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经
新主流财经门户凤凰财经官方微信:众多精品栏目总有一款你喜欢:涨停板复盘,追涨股,只做强势股;财知道,不同视角读懂新闻背后;小报告,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连环话,一张图让你看懂热门财经事件。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你值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盘:沪指放量调整跌0.42%,机器人、 ... ·  14 小时前  
首席商业评论  ·  全国的大城市,都在为错过DeepSeek彻夜难眠 ·  昨天  
揭幕者  ·  洗一洗!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化纤边角料制成被芯?苏州通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经

房产投资被堵死,手握200万该如何投资?

凤凰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09 15:10

正文

来源: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作者:A先生


前言:

截至目前,具有房产投资价值的一二线城市基本都实施了限购/限贷/限售,各城市还会根据当地房价可控程度随时决定是否落地更严厉的调控靴子。此次调控,力度之大、决心之强、执行之严前所未有,近二十年的房产牛市就此封冻,房产投资暂被堵死。


可对于那些手握一二百万现金、四处寻找投资机会的新中产来说,该如何支配这些资金并获取最大收益呢?在配置过程中怎样结合当下经济状况/趋势?应遵循哪些原则,有哪些注意事项?


1

尴尬200万


200万是一个不大不小、不上不下的尴尬数字:说它多,勉强甚至不足以支付一二线城市改善房/二套房的首付,也不符合购买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人要求;说它少,很多人根本迈不到这个槛,这是当下典型新中产阶级的资产状况——当然,这样的人几乎都拥有至少一套以上的房产。


这就是问题所在:一二百万的可靠投资选择实在有限,在过去近二十年间,因房产可负债加杠杆、人口/城市化/货币红利、租金收益稳定现金流等优势,一直被视为最优的投资标的,可在史上最严、全国一盘棋的房产调控下,此路已不通。


估计手握一二百万现金的人是当下最焦虑的群体:虽小有资产,可上要赡养父母,下要养育子女,还有房车贷款要还,事业也得稳妥向上,也就更关注投资理财并规划今后品质人生,对于手里不多不少的积蓄就更加耿耿于怀——不投资只能让货币超发后购买力被稀释,钱越来越毛,若投资又不懂什么原则章法。


穷人太底层或已放弃向上动力,变得破罐子破摔反而心平气宁,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富人钱多有得是投资渠道和风险对冲手段,也就不太在乎货币贬值的损失。 于是,有一二百积蓄小中产也就成了最苦恼/最焦虑的“夹心层”。


2

构筑安全垫


对上有老下有小两担挑的中产来说, 首要是构筑自己的安全垫——一旦出现经济意外,有风险对冲机制,最重要的渠道就是保险。


保险应重点保障家庭的顶梁柱——收入来源的最大头,即男/女主人,而非老人和小孩,只有男/女主人能持续稳定的赚钱,才是对一家老小的最好保障。于是,男/女主人的身故/病残/失业也就成了家庭的最大风险。


于是, 保险购买的顺序也就是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及补贴险(住院补贴)/投连险/万能险等。


意外险主要保障的是身故和重残,保额根据家庭的资产状况及年度总花销(车房贷/赡养老人费/子女养育费/日常生活费等),可以考虑500万上下的保额。重疾险是确诊重大疾病后的一次性现金赔付,根据现在治疗费用保额应在50万左右。医疗险是每次看病后按花费额比例报销,对于没有社保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保险的功能是经济屏障、对冲风险、重在保障,所以几乎不用考虑任何返还型保险和投资理财类保险,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最好选择每年次缴、价格低廉的消费型。年化5%以上的万能险可作为理财产品的补充,不能是主流。老人/小孩虽不创造收益,但会产生负担,保险选择重疾险和医疗险即可。 另外,保险支出应控制在家庭收入的10%以内。


在筑建了保障的万里长城后,就可以拿出一部分钱去博取高风险的收益。


3

博风险收益


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有:


1、私募股权基金 ,缺点是门槛高100万起,期限长至3年以上;

2、期货 ,特点是杠杆高10倍左右,纯粹的零和交易——某个人赚的钱就是另一个人赔的钱;

3、股票 ,波动很大,很容易套牢站岗,涨跌无法预测;

4、外汇 ,杠杆高零和游戏,跟期货差不多;

5、民间借贷 的收益也不错,月息在1.5%以上,缺点是风险不好把控。


以上高收益理财都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选择。那有没有一种收益较高、风险又可控的投资品种呢?答案是 定投涨跌幅较大的股票型基金


股票基金的基础资产是股票,基金管理公司向公众募集资金后去买卖股票投资获益,所以它有着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特性。但 可以通过定期(周/双周/月)定额或不定额的定投方式,在长时间的投资中抹平择时风险、摊低购买成本,从而获取高收益。


于是,你可以为某个目标选择定投——18岁时的子女大学教育、30岁时的子女婚嫁费用、65岁时自 己的养老金…… 时间当然越长越好,起码3年以上,经历至少一次牛熊周期。


定投更适合上班族,相当于拿出月工资的一部分进行长期积蓄。对于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来说,可以一次性购买债券基金,再利用网络的自动转换功能定投股票基金,且有很多种智能定投方式:


定期定额 ,每个周期投资额一样;

定期不定额 ,每个周期投资额不一样,还可以设定股指大跌多买、大涨少买的形式获取更多基金份额;

止盈模式 ,如设定盈利50%自动赎回等;

预约交易 ,按收盘点位/基金涨跌/指数波动等……


推荐使用华安基金智能交易,其缺点是只能买华安基金自己家发行的基金(产品已经很全),若想更多选择,还可考虑支付宝的蚂蚁聚宝。定投最终金额可考虑占资金的40%左右。


4

注重流动性


投资不仅要考虑高收益,还要考虑流动性 ——迅速变成现金的能力,除了应对日常不时之需,更多是要应对突然出现的投资机会。


信贷紧缩周期已然来临,虽谈不上进入加息周期,但资金减少进而提升资金成本却是不争事实,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收益产品,资产能随时变现进而能捕捉到这些高收益机会就显得非常必要,此时不宜做长时期(超过一年)的固定收益类投资。


目前来看,买卖便捷、流动性高、收益还不错的理财主要是互联网金融产品——陆金所/支付宝/微信钱包/百度钱包/京东金融/翼支付等平台代销的产品,根据风险和投资期限不同,收益在2.5%-6%之间,若加上偶尔会出现的加息券/投资代金券等,收益或许会更高一些。


因为这些都是大平台,其代销的产品基本靠谱,即使出现违约它们也会出于声誉考虑选择兜底代偿,所以只要投资期限合适,尽管捡收益高的投准没错。


除了互金产品外, 银行理财产品也是流动性强、期限较短(1月—9月)、本息安全的选择之一 收益一般在4%左右,有时会高达4.8%。最好在同一个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很多银行会根据持有的金融资产额度在贷款额度/方便性/利率上有很多优惠,这也是个紧急融资的备选手段。


资产配置就是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时间长短间做合理的平衡。 当下,流动性资产配置可选择占总资金的50%左右。


5

增加信用额度


手里握有一二百万现金,如何让它的效能最大发挥、经济价值榨干榨净?答案是 以此增加个人信用额度——凭借它获得信用贷款的使用额度


我们知道信用卡是短期融资的工具,也有很多精于此道的信用卡达人,相当于银行给了你一笔信用借款额度,且随时可以使用。问题是如何办得到额度高、免息期长、分期手续费低的信用卡金卡/白金卡/黑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