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2017年的数字,就是双方争论很好的一个客观论据。事实证明,林毅夫的乐观理论,还真是被继续验证了:
GDP6.9%,高于预期。
确实,总体而言,成绩为主。2017年,中国国民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发展形势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我看到的最大亮点是:第一,农业继续稳住了,第二,城镇化继续提高,第三,供给侧改革没有落空。
农业总产量是6.2亿吨
,总量多年只增不减,没有下滑,简直是人类奇迹,夏粮秋粮均增,猪羊牛禽全面增长,农业丰收是一切增长的根本,这个根本稳住了;
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204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减少131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升为继续提升GDP增长效率、节约中国发展成本奠定了极佳基础,这儿看来空间仍大;
供给侧改革落实到位,工业产能利用到了77%,
是五年新高,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去杠杆工作也有目共睹,这些均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数字靓丽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好。人口老龄化加快,外贸继续快速发展将增加与其他各国的贸易摩擦,居民杠杆化快速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与消费支出增长低于预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就人口而言,
中国全年自然增长率只有千分之5.23
,这个数据真是太低了。我目前拿到的全球最新数字是2015年的,2015年世界人口总数为734663万人,增速为1.18%,2014年世界人口总量为726078万人,增速也为1.18%,全球自然增速是中国的一倍以上,而刨去中国的全球发展中国家的自然增速则接近千分之20,几乎4倍于中国,一句话,中国人生得太少,而富得太慢,有重大隐忧。一个没有足够人口增速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仍然定义自己是发展中国家)是有问题的。
全年进出口总额277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
听起来是好事,但是全球这几年国际贸易总量停滞,你的增长,也是其他国家的衰减,你始终增长,必将面对更加难缠的贸易摩擦和纠纷。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明确将中国作为战略对手,并放眼要通过各种调查来提升中国外贸对美输出的成本,2018年将是中国外贸艰难的一年。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低于GDP整体增长速度6.9%。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全国居民更高水平的消费支出,有相当部分的增长,又重新回归到资本积累,而这种发展模式应该有所改变,中国经济增长应该更多由消费带动而不是资本形成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