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欺上瞒下不知形成于何时代,至少现在不合时宜了,因为欺上者已经无意瞒下,只要把上面欺瞒好了,下面爱谁谁谁,还用得着瞒吗?
有微友在微信上爆料:说昨天(4.21)克强总理走访慰问山东师生,期间拉着一位女教师的手谈话,该女教师流着幸福的眼泪表示对学校对党和教育厅的安排非常满意,自己会发愤忘食、勤能补拙、孜孜不倦的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成为国家的栋梁,更好的回报社会回报党的关怀……此时电视旁的鲁能球迷不由得笑出了声音,他们早就认出这位女教师竟然是济南市公安局治安大队三大队队长唐敏……
是不是唐敏,唐敏及其熟人们肯定会知道。记得前几年还有一个克强总理视察市场的段子,看到新鲜猪肉想买点,最后把卖肉的逼急了,说:“反正就是没法卖给你,我是武警装扮的卖肉的,不会卖!”
如果济南领导真想欺上瞒下,肯定会找一个出镜率低的熟人少的,比如国安人员、外地干警什么的,而不是让和群众见面多的治安警花出面,再者我们的山东大学就挑选不出一个政治可靠的真教师来吗?估计有司根本不想去费那事,只要能把领导糊弄过去就行了。想来我们这位警花没少被组织信任充当各类群众,她大概某表演系高材生考入警察队伍的。
所以说,欺上瞒下那是在过去,现在是只欺上不瞒下,欺上是出于需要,让上级满意,让上级舒服。之所以不瞒下,一是根本不在乎下面的反映,下面高兴与否对于这个中间层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二是下面这个群体太庞杂了,根本没法瞒,也就不去瞒了。之所以需要继续欺上,一是自然有好处,可以获得上级的表扬、认可、赞同、奖励、提拔,还可以蒙混遮藏一些不好的事实。二是领导也需要。当下带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下访的不多了,中间明白导演到位,出出镜头,粉饰太平,你弄真人真事来麻烦领导,让领导怎么表态?所以,为上者也就乐的揣着明白当糊涂了。真闹出乌龙,那都是下面(中间层)在搞怪,借机掀起问责追究风暴,又是出镜头的新闻,何乐而不为呢!
最近,中央领导频频下基层,但愿不要再出这样的段子和新闻。最好还是像毛泽东他老人家那样,开专列悄悄出行,随个人心思停车走访,就看原汁原味的东西,听实实在在的汇报,让想欺上瞒下者根本没有机会和时间。
治国理政是政治家和官员们的事,化妆演戏是演员戏子们的事,各级官员别自甘堕落,把自己弄得像戏子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