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勇
编辑:彭冬林
排版:陈瑜
随着90后、00后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其对时尚与美的定义更加广泛,这也使得装饰性彩色隐形隐形眼镜(含平光片)市场不断扩大,彩片市场已成为一块日益膨大的“蛋糕”。一方面,各大彩色隐形眼镜厂商纷纷开始发力线上、线下渠道,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另一方面,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对消费者的视力健康造成严重隐患。
时隔多年之后,
彩色隐形眼镜(以下简称:彩片)
市场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传统眼镜店彩片经营状况如何?
还存在哪些问题?
一起来看看本刊记者带来的独家行业采访吧!
彩片市场:
有法可依,乱象未除
前不久,陕西省西安市有关部门会同多家媒体对辖区内的彩片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揭开了市场中存在的众多乱象:在西安市雁塔区西八里村的一些饰品店,门上公然贴着售卖彩片的招牌,不到10㎡的店铺内,货架上摆放着近百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各种颜色的彩片。据店主说,销售此类产品已有多年,从来也没办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甚至有店主表示,根本不知道经营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需要办理经营许可证。此外,在当地的文具批发市场内,也可发现各类彩片的身影:各种价格低廉的彩片产品摆放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黑、棕、蓝、绿、灰、紫等多种颜色和款式玲琅满目。格外引人注目的是,来这里购买彩片的年轻人很多,不少是来自附近大学的学生,经常在此购买彩片的一位大学生表示:
“眼镜店的彩片都很贵,日抛要10元一片,而市场里的彩片便宜很多。”
尽管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法规,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和其他隐形眼镜产品一样,已经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实行经营许可管理,可谓“有法可依”,但事实上,在一些地区,上述规定却沦为一纸空文,市场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显而易见。对此,有关部门亟需加大监管力度,对于无证经营彩片产品的商家依法依规严厉查处。
眼镜店彩片经营:
难掩尴尬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各类因素的作用,除了部分眼镜店彩片销售业绩呈稳定上升趋势,相当多数的眼镜店该类产品销售都出现下滑情况,有的甚至一落千丈:据湖南岳阳新扬明眼镜总经理胡保红介绍,与前几年相比,最近一两年来,他的眼镜店彩片的销售减少了一大半,产品销售额在总体销售额中的占比已不到10%;广东中山明远视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远则指出,其店内彩片销售占比微乎其微,纯属一种可有可无的辅助产品。
对此,有行业人指出,不少眼镜店彩片销售持续下降的原因,除了饰品、文具店等不具备法定资质的商业机构违法违规经营导致顾客分流外,网络销售的冲击也是重要因素。据了解,目前不仅许多中小彩片产品品牌在网络平台上大行其道,就连一些知名彩片品牌也纷纷涉足电商渠道,由于其突出的成本优势,网络销售的产品价格之低廉与线下传统眼镜店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据湖南岳阳新扬明眼镜总经理胡保红介绍,在湖南地区,某知名彩片品牌的网销产品价格甚至低于传统眼镜店在批发商渠道的进货价,而当下年轻一族对于彩片产品的诉求,除了款式,就是价格。网络平台正是挟特殊的成本和价格优势,对线下传统眼镜店的彩片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河北唐山便民眼镜总经理王文江
指出,纵观当前的国内彩片市场,一些地方的执法监管部门对于网络平台(包括饰品店、文具店)与线下传统眼镜店在事实上存在两种“待遇”:对于网络平台以及饰品、文具店等无证经营的严重违法行为听之任之,不下功夫予以整治,而对于传统眼镜店的“紧箍咒”则越“念”越紧:不仅要求持证经营,而且严格检查进货记录以及销售记录,即使对于一些轻微的违规行为,也动辄警告、罚款。这种执法环节和政策环境上的“双轨制”对传统眼镜店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对于广大眼镜店经营者,是一种难言的尴尬。
毋庸讳言,由于市场定位以及消费契合度等方面的局限,眼镜店彩片产品的经营中,也存在其他一些明显的短板。对此,四川浙文眼镜总经理胡立国认为,由于彩片(彩色平光隐形眼镜)产品不带光学度数,除了必要的眼部检查外,不需要进行验配,相对于其他视力矫正产品,其专业技术含量较低,再加上大多数年轻时尚一族“短平快”的消费习惯,导致该产品的顾客忠诚度很低,这使得主要依靠顾客口碑相传和回头客重复消费获得业绩的传统眼镜店相形见绌。
此外,
云南昆明精益眼镜总经理李兆君
指出,传统眼镜店由于顾客和产品定位的局限,说到底,销售彩片只能称之为“兼营”,无法像彩片专卖店和电商平台那样尽可能多地储备各式各样的彩片款式和花色品种,因而在与彩片专卖店和网络平台等机构的竞争中,往往落于下风。
眼镜店:
如何获得更大“蛋糕”
采访中,部分行业人士和经营者指出,在当下的彩片市场格局下,传统眼镜店要想摆脱不利境地,分得更大的“蛋糕”,除了需要政策和执法层面的改善,眼镜店必须寻求自身的突破。
首先,是产品结构的调整。
鉴于当下眼镜店“兼营”的性质,彩片款式单一、花色品种少,备货不够齐全,不能充分满足年轻一族的消费需求,而当前彩片进货渠道大多采取现金交易,退货也受到严格限制,眼镜店要单方面扩大备货,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库存和巨大的资金压力。对此,
云南昆明精益眼镜总经理李兆君建议
,在可能的条件下,可采取同知名大品牌商深度合作开设“店中店”的方式,既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备货,又能获得品牌商的更多支持,快速提升销售业绩。
其次,是提升销售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重庆美陆眼镜董事长傅冠俊
认为,尽管相对于常规视力矫正产品,彩片(彩色平光装饰性隐形眼镜)不需要经过常规的验配环节,但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在产品售卖前,必须对消费者眼部进行认真检查,排除不适合佩戴彩片的禁忌,这同样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此外,有别于常规视力矫正产品,彩片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有其特殊的专业话术和销售技巧,需要销售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以提高专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