国通过《巴黎和约》获得了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包括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同时西班牙放弃了对古巴的主权。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正式崛起为全球性帝国。1898年,麦金利推动美国正式吞并夏威夷,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影响力。中国人学历史印象深刻的“门户开放”政策就是他提出的,主张列强在华利益均等,同时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虽然其目的是确保后来者美国能够继续在中国进行经济扩张,但客观上避免了中国被肢解。麦金利支持巴拿马运河建设,为巴拿马运河建设提供了资金,这一工程最终在其被刺杀后由西奥多·罗斯福任期内完成。
特朗普为什么看似无厘头的将加拿大、格陵兰、巴拿马运河放入购物车?回顾麦金利总统的历史,我们就容易理解这不是特朗普一时的头脑发热。特朗普真的想成为麦金利第二。
但是,我们说历史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麦金利时期美国是新兴市场国家,而当时全球的老大是日不落帝国英国。当时全球各工业化国家都在争夺殖民地和全球霸权,美国是坐在餐桌上的后来者,中国当时还是菜单上的菜。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都是当时的常见手段,由此甚至引发战争也屡见不鲜。但是现在美国本身就是全球老大,是现有全球秩序的创造者和受益者。重拾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必然要放弃全球化的一些好处。退一步讲,即使美国对全球加关税,也难以改变国际分工的局面。美国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在 2013-2014 年期间相对稳定在 11.7% 以上,2015-2019 年呈逐步下降趋势,2020-2023 年基本在 10%-10.4% 波动。美国近十年去中国化重塑供应链,也未能提升美国国内制造业的比重。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关税25%的大棒威胁远高于对中国的打压。如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全面的,对所有外国都会采取的手段,那么对中国的威胁就是最小的。对所有国家都加征关税,其实与没加的效果差不多,最终承担的反而是美国消费者。美国优先的民粹主义,最大可能是破坏美国的盟友体系,将五眼联盟、美日韩同盟、北约同盟弱化,形成美国和非美两个对立。长期来看,会显著削弱美国的领导地位,但对特朗普来说,当下四年怎么过才是最重要的。
对中国来讲,可能迎来难得的喘息机会。市场经济基因里是一种扩张型经济,需要更广大的市场,更多的原材料来源。中国要走出当前的经济萧条,出海、科技升级都是必经的出路,否则可能会被憋出更大危机。现在这两条路都被美国掐着脖子。长期来看,中国作为新秩序的挑战者,与美国的对手关系已经难以改变。关键在于美国是不是能拉着欧洲、日韩、东南亚盟国一起制裁中国。俄乌战争是中欧关系修复的最大障碍,和平的环境最有利于中国发展。无论是半导体还是新能源产业,只有反华联盟出现裂缝,才有机会得到更好的生存空间。特朗普第一届任期时,上台就退出了旨在抑制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抑制中国,美国给盟友很大的利益,承担了太多的成本。拜登组织的半导体反华联盟也是要美国承担成本盟国才能接受,而特朗普认为盟友总在占美国便宜的思路非常有利于中国拓展生存空间。中国人从三国历史里总结的智慧是蜀汉只有联合东吴才能对抗曹魏。如果中国是蜀汉,要找的那个东吴肯定不是俄罗斯和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