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业守望者
除你以外,皆是他人。别人的故事,你的参照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春耕 · ... ·  2 天前  
微观三农  ·  李伟:做好“三篇”文章 助力藤茶腾飞 ·  2 天前  
CFC农产品研究  ·  【建投快评】棉花上方空间还有多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业守望者

穿新鞋走老路,玉米又要大跌?2024年12月16日玉米价格行情

农业守望者  · 公众号  · 农业  · 2024-12-16 05:0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玉米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走势。文章指出,当前玉米市场处于下行周期,贸易商面临困境,玉米价格低迷,市场悲观情绪浓厚。文章还分析了南北玉米市场的差异,东北玉米价格相对稳定,而华北玉米市场则面临较大压力。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玉米质量对价格的影响,以及新变化如色选机的使用可能对市场带来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玉米市场进入下行周期,贸易商面临困境。

文章指出,玉米市场自进入下行周期以来,悲观情绪弥漫,贸易商面临困境。南北各地普遍认为玉米价格只有跌破2000元才能企稳,但这一预测引发市场疑虑。

关键观点2: 南北玉米市场差异显著。

文章分析了南北玉米市场的差异,指出东北玉米价格相对稳定,而华北玉米市场则面临较大压力。这种差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域、质量、市场需求等。

关键观点3: 玉米质量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强调,在当前市场中,玉米质量对价格的影响至关重要。高质量、低水分的玉米价格较高,而质量差、水分大的玉米则销售困难。

关键观点4: 新市场变化对玉米市场产生影响。

文章提到,随着新市场的变化,如色选机的流行,可能会对玉米市场带来一定影响。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储备库价格下跌,而不是上涨。


正文

自从小玉米进入到下行周期伊始,悲观的情绪在每年冬季卖粮季几乎都是主旋律,就算说破天,也没有人相信会涨价。


1)东北贸易商,玉米就是烫手的山芋。

2)华北贸易商,玉米棒几乎跌回原点。

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落价之声!在悲观情绪左右下, 南北各地都认为玉米价格只有跌破2000元这个“大关”才是正确 ,如果没有跌破证明玉米没有到底!

但,如果2000元就是玉米的底部,有人会相信吗?值得大家思考!

01玉米期货 来看, 新的一周 还是一个 震荡行情 向上 向下 突破的 时间和幅度都不够 ,还需要继续“ ”, 然后找到方向

所以,个人武断的认为,新一周的行情如果没有特殊“外力因素”影响下,玉米现货仍会保持当下状态——死,死不起,活,活不起!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12月16日,万万没有想到,南北市场中还有大量的陈玉米在贸易商手中。



1)东北贸易商手中持有的陈玉米 ,如果按照当前市场价格, 少则赔200~300元,多则赔300~500元 ,想想,真让人惋惜。


2)华北贸易商手中持有的陈玉米 ,卖了赔得太多,不卖心里堵的慌,没有一个不是赔钱的状态, 现在装车的价格为1.03~1.06元


所以,只要市场中出现 求购陈玉米 信息,贸易商就像“ 打地鼠 ”一样,都在问价或询价,更让人无奈的,现 个别贸易商 的玉米出现了 不同程度质量问题 !而且这些陈玉米的量级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涨价的时候,每个人都夸大自己的库存量级;落价的时候,每个人都不说自己有库存!

咱们言归正传,纵观整个东北市场中, 黑龙江玉米价格 仍是“众星捧月”,特别是 深加工的收购价格一直遥遥领先


黑龙江依安象屿:30水分0.76元,涨1分。

黑龙江富裕益海嘉里:30水分0.7737元,涨2.5厘。

不对呀?辽宁农民现在卖粮有9毛多价格,吉林农民卖粮有8~9毛钱的价格,为什么独独黑龙江深加工价格已经与辽宁持平,高于吉林,但农民卖粮却那么低呢?

水分!水分!水分!质量!质量!质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大多数人只看价格,不看水分 ,有农民喊着自己的玉米只能卖到6毛多钱,可是你的 6毛多钱是30左右水分 人家的高价基本是18~20水分左右 ——人家卖的是水分钱。 你的玉米有那么低的水分吗?


2)不同水分不同价格,不同质量不同价格 高价玉米一定是水分低、质量优,可以卖进国储或饲料企业 ,所以两个“优”加在一起是好学生, 你的粮水分大、质量差,肯定是差等生


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在当前市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黑龙江深加工收购价格,涨落幅度都很小,导致大量地趴粮农民仍处于惜售状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怎讲?锁定粮源!



①有的地区质量好、毒素低,特别是直收粮地区,周边粮源在快速减少, 导致烘干塔和企业都在争夺最后的蛋糕, 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②有的地区质量差、水分大,但农民仍惜售情绪严重 ,导致烘干塔和粮贩子低价收不来,高价卖不动, 所以销售进度近期,注意是近期特别迟缓。


③黑龙江是全国的北大仓 ,可见面积之大,所以 地趴粮这种储粮方式成为主基调 ,且没有改变, 也为自己售粮时间戴上“紧箍咒”,到了特定时间必须变现。


④黑龙江每年玉米总产量最少需要走出2/5左右的量级 ,才能达到自给自足的一个相对平衡点,否则就会 为未来某个时间点的落价埋下了伏笔(过于集中)。


所以,整个东北,压力最大的不是吉林,而是黑龙江! 如果今年吉林不出现“特殊情况”,黑龙江玉米还有优势吗? 还会这么抢手吗? 还会有这么高价格吗? 想想腿肚子就转筋。

请广大地趴粮农民三思!——千万不要穿新鞋走老路!给了机会不中用啊!

吉林开始落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