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产业智能官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80星]r1-ktransformers ... ·  18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165星]wild-card-ai/ag ... ·  17 小时前  
王开东  ·  少年情怀总是诗 ·  2 天前  
王开东  ·  少年情怀总是诗 ·  2 天前  
量子位  ·  阶跃Agent生态首曝光:手机汽车IoT机器 ... ·  2 天前  
命里有票  ·  用DeepSeek和豆包分别计算了一个日期问 ... ·  2 天前  
命里有票  ·  用DeepSeek和豆包分别计算了一个日期问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智能官

【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及其挑战

产业智能官  · 公众号  ·  · 2019-10-08 04:13

正文


《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主办的“2017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在昆山维景国际大酒店盛大召开。


会上,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赵洲发表演讲《新一代人工智能及其挑战》,主要介绍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三步走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中的五个智能方向(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无人系统),人工智能2.0发展历程(2015.12—2017.11)等内容。 其中,“智能物流”是人工智能重点应用的领域之一,其推进过程中的重点主要包括:


1.物联网:物流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实现任何物品与物流之间互联连接;

2.云数据:汇集物联网中来自各种终端的数据,对数据进行集成、整合与分配;

3.云计算:系统可以根据数据,自动管理和动态分配、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回收资源。


以下为赵洲副教授演讲的主要内容。


一、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规划背景简述


1.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背景

我国政府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选择了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实施。2016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批准15项(6+9)重大项目的立项,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为了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国家决定在科技创新2030中新增人工智能2.0重大项目。


人工智能重大的项目是通过国家科技创新2030年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条路发布,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典型应用的示范,第二个方面是核心技术的共性研究,除此之外也会开展一些基础前沿性研究,主要服务很多场景,如农业、制造业,智能制造的智能化,再就是医疗领域推进人工智能和医疗的结合。同时在城市规划里面也用上了人工智能进行智能化。除此之外在公共安全和交通方面,也进行了智能化,已经下达了六个应用。



7月,国务院印发了人工智能2.0三步走策略,国务院在印发的文件当中指出,在2020年第一个阶段,中国的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要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我们先要追赶先进的世界水平,使人工智能的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


第二个阶段,2025年,基础领域上面投入一些重大的研究方案和一些理论,有一些重大的突破,我们的部分技术可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产业和经济转型主要动力,这是第二步计划。


第三步国务院指出,2030年的时候,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2.新一代人工智能方向

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2.0,国家布局了五个方面:

  • 第一个方向是大数据人工智能;

  • 第二个方向是基于群体的人工智能;

  • 第三个方向是跨媒体人工智能,跨媒体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就是现在接触的数据,比如说视觉特征有文本特征,如何同视觉和文本特征当中进行学习,就是跨媒体的人工智能;

  • 第四个方向是混合增强智能;

  • 第五个方向是自主无人系统。


与人工智能1.0相比较,2.0有五个跃变,包括:从人工知识表达技术到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从处理类型单一的数据到跨媒体认知、学习和推理;从追求“机器智能”到迈向人机混合的增强智能;从聚焦“个体智能”到群体智能;从机器人到自主系统。


3.新一代人工智能整体部署



新一代人工智能整体部署,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在应用层面,应用层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对于经济的智能化,第二个部分对于社会的智能化和对于国防军事的智能化。基于应用方面,凝练了一些核心共性技术,第一个是比较重要的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用知识来推动人工智能前进的方向。再就是跨媒体的推理技术和群智计算的关键技术,混合增强技术,以及自主无人车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等来支撑上面三个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和国家军事安全的研究。对于每个核心共性技术,下面都有供应的基础前沿理论,人工智能整个发展流程,对于前沿技术理论进行突破,然后再进行共性技术进行进一步推进,从而服务于各种应用。


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有四个重点任务,第一个任务主要是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这是重大专项的服务内容;二是把握人工智能的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把技术和社会上面的属性进行一些不断的融合;第三个任务是坚持人工智能的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的推进。我们既要进行研发,产品应用和产品培育;第四个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等。


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的新体系,主要有四点内容:


第一点,对于人工智能这个技术,是理论先行,主要第一步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体系,包括脑计算和量子计算都涵盖在人工智能2.0的任务当中。


第二点,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基于基础理论之后,向应用进行转变的体系。


第三点,统筹布局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之前提出了国家已经提出了四个开放式的平台。


第四个,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


现在的人工智能应用,除了智能制造、智能城市、智能农业和智能医疗之外,在人工智能2.0之后会继续推进三个新的应用来加入进来。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金融,在智能应用上面,从四个已有的智能应用上面可以拓展到七个新的智能应用。


二、新一代人工智能任务


1. 新一代人工智能布局



对于新的人工智能的一些任务和布局,还是以五个人工智能方向推进。分别是对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和对于群体的人工智能,以及跨媒体和增强混合智能和自主智能系统五个方面进行推进。除此之外,同步开发人工智能的一些支撑体系,比如说人工智能的智能芯片、操作系统、开源软件和基础平台等等来支撑人工智能智能形态的布局。在智能形态上服务于七个创新的应用。除此之外在理论方面,主要是对于从人工智能1.0到2.0不断的进行研究,从直觉感知、综合推理、博弈决策,原有的人工智能不断进行研究,还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比如说知识学习、因果推断、协同控制、群智涌现等等,这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布局情况。


2.重点任务

  • 基础理论

人工智能在基础领域的方向,主要是聚焦人工智能的科学前沿问题,顾及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不仅是深入做理论研究,也做一些应用研究。作用主要是突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瓶颈为重点,提前布局人工智能可能的突破性技术和变革。


再就是展开基础理论研究,刚才讲的大数据、跨媒体等等几大研究,包括脑计算和量子计算推理等等。


  • 关键共性技术

在基础理论突破情况下,主要是对关键技术进行推进,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以算法为核心,以数据和硬件为基础。在这三个支撑点之上提高感知计算和知识计算等等一些交互的能力。目标我们主要是形成一些兼容和成熟稳定的技术体系。对于如下的技术点,在接下来几年我们要攻关的是知识计算引擎和知识服务技术。第二个跨媒体推理技术,让智能群智关键技术,等等包括芯片技术、自然语言技术作为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关键技术攻关主要是支撑一些布局任务,支撑一些平台的情况。


  • 基础支撑平台

重点研制如下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人工智能开源软硬件基础平台,群体智能服务平台,混合增强智能支撑平台,自主无人系统支撑平台、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与安全检测平台。


三、若干行动


11月14号,上海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现在在这意见当中有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于人工智能最主要的是拓展人工智能与场景融合的应用场景。


第二个布局人工智能的科技前沿布局,主要是继续强化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平台建设。


第三个在场景和基础研究突破之外,通过推动人工智能的产业化的聚焦发展,把人工智能技术和多种产业进行结合。


第四个实施意见当中营造人工智能多元创新的心态,在前三个布局上面,后面一个再进行深化发展。


12月7号,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专家咨询会上,提出了一体两翼全方位的任务,主要是优化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的布局,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和强化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应用。此外,浙江省对于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聚焦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人工智能发展阶段,为前沿理论和核心技术进行突破,通过搭建一些平台吸引一些高水平的人才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一些支撑。12月2号到3号,在长沙市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应用,发布了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和项目指南报告,在国家自然资金委透露信息是面向人工智能的前沿基础和智能自主运动体、复杂过程智能优化决策三大方向。


智能物流也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特点,通过物联网、云数据、云计算的平台构建,实施一些运输、存储、包装、配送的智能化的提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