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发布图书馆信息,提供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7 小时前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7 小时前  
环球物理  ·  【物理科普】“薛定谔的猫”到底是什么? ·  21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德布罗意的惊人发现:相位一致原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面向未来的信息素养——学术启航必修课》慕课课程正式上线!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 公众号  ·  · 2024-11-05 16:28

正文

Future-Oriented Information literacy--a Compulsory Course for Academic Initiation


打开手机、电脑、Ipad

各种信息纷至沓来

真伪混杂

优劣难辨

付费墙无处不在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

重塑了整个知识生产的流程

信息安全与伦理问题日益凸显

也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

紧张的学习之际

您是否为完成课程作业在书山题海中默默求索?

艰辛的科研之路

您可曾遍历数据库、平台为创新的灵感

而午夜梦回、辗转反侧?

繁忙的教学之余

您是否为选择优质的教学素材、科研资料而充满困惑?

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

如何把握准确的方向而不迷失?


《面向未来的信息素养——学术启航必修课》

将为您揭开上述问题与困惑的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面向未来的信息素养——学术启航必修课》慕课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建设的《面向未来的信息素养——学术启航必修课》慕课于2024年10月21日正式面向全国大学生、研究生及广大学习者开放选课。该课程由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王琼研究馆员、副馆长李书宁研究馆员 主持建设 图书馆仝卫敏副研究馆员、高冉副研究馆员、韩丽副研究馆员、毛芸馆员、杨波副研究馆员、俞紫梅副研究馆员、张谦馆员共9位老师 参与授课。本课程,师资阵容强大、内容丰富多样,力图帮助广大学习者掌握并应用信息素养基本知识,培养综合利用信息创造新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已上线 学堂在线、学银在线 两大平台

欢迎大家选课学习!


面向未来的信息素养——学术启航必修课

01

一、 课程内容


学高方可为人师,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直接关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提升和国家的未来!本门课程主要面向未来教师——全国高校在读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群体,从教育教学实践与学习科研需求出发,探讨各类信息资源发现、获取、管理、评估与利用的技能与方法,能够让广大学习者,特别是一线中小学教师、高等院校在读师范生终身受益。

本门课程紧密围绕学习、科研、教学全流程的信息需求构建内容体系,主要包括:

① 介绍信息资源的类型、特点及获取方式,分别介绍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开放获取资源以及开放教育资源的利用,最后介绍信息资源选择与评价的基本原则,帮助学习者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中主动构建多元信息源,为己所用。

② 介绍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结合丰富的教育科学实践与研究案例,在真实的情境中讲解各类信息源的综合利用,体会检索方法与技巧。

③ 面向用户个性化需求,分别介绍原始信息源、数据获取与合理使用、晚清民国文献、专利与标准等特色专题文献信息的利用。

④ 结合数字时代学习、科研及教学特点,介绍参考文献管理工具及其使用、文献阅读方法、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及其使用,以及数据可视化分析,提高知识管理效率。

⑤ 介绍学术交流与成果发表的关键要点,包括如何选题、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写作与投稿发表,以及学术科研过程应当遵循的学术伦理,助力学习者合理利用信息、主动参与学术交流与对话。

02

二、课程特色


本课程基于多年线下教学实践,同时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已有信息素养慕课优点,立足学校的办学宗旨,主要特色如下:

首先,贯彻发展理念。 紧密联系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结合我国国情和师范教育发展现状,参考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2015年提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2018年推出的《原始信息源素养指南》等行业新标准,贯彻落实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21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等文件精神,在课程体系设计及内容讲授等环节予以体现。

其次,注重守正创新。 在线下课程的基础上,拓展原始信息源及其利用、晚清民国文献检索与利用、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综述与学术论文写作等新内容,帮助学习者构建丰富多元的信息资源获取途径、激发问题意识和学术创新能力。顺应大数据背景下学术科研新需求,增加数据获取与合理使用、数据可视化分析等。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对专利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讲授,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产权素养。

第三,凸显教育特色。 面向师范生及基础教育领域一线教师这一目标用户,设置情境化的内容体系。特别推介国内外优质开放教育资源,全部知识点的讲授强化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的研究课题及检索案例,促进教师群体教学实践和职业发展。


03

三、课程团队




王琼,管理学博士,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

向下滑动阅览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政府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在图书馆工作30余年,全面负责各项业务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实践经验。2002年作为主讲教师申请《文献检索与利用》课重新成为全校本科生公选课,参与主讲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专业课《图书馆实践研究》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用户研究、信息素养教育等。担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地区高校图工委副主任等职务。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等十余项,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外审专家。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论文《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信息素质调查与分析》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成果奖论文一等奖。参与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信息检索》1部。







李书宁,管理学博士,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

向下滑动阅览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分管馆内信息服务、学科服务、文献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兼任北京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副秘书长、BALIS联合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委员等。参与主讲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专业课《图书馆实践研究》《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等课程。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目前共发表论文、译文共13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共5部,先后被《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情报工作》《图书与情报》《图书馆论坛》等10余个核心期刊聘为外审专家。




仝卫敏,历史学博士,副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访问学者。

向下滑动阅览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部副主任。主要从事信息素养教育、咨询、学科服务等工作。曾主讲暑期硕士及研究生公选课《信息检索、分析与利用》等课程,目前主讲研究生方法课《人文社科信息资源检索与管理》。北京师范大学第16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研究生文科组三等奖。主持及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主持校级项目3项。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1部。





高冉,管理学硕士,副研究馆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访问学者。

向下滑动阅览

主要从事信息素养教育、咨询、学科服务等工作。先后主讲暑期硕士、研究生公选课《信息检索、分析及利用》及研究生方法课《人文社科信息资源检索与管理》、本科生公选课《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等,北京师范大学第15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研究生组二等奖、第17届青教赛本科生组三等奖。主持和参与校级及以上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教材1部。





韩丽,管理学硕士,副研究馆员。

向下滑动阅览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部主任,主要从事科技查新、信息计量、专利信息服务以及信息素养教育等工作。曾主讲本科生公选课《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暑期硕士《信息检索、分析与利用》、研究生方法课《理科学术信息检索与管理》,参与主讲政府管理学院《图书馆实践研究》等课程,北京师范大学第14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本科生文科组二等奖。主持和参与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黄如花教授主持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检索》第2版、第3版的编写工作。





杨波,理学博士,副研究馆员。

向下滑动阅览

主要从事信息素养系列讲座、学术素养训练营的组织与宣传、科技查新、学科服务等工作,曾主讲《数据获取与合理使用》《利用Endnote、Mendeley等管理参考文献》《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等讲座。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合作讲授研究生方法课《理科学术信息检索与管理》。





毛芸,管理学硕士,馆员。

向下滑动阅览

主要从事电子资源宣传与管理、信息素养专栏小图微课策划与组织、学科服务等工作,曾主讲本科生小学期《信息素质综合训练》及暑期硕士《信息检索、分析及利用》,参与讲授《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管理》等课程,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一等奖。目前主持讲授研究生方法课《理科学术信息检索与管理》。参与校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8篇。





俞紫梅,历史学博士,副研究馆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问学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