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方“
中国会计报
”蓝色小字,可订阅本微信。
2024年最新!工资、年假、离职经济补偿......
新会计法系列解读(二):加快推进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 开辟会计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公务员:工作满30年可申请提前退休
此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
公务员工作满30年可申请提前退休。
也就是说,如果是公务员,只要工作满30年,就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了。
按照规定,企业职工也可以提前退休,但是,要满足一些条件。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提前退休:
-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
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
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其中第3条,职工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以提前退休,具体待遇在《工伤保险条例》中也有明确规定:
-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正常退休和提前退休哪个更适合自己?
一、从身体状况考虑,“好处>坏处”
1.因病或者是外因致残
丧失了劳动能力,提前退休或许是最好的选择。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更好选择,提前退休也是无奈之举。
2.从事特殊工种
特殊工种从事者,多年的从业环境对身体的危害很大。比如:从事井下就业,长期处于一个恶劣环境,身体也会受环境影响。
提前退休也是考虑到上述的因素,在职业病发生之前,提前退休。
二、从养老金领取多少考虑,坏处>好处
养老金肯定是多缴多得,长缴长得。
1.提前退休势必会导致养老保险缴纳年限少于正常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肯定会低于正常退休养老金。
2.提前退休养老金每年调整比例低于正常退休调整比例。
养老金调整中一项是根据缴费年限进行调整,提前退休养老金上涨的少,正常退休上涨的多。
三、
坚决制止违规办理提前退休
近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一项内容中,企业职工退休问题成为了核心。
根据1999年时的相关通知,对国家关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和条件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及职工必须认真执行,不得随意降低,严禁扩大适用范围。
凡是违反国家规定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企业,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已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职工要清退回企业。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该通知是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指导性文件。尽管这份文件至今已有25年,但它反映出人社部对企业职工退休问题的高度关注,
尤其是针对提前退休问题。
此次转发的通知不仅是对企业职工退休问题的重要指导,也是对现行社保政策执行力度的一次重要提醒。
它要求所有相关方面严格遵守国家规定,
确保政策的公正执行,保护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政策规定: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第五条规定:
(二)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
(三)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规定计算纳税。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从原任职单位取得一次性补贴收入,不需纳入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计税时,按照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后的商数,先与当月工资合并查找税率、计算税额,再减除当月工资收入应缴的税额,即为该项补贴收入应纳税额。发放一次性补贴收入当月取得的工资收入,仍需要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缴税。在年终汇算时,正常按照税法规定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注:2020年3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政策百问百答》,其中对内部退养政策口径进行了修改】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
大网、劳动报、南京税务、宁波税务、51社保网等
编辑:罗莎
更多内容详见“
中国会计报APP
”!
2.
苹果系统在AppStore搜索“中国会计报”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
会计法完成修改!
财政部关于做好新修改会计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
先睹为快!中国会计报新版面亮相!
会计的故事从这里讲起
订阅《中国会计报》,只需微信轻轻一点!
标准建设、行业治理与人才培养......《中国会计报》年会研讨高质量发展中的会计事业!
2023中国十大财会新闻评选结果揭晓
中国财会2023大事记
请订阅《中国会计报》:会计人的良师益友 财会界的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