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青年志是个有趣灵魂的集合地,蘑菇仓君相信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每个看似一样的身份和选择下其实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比起聚光灯下的人物,我想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年轻人故事,以一张图片+一首歌+一句个人介绍+一段故事,给大家介绍介绍我的朋友们。”
蘑菇仓君期待能记录下你的故事。如果你已按耐不住与仓君聊天讲故事的愿望,请点击
「阅读原文」
,动动手填填表,下一篇也许就是你!
凌晨1点在无人区抛锚、独自在藏北高原支教、高原夜幕笼罩时和朋友失联、用塔罗牌换酒和故事,这只是罗茹心旅行过程中的冰山一角。大学的时候,茹心就开始穷游四方,如今,她用自己的方式走向了中国22个省份,100多个城市。
我和茹心的朋友有着同样的好奇:“我想和你一样勇敢地走出去,可否告诉我要如何处理家人、钱和“五险一金”的问题呢?”
第一步很难,但你走了第一步,
你就能走第二步
在她大一那年的暑假,茹心参加中国国家地理的社团年会而认识了足迹遍布各地的学长学姐。“我也要出去”,由此茹心也在内心暗暗决定着。但是出行资金对于大学新生而言是一个大难题。刚开始,她用别人用来买化妆品和衣服的钱去旅行,后来她开始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用赢奖金的方式去旅行。她第一次赢得旅游的机会是在中国国家地理行知客活动里,用一份2万字的旅行报告从3000多人杀进全国前三。
她说去旅行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从做义工,旅行体验师,到写文章,做电影节志愿者,这些机会都能让你去到许多的地方。茹心甚至突发奇想,在大理人民路的街头摆摊,用塔罗的方式换路人的故事和酒。“可能往前走第一步很难,但你走了第一步,你就能走第二步。”
茹心作为某汽车品牌试驾传承之旅公益形象大使
游广西云南十天十个城市 ©罗茹心
去年,她离职了。“五险一金”自然也就断了,“我也不知道什么能再交上”她笑了笑说,但是这不重要。她收拾自己的行李,退掉租的房子,决定继续出去走走。收拾完之后,她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提着一个24寸的箱子,背着一个书包,就可以出发了,原来一个人好像并不需要太多东西。而事实也证明,那一个箱子一个书包,足足陪伴了她三个多月的路途。朋友们都既佩服又好奇她身上的勇气,她是这么想的:“因为我一无所有,所以我无所畏惧。”
当你出去久了就感觉停不下来了
当我问道对她影响深远的地方,茹心毫不犹豫地回答了——西藏。
在第一次去西藏之前,她刚拿到了一份在北京工作的offer——一线城市的工作总是诱人。茹心想了很久,“如果这次不出去看看走走,也不知道下一次机会是什么时候了。”于是她自己一个人带着三千块块,瞒着家人,略有忐忑地出发了。
进藏的旅途中,机缘巧合让茹心停留在当地支教,后来也是这段经历成就了她与西藏的情缘。在西藏支教的日子,对她来说,是阳光普照、星河漫天。在中学里,她被孩子们亲切地叫罗老师,课堂上她给孩子们讲城市的样子,课堂外孩子们也让她看到了生活最简单的样子,每天晚上只要路过教学区,孩子们会走到阳台,挥挥手说:“老师,晚安。”
直到茹心发现身上的钱快花光,开始打算着返程。分别的那堂课里孩子们非常不舍,他们问:“罗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来呀?”她顿了顿,说:“我以后可能不会再来了。你们如果想见我,就努力考来北京找我。”那天晚上,孩子们去到她宿舍,和她聊聊学习、聊聊生活、聊聊北京。
用生命影响生命
茹心回到北京已经是十一月份了。北京的地铁特别拥挤,天气特别寒冷,行人把自己包裹在硕大的棉袄里,像决心要与外界隔绝。一天她拿出手机的时候,屏幕上显示有34个未接电话,当她打回去的时候,电话那边传来一个小孩的声音:“老师,我想你了。”正是这句话,让茹心有了后来的第二、第三次西藏之旅。
“之所以会回去,是我觉得有一件事情还未完成。” 她感慨地说,“有一天我看到一幅画,是一个小女孩画的天安门,她问:‘老师,天安门是我画的这个样子吗?’”正是那句话,让她心生出一定要带孩子们去北京看看的决定。
然而,在她们出发的前三天还仍未决定如何安排孩子们在北京的出行住宿。尽管困难压肩,她依然决心做下去,因为他们觉得,“有些事情,等你准备好了,可能再也不会做了,或者再也做不了了。”幸运的是,最终她和志愿者们找到了一家企业,愿意赞助孩子们在北京费用。就这样她带孩子们领略了北京天安门、品尝过北京烤鸭、游乐过动物园。“他们想看北京,我这一程只是帮他们去圆了北京梦。”茹心这样总结道。
这段冒险原来并不是与西藏关系的结尾。就在上周的一个傍晚,茹心接到了一个来自西藏尼玛的电话——这是一个去到北京的孩子打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说他马上要上初一了,他考了第一名,以后想考清华大学。茹心问他为什么,他说“去年我们去北京的时候,看到了清华大学,很漂亮。”她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回馈。不论以后他是否真的能考到北京,一颗种子已经在他心里面播下了。
我想要一个江湖
她说每一个人的青春回忆里面都需要那么几件想起来会让自己全身发光的事情吧,她做到了。对于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她很满意,但是在工作上,却不是那么顺遂了。并非工作本身不好,而是,她想做一件自己非常喜欢做的工作,但苦恼的是,自己还不知道“它”在哪儿。面对这样的迷茫,茹心觉得,对下一段旅行的期待,就是她生活动力的源泉。“你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事情,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未知的惊喜。”
她常常独自一人出发,不做攻略——在青旅结识朋友,听听别人的故事,跟着感觉走。接下来的最想去的地方,当然还是西藏,“我想去冈仁波齐转山。”茹心期待地说到,“我也说不上为什么,就是感觉。”虽然她在电话的那头,但我仿佛感觉到她的眼中充满了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