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2025年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12月工业企业盈利数据。2024年1-12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3.3%,12月当月同比增长11.0%。
核心观点:
2024年1-12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跌幅明显收窄,当月利润率同比转正。我们此前反复提到,12月利润率同比或将有明显好转,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形成支撑,这也正是12月当月利润同比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此外,从量上看,12月工业生产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上月上行0.8个百分点。
向前看,工业企业利润有望在2025年一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生产方面,“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效果正逐渐显现,市场需求与企业预期边际好转,企业有望持续保持较好生产态势。价格方面,国内需求正在逐步恢复,价格止跌回稳的行业数量在增多,随着供需关系改善,有望带动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利润率方面,因上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2025年一季度利润率同比压力较小,到二季度或面临一定压力。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
事件:
2025年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12月工业企业盈利数据。2024年1-12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3.3%,12月当月同比增长11.0%。
核心观点:
2024年1-12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跌幅明显收窄,当月利润率同比转正。我们此前反复提到,12月利润率同比或将有明显好转,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形成支撑,这也正是12月当月利润同比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此外,从量上看,12月工业生产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上月上行0.8个百分点。
向前看,工业企业利润有望在2025年一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生产方面,“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效果正逐渐显现,市场需求与企业预期边际好转,企业有望持续保持较好生产态势。价格方面,国内需求正在逐步恢复,价格止跌回稳的行业数量在增多,随着供需关系改善,有望带动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利润率方面,因上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2025年一季度利润率同比压力较小,到二季度或面临一定压力。
二、 驱动:12月当月利润率同比转正,带动利润同比增速转正
2024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由负转正。2024年1-12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3.3%,12月当月同比增长11.0%,自2024年8月以来首次实现单月正增长。
为观察2024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驱动因素,我们通过将工业企业利润进一步拆分为价、量、利润率三部分,并观察这三个因素的边际变化,可从中提取出企业利润单月变化的核心驱动力。
价:PPI同比跌幅连续两个月收窄。12月PPI同比增速升至-2.3%,上月为-2.5%;环比增速小幅回落至-0.1%,上月为+0.1%。一方面,市场预期改善叠加实物工作量加快,带动原材料价格走出低位;另一方面,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下半年以来,钢铁、锂电、水泥玻璃、光伏等纷纷通过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指引,限制低水平产能扩张,行业“内卷式”竞争情况有所改善。
量:工业生产继续加快,当月同比增速上行。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2%,增速较11月份上行0.8个百分点。“两新”政策效果显著,相关行业和产品较快增长,在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政策等因素带动下,全国汽车产量累计增速自9月份起连续4个月回升,全年产量较上年增长4.8%,新能源汽车产量高速增长带动配套产品充电桩产量较上年增长58.7%;房间空气调节器、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等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
利润率:累计利润率小幅下行,单月利润率同比如期转正。2024年1-12月,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39%,较1-11月下行0.01个百分点;单月利润率同比由负转正,12月利润率同比提升0.3 pct。在10月及11月的工业企业盈利数据点评中,我们提出,利润率同比将在12月好转,并支撑利润增速。展望看,因上年同期利润率基数相对较低,2025年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率有望保持同比正增长。
2024年1-12月,电燃水供应业利润累计同比维持正增长。从大类行业来看,2024年1-12月,采矿业、制造业、电燃水供应业利润累计同比分别下降10.0%、下降3.9%、增长14.5%。
从大类行业利润率来看,2024年1-12月制造业累计利润率较1-11月回升。2024年1-12月,制造业累计利润率为4.63%,较1-11月上行0.09个百分点,电燃水供应业累计利润率为6.24%,较1-11月下行0.24个百分点,采矿业累计利润率为19.07%,较1-11月下降1.13个百分点。
从大类行业利润占比来看,2024年12月制造业利润占比较11月进一步上升。2024年12月,相较于11月,采矿业利润占比由11.9%下降至6.2%,电燃水供应业利润占比由9.3%下降至7.1%,制造业利润占比由78.83%上升至86.65%。其中,相较于11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占比下行1.2个百分点至19.4%;装备制造业利润占比上升9.1个百分点至45.4%;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占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21.9%。
为了观测制造业内部上中下游的盈利分化情况,根据产业链所处的位置,我们将制造业工业企业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上游产业以上游采掘业提供的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又称为原材料加工业;中游产业以上游产业提供的半成品作为原料,深加工后供应消费市场,又称为装备制造业;下游产业为靠近终端消费的消费品制造业。
上游原材料制造业:当月利润同比降幅大幅收窄
2024年12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当月同比下降4.3%,跌幅较11月收窄20.7个百分点。需求侧,9月下旬以来随着一揽子政策推出,市场预期改善叠加实物工作量加快,带动原材料价格走出低位;供给侧,钢铁、锂电、水泥玻璃、光伏等纷纷通过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指引,限制低水平产能扩张,行业“内卷式”竞争情况有所改善。
中游装备制造业:当月利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
2024年12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为+4.2%,相比11月的-7.2%上行11.4个百分点。12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7个百分点,较11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较11月份提升7.7个百分点,“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
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当月利润同比增速大幅回落,但保持正增长
2024年12月,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上行1.2%,较11月回落20.8个百分点。11月及12月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持续正增长,“两新”政策效果仍在持续。春节期间有望释放一批消费品购买需求,1月消费数据值得期待。
2024年1-12月私营企业利润同比由负转正。2024年1-12月,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7%,较1-11月下行0.9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累计同比下滑3.6%,较1-11月上行2.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实现利润累计同比增长0.5%,较1-11月上行1.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滑4.6%,较1-11月上行3.8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加费用较1-11月下降。
四、库存: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速企稳,营收累计增速上行
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速呈现企稳态势,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推动工业企业进一步补库。2024年1-12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长3.3%,与1-11月持平;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增长2.1%,较1-11月上行0.3个百分点。2024年8月至11月,库存增速与营收增速连续下行,工业企业补库意愿有所下降,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两新”政策效果仍在持续,有助于推动工业企业库存重回补库状态,但同时,考虑到宏观政策传导落地的时滞效应,观察到库存增速与营收增速的明确上行走势可能仍需要一定时间。2024年12月末,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5%,较11月末下降0.4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来看,2024年12月末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0%,较11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3%,较11月末下降0.3个百分点。向前看,工业企业利润有望在2025年一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生产方面,“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效果正逐渐显现,市场需求与企业预期边际好转,企业有望持续保持较好生产态势。价格方面,国内需求正在逐步恢复,价格止跌回稳的行业数量在增多,随着供需关系改善,有望带动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利润率方面,因上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2025年一季度利润率同比压力较小,到二季度或面临一定压力。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董事总经理,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0月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对经济工作建言献策。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6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英国剑桥大学金融与经济学硕士。8年证券研究工作经验,专注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财政政策和地方债务,资产配置领域研究。在《中国货币》发表多篇文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经验,具备基本完善的宏观利率研究框架和视角。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等主题。本硕期间均荣获国家奖学金,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士,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院优秀学位论文等荣誉。聚焦美国GDP拆分与预测、零售数据、非农数据,研判海外经济趋势,探究货币政策脉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职于上海市WTO事务咨询中心,在《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上海经济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曾获《北理工学报》年度优秀论文。聚焦出口、出海以及非美经济体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寻求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擅长对经济数据和投入产出关系的拆解和定量分析,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