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写作技巧要素中,声音是最神秘费解的部分,你很难对它做出准确的定义。这篇文章力图在通常对声音的模糊解释之外,进行更切实的写作指导。
▼
把所有糟糕透顶的部分删掉,让剩下的语句听起来轻松自然。
——洛里·豪斯·安德森
这部分我们主要从丰满充实、有血有肉的小说声音应该有的组成部分来讲述:
●
措词
:在表达自己时,故事叙述者及人物所用的语汇。
●
意象
:在描述事物时,人物所使用的形象和比喻。
●
句法
:人物如何组织句子——冗长还是短小?是波涛汹涌还是如涓涓细流般流淌?抑或时断时续?
●
节奏
:人物说话或叙述的频率如何?她会用多久或急促或缓慢地去思索、描述,抑或讲话。
●
心情
:小说的声音应随着人物或者叙述者的情绪变化,以及场景中事件的发展而改变……在现实生活中,伴随情绪或开心,或伤心,又或者愤怒之类的不断变化,我们有时像是不同的人。
●
简洁性
:我一再提示诸位注意的是:简化作品。粗陋笨拙的文字是声音的大敌。作家们经常用复杂难懂的语言,绕着圈子来描述一些再简单不过的内容。在这一点上,我听从威廉·斯特伦克和E.B怀特的意见:“删掉冗余”。
每个人物必须有着独一无二的声音和语言模式,如果我把对话标签从场景中抽离,仍然能够辨识出言者何人,分毫不差。
重要的不是你在看什么,而是你看到了什么。
——亨利·大卫·梭罗
除了人物声音,你还应该关注小说中另外两种类型的声音。倘若以第一人称视角写作,主人公即是故事的叙述者,此时,下文所讲内容对你并不十分适用。不过,若以第三人称视角创作,作品便出现了叙述者的声音。
有些叙述者极为刚愎武断。当我思考这些唐突的叙述声音时,雷蒙·斯尼奇笔下的叙述者浮现在脑海中,他们的声音强势霸道,闯入读者的阅读世界,侵扰读者。相比之下,大多数第三人称的叙述者平易温和,非常像一台录音机,公正客观地记录一切,不会介入故事的发展。
假使你向来喜欢用胆大妄为的叙述者做试验,那就请吧。只是要记住,除人物声音外,这是小说中另一种声音,需要去塑造。有些读者(时常包括我自己),可能会发现这种入侵性的叙述声音,会干扰他们的阅读,把他们从故事世界中拉出来。但是,如若你的故事需要这种支配性力量,当然值得一试。
另一个问题是,找到作家自己的声音。当然,小说中的每一个声音都来自于你,正如艺术家的每一幅画作都是其创作的结晶。但是,
哪些是仅属于你的独特风格?
这是另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当我拾起一本书,封面撕掉,只剩书页,并且其上没有作者的名字。此时,我应该在阅读完一段文字后,便可识别出作者是你。
今天,
书架上魅力最为持久的作者,均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声音。
作者的声音不只与其所用词汇有关,而和他具有的风格禀赋紧紧相连。或许,有的作家以构建曲折往复、巧思妙想的情节而著名;有的天马行空,有着描绘意象的天赋异禀。或许,你笔下的人物会有着如此的情感厚度,以至于在最新作品推出前,读者开始囤积纸巾和巧克力,准备坐下来,有滋有味细细阅读。
对于你目前正在创作的这部小说,想一想如何融入个人风格,打上个人烙印。小说中的哪些元素最让你兴奋不已?现在,你正在处理哪些大主题,哪些主题你希望或许在稍后的创作事业中继续探索?
所有这些努力聚合起来,作为一名作家,锤炼你的精品集,而不只是单单完成一部小说的创作。
对声音有个概念,我会建议让别人为你读你自己的作品。这通常会是一个痛苦的体验。这突出了所有缺乏精致,亦不优雅的表达,起伏汹涌的句式,以及你在脑中发错了的所有那些小小的机言妙语。
——丹尼尔·纳耶里
大声读出来。对于对话,一些听起来不像人物会说的——或者任何人都不会说的话,更容易听出来。对于行文叙述的声音,范围更广,因为人物可能会想很多她不会说的事情,并且,较之说出来,她可能以一种更为深沉诗意,抑或大胆等等的方式去想事情。不过,听来仍应和她说话时如同一人。大声读出来,这会帮助你听出什么时候声音迟疑吞吐,或者到底是不是太过了——太过重复,太过古怪不自然,太过矫揉造作。
——黛安娜·兰多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