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伏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在带来产品性能与效率快速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行业整合加速、利润空间压缩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以
“产业协同,生态共荣”
为出发点,针对光伏行业的公平竞争和自由竞争思辨等问题,光伏行业领袖在第6届“碳索企业家”跨年分享会上发表了深刻见解,并发表了各自心目中的长周期精神:
佘海峰:
创新商业模式或技术,确保在高渗透率下能够更好地解决利用率和收益率问题。
黄国平:
创新全应用场景,想客户所想,保持竞争力。
唐骏:
保持敬畏之心,认清新时代形势,好好往前走。
周承军:
穿越振荡周期,要把握效率和度电成本两大实质。
徐自寒: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现实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真正的长周期主义,是忘掉过往的美好,踏实地活在今天,坦然面对明天一切的不确定性,期待美好的后天,把一天一天积累成我们漫长的岁月。
针对公平竞争和自由竞争思辨问题,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平
认为,自由化竞争是推动光伏行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的关键因素,它加速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对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政府和协会的参与同样不可或缺,其作用并非直接干预市场或辅助生产企业,而是打通行业发展的堵点和痛点。在政策的落地实施过程中,政府和协会应与企业紧密互动,确保政策制定后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畅通的光伏行业发展环境。
正泰集团江苏通润装备总经理周承军
也认为,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在产业发展中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尽管市场力量在推动光伏产业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政府在启动国内市场、扭转欧美“双反”局面以及通过电价补贴助推国内市场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和协会应注重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的创新,加强行业自律和呼吁,并全系统考虑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和需求,以促进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江苏中清国投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一东
进一步补充,光伏行业的发展应当建立在民主与自由的基础之上,要以公平的态度来看待企业与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中,每个个体都应享有其正当的自由,同时也不能损害正当自由的公平。
针对行业的供需失配问题,
隆基绿能高级副总裁佘海峰
表示,当前,行业的最大痛点并非过剩,而是需求的萎缩,这是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新能源的“新不可能三角”,即高渗透率、高利用率和高收益率三者之间的平衡问题,当这三者发生变化时,行业普遍感到悲观。同时,在产量持续扩张而需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行业的焦虑感愈发强烈。因此,在长期考虑下,行业协会和政府需要共同搭建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治理框架,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