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阑珊
图|网络
淅淅沥沥落了一周的雨后,杭城终于迎来久违的小晴天。趁着天气好,我专门画了周末的约会妆,打算去给爱车洗个澡,再让它不失体面地带我会会老友。
然而,在市区转过了几家门店,我却发现每家排队洗车的人都不少,少则二三辆,多则七八辆,有些居民区旁的店甚至要等一个多小时。我只能任车子继续灰暗着,等工作日人少时再来碰碰运气。
这就是我国汽车后市场最直白的现状——需求很多,办法很少,太多消费痛点尚未被捕捉或覆盖到。
事实上近两年,我国汽车后市场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从2012年起,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从2490亿开始逐年递增约1000亿,至今达到7660亿,预计今年年底将直接突破8000亿。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在蜂拥涌入这一领域。
“然而,依然赶不上人们对于互联网和智能化的需求。现在离开4S店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时候他们依然只能用传统的方式寻求后市场服务。其实后市场和互联网的结合已经到了爆发临界点,就看谁先做出来了。”上周采访车享公关总监张宇翔时,他如是说。
当时他心里希望的答案,一定是车享家。
车享虽然出身源自传统车企上汽,但骨子里却是个互联网属性很强的企业。我曾经去过华山路的车享大楼,里面很多细节之处的设计都能看出车享血液里的互联网基因,比如走廊处的玻璃扶栏上,还写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bug虐我千百遍,我待bug如初恋”等诸如此类的网络金句。
他们行动起来也常和互联网企业一样麻利,张宇翔告诉我,从2015年成立到现在,短短两年,车享家门店已经铺设了1100多家、覆盖了200万以上的用户,势头最好的一个月,单月就开了300家店。其中,有10%~20%的十几、二十工位的城市中心店,还有80%~90%的三到六工位的社区店。
可以说,当前的车享家模式已经为人们带去了很多便利。
然而车享以为,这远远不够。放眼全行业,汽车后市场相比其它领域,依然是落后的。比如小米智能家居、饿了么线上订餐、滴滴出行这些APP和服务,都能给消费者带去全新的服务体验,它们真正解决了消费者生活上的痛点。
可是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汽车后市场至今仍存在着太多的不便。所以,车享家希望来一场小米、饿了么、滴滴一样的后市场颠覆。
他们发现汽车后市场其实无外乎三个痛点:
一个是线上和线下的割裂。太多APP承担的都只是零售电商工作,和线下门店、服务没能相互融合。
一个是服务场景的割裂。消费者在整个用车的生命周期中,会在不同场景需要连续性的、多样性的需求,但往往他们没有专业的知识做判断和选择,只能凭感觉。
一个是情感连接的割裂。消费者缺乏安全感,对后市场门店不信任、担心被坑钱的态度广泛存在。而无论对于消费者或是企业,信任都是非常影响服务体验的。
而车享家的希望,就是解决未来的汽车服务市场割裂现象,让用户体验能好一点、再好一点。
所以今年9月的时候,车享家发布了“新空间”战略,想要重新定义汽车后市场服务。两个月后的广州车展上,我们也终于有机会和张宇翔聊了聊,车享家到底未来会发生哪些变化,消费者能获得哪些前所未有的用车体验。
如果按照车享家渴望解决的消费痛点来看,他们未来或正在进行的革新,归根结底也是围绕着三大痛点。
其一,线上即线下。
按照张宇翔自己的话术,最近几天他一直在跟媒体“嘚瑟”车享家新上线的“APP预约服务”。过去我们洗车排队、维保排队,连“工位是不是有空?”“我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可能都不知道。但现在,只要通过车享家APP,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天、每分钟,哪家店有空。目前这个功能只在上海、广州、佛山上线,未来会推广到全国。
除此之外,今后的车享家APP会同步做到网点在线、工位在线、工时在线、商品在线、技师在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直接明白地看到自己的维保配件来源、服务工位、服务技师,完全透明。并且服务结束以后,我们还可以对员工服务做出评价、对维修实况进行录像查看。和滴滴类似,车享的员工收益也是和用户评价直接挂钩的,并且相关度很大。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消费者体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用户的投票来倒逼车享家整个服务过程和质量的提升。
其二,场景即服务。
在车享家看来,人们对服务的需求和渴望永远不是单一的,甚至有时候消费者有需求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时候就必须需要专业服务主动来告知。
张宇翔告诉我们未来的车享家场景服务将包括两大方面。
一个是基础用车服务。
他们发现在出行、节庆、假日、都市等六种场景里,消费者其实有着不同的车生活需求。比方说国庆人们都喜欢自驾出游,春节可能却干脆门都不出车子在家吃灰,这时候车享家就会针对不同时间,主动推送消费者需要的服务或者自己在家就力所能及的保养注意事项。
还有一年四季也不一样,比如夏天空调用得多,我们需要对空调的进气系统和空调的滤芯系统做更换,冬天太压低,轮胎和刹车片都需要及时检查。根据季节的转化,车享家也会推送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养护服务。
如果你生活在北方雾霾重灾区,冬天的空调滤芯更换可能又会变成当地车享家的重中之重。简而言之,车享家的未来服务,是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场景相机切换的。
另一个则是场景延伸,这就涉及到很多跨界服务。
不妨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我有辆老车,已经修了几十次,最后一次去修的时候我想要干脆换掉它好了。这时候车享家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专业的检测服务,而且可以通过在线的竞价,帮我们把这个旧车卖出高价,同时还会通过车享为我们提供购买新车的服务,整个过程是无缝对接的。
或者我某次交通事故以后,交警拍完照认完责任,按照过去,我需要“定损-维修-理赔”,折腾上好几天。但是今后,这些服务车享家都可以代办,我只要去修车,这些都可以一次性完成。
还有出行服务,对于汽车维保来说,整个过程持续三四个小时都是常见的事儿,一般我们这时候都是把车送过去,自己先开溜一会儿再回来取。但有时外面突然下大雨了怎么办?我们可能叫车都叫不到。而车享家今后的设想是,当用户在预约服务时,车享家就会提前帮用户预约好送车完毕要出行时需要的车,从送车进店到取车这一全过程,我们其实都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出行。
其三,情感即连接。
小米在刚做小米手机系统(MIUI)时,雷军下达了一个指标:不花钱将MIUI做到100万用户。那一段时间,主管MIUI的负责人黎万强只能满世界泡论坛、找资深用户,工程师也要按时回复论坛上的帖子,雷军自己也会每天花一个小时回复微博上的评论。
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线下活动平台“同城会”,并且积极地与米粉交朋友——这是小米的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全员行为。所以后来MIUI用户很快到了100万,米粉对小米的参与度和忠诚度一直很高,直到现在小米的社群里都自觉活跃着大量深度米粉用户。
他们对于社群和用户情感的维护,是张宇翔非常欣赏的。
车享家未来想要打造的,也是这样一种“社群”理念。他们希望自己成为用户的邻居、用户的好朋友,建立一个组织或是用户群平时沟通、分享经验。然后做到哪怕是当曾经的用户打从门店前买菜经过时,员工都能秒认出然后热情地喊声“李阿姨您来啦”。
他们还想把门店打造成更具体验性的服务场所,比如里面放着沙发,有咖啡、图书、音乐、科技供大家体验,营造“家”的感觉,让人们等候爱车的过程不但不无聊、反而很享受。针对此,车享家已经开启了与其它领域领军企业的合作,目前正在洽谈中。
这是车享家在服务深度上的打造,也可以理解为,是种对消费者体验的一种情感赋能。只有情感联结起的服务,才是真正持续性的。
正因如此,当大量后市场电商随着新进入者越来越多、风口不断收紧而面临破产、关门的时候,车享家始终能大踏步地向前行进。
在易观大数据上,车享家目前在后市场领域的综合排名已经达到第二名。无论从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启动时长、活跃度、次月留存率、卸载率等哪一个角度来看,车享家的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始终比较高。
不久之后的12月1日,车享还将公开其B轮融资发布会,到那时,车享当前的投资人、合作伙伴也都会在现场揭晓,我们也会有更多的服务和用车体验,值得期待。
在一波接一波的后市场浪潮里,每天都在有老朋友倒下,也每天都在有新朋友新生。唯一不变的,是科技不断的更新与需求不断的升级,始终在路上。
未来的汽车后生活,必定是依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而不只是单纯冷冰冰的用户与门店交易角色。在如此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下,笑到最后的只可能是注重用户体验、持续颠覆、心向未来的互联企业。
但愿今后的车享,一定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