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看了一档日本综艺节目《nino桑》,节目组跟拍了一个“朋友圈重度患者”的日常。
该日本女生叫西上真奈美,每天都会在国外人气社交平台Instagram上晒自拍、晒美食、晒聚会照片,社交平台上的她过着令人无比羡慕的精致生活。
然而,这些照片的背后却是......
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朋友,她只能自己一个人去一些装潢华丽的咖啡厅拍美食照。为了让照片营造出和别人一起吃饭的氛围,她总是一个人点两份餐。
就算讨厌吃蔬菜,但由于蔬菜沙拉的颜色鲜艳,拍起来比较好看,所以每次都强迫自己点。
为了获得更多的赞,经常一个人去一些拍照圣地,请路人和她一起拍照,装作是和好朋友一起拍的。
更可怕的是,在社交平台上活得光鲜亮丽的她,家里竟脏乱得如同垃圾场。
原来她的精致,仅仅活在朋友圈里。
她笑着对节目组说,一天不发照片就难受。而且,她装饰社交平台的时间太长、入戏太深,已经扮演成了习惯,看不上那些逼格跟不上她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朋友。
你说她可悲吗?我却能在她身上看见大多数人的影子。
各种社交平台就像社会的一个缩影,形形色色的人每天对着屏幕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才能收获别人的评论和赞,通过外部评价给自己制造片刻的满足感。
平时从不看书的人,喜欢在朋友圈里发一张书的封皮,配上一段估计本人都看不懂的深奥文字。
不爱看篮球比赛、不认识科比的人也跟风在科比退役当天发文祝科比一路走好。
与许久不见的老同学聚会,相对无言,各自默默玩手机,回家后却发贴脸合照艾特对方:“友谊天长地久。”
朋友圈仿佛变成了一个平行世界,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里竭力表演。
02
添加的好友越多,我们越是时不时地想去点开朋友圈的小红点,窥探别人的生活。
半天不刷朋友圈,几天不发一条动态,就感觉会被时代所抛弃,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被人遗忘。
曾经有段时间,我也沉迷于刻意经营自己的朋友圈。
咬咬牙花血本和朋友去了次高级餐厅,价钱高到心碎,鹅肝酱难吃到流泪,我却乐此不疲地给每张食物照片加滤镜发朋友圈。
购买了一套新的运动装备,办了健身房的卡,就是为了让健身房的前台小妹帮我拍几张在跑步机上挥洒汗水的照片。收获了无数个赞,我却再也提不起兴趣坚持锻炼。
去旅行,发在朋友圈里的每张看似漫不经心的抓拍,都是从几百上千张照片里挑选出来的。用各种美图软件给自己瘦脸、磨皮,再加上精心挑选的滤镜,搭配的文字删删减减半小时,确定逼格够高后才发出来。旅行对我来说成了炫耀的工具。
我在朋友圈里营造出自己过得很好、充满正能量的样子,满足了自己莫大的虚荣心,但每次发完之后,内心却只剩空虚。
我们穷尽精力来表演,苦心经营着那些炫目的面具,用表演去赢得别人的赞赏,直到那些夸张而逼真的呈现连我们自己都信以为真,因此兢兢业业、乐此不疲。
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这样写道:
“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竭力表演。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映。”
我们害怕看见面具后真实的自己,那张离开了美图软件就显得黯淡无光的脸、那个杂乱不堪毫无精致可言的房间、那种懒散不堪、无趣至极的生活。
03
英剧《黑镜》第三季第一集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在女主生活的世界里,人人都用一款社交软件为别人评分。分数高的人享有更好的社会评价以及社会资源,分数低的则找不到工作、如瘟疫般被人隔离。
由于评分体系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时刻都在刷着“朋友圈”,秀出自己想要让别人看到的一面,以便得到更高的分数。
就像女主,点了一杯咖啡和一块小甜饼,拍照配上一段文字:“味美如天堂”发到“朋友圈”后,就吐掉了咖啡和饼干。
在电梯里见到讨厌的邻居,也要没话找话笑脸相迎,只为互相刷高分。
这样的“打分社会”,让每个人都更加虚伪、不择手段。
女主是个平均分在4.2分左右的女生,为了住进更好的房子,她需要升到
4.5
分以上。因此,她费劲心机、只为参加她的高分闺蜜的婚礼。能在婚礼上致辞,必然会得到更多高分人士的
5
分好评。
然而,在去参加婚礼的路上,情况却急转直下,各种遭遇使得女主被恶意评分,最后,分数降到零点几的女主被关进了监狱。脱下伪装的她,终于能够释放自己,和狱友纵情对骂。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其实与剧中的世界并无大的差别。大多人都沉溺在他人对自我的评价里,因此费力地迎合着别人的喜好、刻意讨好,在朋友圈里营造着假象、发着违心的话语。
我们都是被社交软件所绑架的人类,有多少人活在朋友圈或微博的虚拟点赞里无法自拔。
你是否问过自己,你究竟在为谁而活?
04
有人说,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多大程度可以摆脱对外界的依附。
活在朋友圈里,活在他人的评价里,也许你永远也无法感受到现实的幸福。
你的幸福,仅仅存在于朋友圈吗?
1、比起时刻想着发朋友圈,好好地感受生活吧
热爱生活的人,发朋友圈是为了分享当下一刻的精彩,庆祝平凡生活里的美好点滴。
比如,坚持健身半年,终于练出了马甲线,看见了充满可能性的自己,于是发一条朋友圈褒奖自己的毅力。
今天的早餐营养搭配均衡,颜值还高,发一条朋友圈鼓励自己今后也要重视每天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