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比自己富裕很多的人家走亲戚是件特别矛盾的事情,尤其是在有求于人的时候。
那个冬天,刘姥姥就为这事犯了难。
一天冷似一天了,家里老老少少几口人的冬衣还没着落,眼看着锅也快揭不开了。
女婿狗儿在家骂骂咧咧,女儿不敢多话,似乎那阵寒风也刮进了屋里,透心地凉。
小门小户里的忧愁是具体可感的,它不同于国仇家恨或男痴女怨,条条都系在真真切切的衣食住行和柴米油盐里。所以解决起来也很简单,一个“钱”字就足够。
可上哪儿去弄钱呢?
刘姥姥想到了狗儿那做过官的祖父,早年间曾和金陵王家连过宗,多少攀得上点亲戚。如今自家衰败了,可人家到底是高门大户,“拔一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
狗儿便也动了心,可这变相的乞讨到底有失颜面。于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年老的刘姥姥和年幼的板儿身上。
毕竟王夫人上了年纪,最是怜老惜弱。
可当周瑞家的把一老一小带到凤姐面前时,凤姐并不认识他们,只一边用客套话圆场,一边派人去向王夫人请示。
八面玲珑的凤姐怎会猜不出来意?可那刘姥姥却有点羞赧,整个人都扭扭捏捏的,脸也憋得通红,乞求的话似乎说不出口。
周瑞家的一再使眼色,她才嗫嚅着说明来意:天冷了,一家人的生活没有着落,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话说到这里,意思就已经很清楚明白了。
刘姥姥把自己的老脸撕下来踩在地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是士大夫,对一个穷乡僻壤的老婆子来说,所谓的面子必须为生存让路。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穷人的世界则容不得那些不必要的自怜自艾。
凤姐会意,随手拿了给丫头们做衣服的20两银子来打发,话说得周到客气,但却不带多少温度。
凤姐会意,随手拿了给丫头们做衣服的20两银子来打发,话说得周到客气,但却不带多少温度。
想必她也见多了,当时的贾府多热闹啊,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谁不想趁机来沾光揩油?
20两银子的情意在凤姐眼中并不值得一提,虽然看不起和不耐烦确实是带了那么一点点,但也不存在什么高高在上或肆意嘲弄。
她还不需要去一个乡下老婆子那里寻找优越感,那点接济也不过是举手之劳。所以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凤姐都不会再想起来刘姥姥是谁,更没想着得到回报。
大观园里的日子容易过,一转眼冬去春来,到了夏秋瓜果成熟时,想不到刘姥姥又来了。不过这次不是打秋风,而是报恩。
她扛来两个大口袋,满装着枣儿、倭瓜和一些野菜。她说,这都是自家地里打下来的第一波,留着尖儿,送来给成日山珍海味的姑娘太太们尝个鲜。
这是穷亲戚的一片心。投之以琼瑶,报之以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也是一个穷亲戚的自我修养,蔬菜瓜果值不得几个钱,真正有价值的,是大老远把它们扛过来的那份心意。
面子不要紧,可自尊不能丢。许多人分不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但这大字不识一个的刘姥姥,懂得用有来有往悄无声息地给自己正名。
能消除自卑和难堪的,其实就是付出和情义,哪怕它并不对等。
王熙凤被打动了,所以这一次,她很体恤地留祖孙俩住一宿。想不到这一留,又留出了一场热闹戏。
贾母正想寻个积古的老人说说话呢,刘姥姥的出现仿佛天时地利人和正好。一来成全了众人讨好贾母的心思,二来也把另一个世界的稀奇古怪带过来,好博大观园里的老老少少一笑。
故事讲完了,凤姐和鸳鸯却又计上心头,想出了逗乐子的新花样。
于是,刘姥姥跟着贾母一行在园子里逛起来,凤姐故意把菊花给她插了满头,鸳鸯又教她在吃饭时出丑。
各式珍馐美味上了桌,贾母才说一声“请”,刘姥姥便嚯地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众人一怔,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少年时读到这一段,总免不了一点微微的心酸。
热闹欢笑都是富贵人家的,好像乡下来的老妇人只配装傻充愣供人戏耍,像个可笑又可怜的小丑。
我知道凤姐和鸳鸯都没有坏心眼,但把没见过世面精心地排成一出笑话看,本身就是一种让人不舒服的高高在上。
刘姥姥进大观园就像农村人进城,大开眼界与短暂的享受背后,都是一模一样的阶级差异与贫富悬殊。
只有真正智慧豁达的人,才能够正视这种差异,从失落自卑里刨出坦然与真诚来直面对方、直面生活。
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许多人都不如刘姥姥。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除了送瓜果长见识,得了贾府半炕赏赐,还干了一件大事——
她给王熙凤的女儿取了一个名字,叫作巧姐。
王熙凤的意思是,一来借借她的寿,二来,庄稼人到底贫苦些。这样的刘姥姥给取一个名字,应该能压得住些厄运,确保孩子平安长大、逢凶化吉。
刘姥姥欣然从命。那个时候,她还想象不到,这个被包裹在绫罗绸缎中的千金小姐将会嫁给板儿,成为她的外孙媳妇。
贾府雇来的马车已经停在门口,一应赏赐也收拾妥当。刘姥姥和板儿上了车,车轱辘吱扭吱扭响起来,繁华富贵渐渐淡成画里的风景。
一切都不真实了,大观园、藕香榭、栊翠庵,还有那用好几只鸡来配的“茄鲞”,温香软玉的卧房……
唯有马车里的真金白银散发着实实在在的光芒,刘姥姥一路走一路盘算,置上几亩地、再盖几间房,一家人的日子就可以结结实实地撑起来了。
这满载而归也算是意外之喜,世界从不辜负知恩图报的人。
故事讲到这里,刘姥姥也就退出了大观园的温柔富贵,那本也不属于她的舞台。
后来的好几年里,她悉心帮衬着女儿女婿,把苦日子一点点往甜里过,但也总念叨着昔日见闻,把恩人挂在嘴边翻来覆去地说。
像任何一个勤劳质朴而又知恩图报的老婆婆。
红楼梦中数百人,前因后果没有任何疑点和争议的寥寥可数,但刘姥姥是其中一个。
所有人都相信她一定会再出场,在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时,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搭救落难的贾府千金。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千千万万个刘姥姥们一辈子信仰着的朴素价值观,也是曹雪芹笔下人性最光辉的一面。
好在电视剧的二次创作把缺失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人在白茫茫大雪中感觉到了一丝温情和感动。
年事已高的刘姥姥,才听说贾府出事,便撂下手里的活儿,匆匆忙忙进了城,四处托关系打点,见了凤姐一面,又和外孙跋山涉水赶到瓜州,散尽家财方赎回了被卖作雏妓的巧姐。
再后来,巧姐与板儿日久生情,两人在乡下简单地拜了天地成了亲。从此你耕田来我织布,夫唱妇随地,做了一对最普通的乡村夫妻。
这才是真正的结局。
所谓飞鸟各投林,是繁华落尽后,各人都带着茫然和痛苦奔赴未知前程,遁入空门、香魂散去、流落街头、充军流放……相比之下,嫁作村妇安然一生,已是上天的莫大恩赐。
真正的悲剧不是毁灭,而是把从前一笔勾销。一次为人,却活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
而金陵十二钗中最好的那个结局,竟是个乡下老太太一手缔造的。
事实上,刘姥姥从来都不是个庸俗老太婆,一个人的能力和修养,并不只由所谓的知识来判断。我们从她的谈吐便可知一二:
“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
“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儿来。”
她有胆识有气魄、知礼数懂人情,肯豁出面子为一家人求来温饱,也舍得抛却家财救人出火坑。自始至终,尊严没丢,生而为人的义和仁也没丢。
摒弃玻璃心,修来的是一颗钻石心。
初次读红楼梦,只觉得满目莺莺燕燕花红柳绿,一心爱着黛玉的才和貌,拼了命想学十之一二。及至年岁渐长,自冷暖人间学会揣度,从字里行间窥见人情,才忽然懂得了刘姥姥的难能可贵。
才华相貌是锦上添花,善良、勤俭和纯粹才是立身之本。
作者简介:婉兮,十点读书签约作者。讲故事、熬鸡汤的90后姑娘。你有没有故事,要不要说给我听?个人公众号婉兮清扬(ID:zmwx322),微博@婉兮的文字铺。新书《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热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