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年的第254天。
01 糖果实验。
在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糖果实验:实验的对象,是数十名儿童,实验者让孩子们独自待在房间里,并给了他们一颗糖果,实验便开始了。
孩子们被告知实验者会离开一会儿,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以选择吃掉或不吃这颗糖果,如果他们能等到实验者在回来再吃,将得到一块额外的糖果作为奖励,另外孩子们手上还有一个铃铛,如果按响铃铛,实验者将马上回来。
实验的结果很有趣,不少孩子们经不住诱惑,在三分钟之内就吃了糖果,有的甚至在实验开始还没过半分钟就按响了铃铛。最终,只有1/3的孩子等待了15分钟,从实验者手上赢下了另一颗糖果。
20年过去后,实验者逐一联系了当初参与了这项实验的孩子们,反馈的结果很惊人:
“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
“而那些选择等到上15分钟直到实验者回来再吃糖的孩子,在综合SAT中成绩比那些马上吃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又过了10年,实验者在继续追踪到他们35岁以后,发现当年不能等待的人,成年更容易肥胖,不少人还染上了毒瘾。
02 李嘉诚:付出就想马上有回报——你适合做钟点工。
这句话常常出现在微商的朋友圈。
付出一点就想马上有回报——适合做钟点工;
期望能按月得到报酬——适合做打工族;
耐心按年度领取年收入——是职业经理人;
能耐心等待三到五年——适合做投资家 ;
用一生的眼光去权衡——你就是企业家。
不同的心态下工作,会开启不同的人生
金钱,收入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
常常有人问我:我已经写了很久日志了,可是即没有长粉丝,又没有长知识,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王阳明的学生也问过王阳明,我们先看看王阳明是怎样回答的。
陆澄问:“知识不见长进,如何是好?”
先生说:“为学必须有个根本,
要从根本上下苦功夫
,循序渐进。
仙家用婴儿作比,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譬如,婴儿在母腹中,纯是一团气,有什么知识?脱离母体后,方能啼哭,尔后会笑,后来又能认识父母兄弟,逐渐能站、能走、能拿、能背,最后天下的事无所不能。
这都是他的精神日益充足,筋力日益强壮,智慧日益增长。这并非从母体娩出后所能推究得到的。
所以要有一个本源。圣人能让天地定位、万物化育,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修养得来。后世儒生不明白格物的主张,看到圣人无所不晓,无所不会,就想在开始时把一切彻底研究,哪有这番道理?”
先生接着说:“
立志用功,宛若种树。
开始生根发芽,没有树干;有了树干,没有枝节;有了枝节,然后有树叶;有了树叶,然后有花果。
刚种植时,只顾栽培浇灌,不要想枝,不要想叶,不要想花,不要想果。空想有何益?
只要不忘记栽培浇溉的功夫,何愁没有枝叶和花果?”
03 时间贴现。
“时间贴现”
,就是为了眼前的满足,而放弃了长期的最佳利益。
1,很多时候,每个人都会有“时间贴现”,当眼前利益和长期利益博弈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眼前利益,因为“短平快”而容易被满足,但这就是“穷人思维”,喜欢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看见机会,考虑风险选大过于收益。
2,为了避免“时间贴现”,我们必须延迟满足和终身学习,只有当你抵得住眼前的诱惑,你才会看得见远方的美景。
在时间的纬度,把自己的“标签”垄断化,让自己的坡道变陡,雪球越滚越大,享受时间带来的复利。
04 具体怎样操作?
面对一个选择,问自己:这件事情五年后是否还重要?
如果一件事情,5年后依然重要,那么今天就开始做。
如果一件事情,只是眼前重要,对5年后没有什么影响,那就放弃。
一件没有长期有利的事情,短期收益也有限。
有很多人问:我也不知道5年后什么能力会重要。
我来说说我的观察。
9月9号,我们做了网红直播带货节,有很多网红机构,以及培训公司做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