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类药物主要用于
严重急性痛风发作伴有明显全身症状,肾功能不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无效或使用受限者。
该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和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他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还能促进蛋白质分解转变为糖,减少葡萄糖的利用
[1]
。
用
法用量:
片剂/口服。用于控制严重急性痛风症状,0.5 mg·kg
-1
·d
-1
,连续用药 5~10 天停药;或者 0.5 mg·kg
-1
·d
-1
开始,用药 2~5 天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7~10 天内停药
[2]
。
注意事项:
高血压、血栓症、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死、内脏手术、青光眼等患者一般不宜使用,特殊情况下权衡利弊,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长期服药后,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3]
。
该药的抗炎作用及控制皮肤过敏的作用比泼尼松更显著,而对水钠潴留和促进排钾作用较轻微,对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作用较强
[1]
。
用法用量:
片剂/口服。用于控制严重急性痛风症状,成人剂量为每次 0.75~3 mg,2~4 次/日;维持剂量,0.75 mg/d
[1]
。
注意事项:
溃疡病、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肺结核、肠吻合手术后患者禁用。长期服用较易引起精神症状及精神病,有癔病史及精神病史者最好不用。较大量服用易引起糖尿病及类库欣综合征。因本品潴钠作用微弱,不宜用作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的替代治疗
[1]
。
用法用量:
片剂/口服。用于控制严重急性痛风症状,成人起始剂量每日 1~4 mg,分次给予。维持量为每日 0.5~1 mg
[4]
。
注意事项:
下列
疾病患者一般不宜使用,特殊情况应权衡利弊使用,但应注意病情恶化可能:严重的精神病(过去或现在)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新近胃肠吻合手术,骨折,创伤修复期,角膜溃疡,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高血压,糖尿病,孕妇,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麻疹、霉菌感染、较重的骨质疏松症等。下列情况应慎用:心脏病或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憩室炎、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病倾向、全身性真菌感染、青光眼、肝功能损害、眼单纯性疱疹、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甲减(此时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重症肌无力、骨质疏松、胃溃疡、胃炎或食管炎、肾功能损害或结石、结核病等。长程使用可引起以下副作用: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紫纹、易出血倾向、创口癒合不良、痤疮、月经紊乱、肱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及骨折(包括脊椎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综合征、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穿孔,儿童生长受到抑制、青光眼、白内障、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