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络通全身
按摩、刮痧、艾灸、点穴等理疗方法和民间绝技,穴位大全、黄帝内经等中医知识,是中医理疗爱好者提升技能的学习宝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斑马消费  ·  谁来接力营救两面针? ·  17 小时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PCR Tokyo Valves ... ·  2 天前  
新青年麻醉论坛  ·  阜外晨课 | ... ·  3 天前  
新青年麻醉论坛  ·  二氧化碳波形: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曲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络通全身

比饮食和运动更影响寿命,没有它,所有养生皆徒劳!

经络通全身  · 公众号  ·  · 2024-08-26 20:23

正文

经络通畅 身心无恙


健康长寿,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追求和研究的方向。


相比饮食和运动,不良情绪致病,往往被人们忽略。


中医称之为“七情内伤”,西医称之为“心身疾病”。


中医所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黄帝内经》就明确地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常言道“气大伤身”,生活中的许多疾病都与“气”有关:

常见疾病中,由不良情绪引发的,颈椎疼痛占75%,头痛占80%,疲劳占90%,胃胀占99%。


闲气、怨气、闷气、赌气和怒气:专家指出,生气时面色苍白、嘴唇发紫、手脚冰凉,天长日久,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脏器病变。



悲伤:容易导致心脏病发作。中医也认为,悲伤容易造成肺气的损伤。


长期处于忧郁状态:会加快人体衰老进程。不少老年人儿女不在身边,在孤独和忧郁的阴影包围下,很容易“老得快”。



敌对情绪:会转化为焦虑,长期积累可能破坏免疫系统,更严重的会导致心脏受损。此外,还会引起心脏病、哮喘等。


多疑:天天紧张不安,可能导致心理崩溃,也会因为寝食不安引起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走出负面情绪呢?

1

保持平和心态


国医大师陈彤云常说“养生先养心”,平和善良的心态是养生的根基,也是最难做到的。

无论面对鲜花掌声,还是经历各种曲折和磨难,都应该尽量保持荣辱不惊的平和心态,以及善良、同情他人的品德。

2


冥想养生


冥想养生是一种心理养生方法。
所谓冥想,就是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

冥想的方式,既可以是打坐,也可以是一般的正襟危坐,甚至可以斜倚而卧。

大致步骤可分为如下几点:调气息——放心态——凝精神——畅思想。

冥想过程中,可采用唐代名医孙思邈所推崇的“引气从鼻入腹,吸足为止,久住气闷,乃从口中细细吐出,务使气尽,再从鼻孔细细引气入胸腹”的腹式呼吸法。
  
需要注意的是,冥想有别于瞎想,更不是苦想。要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向积极的、阳光的事物去想象,才会越想越健康。

3


一个穴解怒气


肝是承接我们不良情绪的器官,我们常说“气得肝疼”就与此有关。


刺激肝经的原穴太冲穴,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太冲穴位于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后方的凹陷中,按摩时可沿着骨缝的间隙按压并且前后滑动。

4


扩扩胸解悲伤


膻中穴是人体的枢纽中心,能疏通气机,阻挡邪气,开胸通络,可谓我们人体的开心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可用拇指按揉,力度以微觉酸痛为度,揉动约50~100次,大约2分钟,每日可行3~5次。

5


疏通三焦解烦躁


三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代谢功能,三焦不畅,人就会觉得心情烦躁,容易出现情绪的问题。
针对三焦气化不利的情况,大家可以通过下列手法来缓解:

①身体平躺放松,双手指腹从胸骨下沿着腹部正中间的任脉往下按摩30下;
②在任脉旁开两寸的地方,也就是胃经,左右各按30下;
③做“兜腹”,手指弯曲,从小腹一直往上“兜”,到上腹部结束。

所有的动作做完以后,把手放在肚脐上,做调息,吸气的时候鼓肚子,呼气的时候收肚子,调三次结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