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煮酒论史
「掌上历史」团队和天涯等煮酒论史论坛主创者原创出品,打造第一历史自媒体。围炉话知己,煮酒论英雄。让我们一起仗剑古今、纵横历史、快意江湖!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煮酒论史

一位抗清英雄悲凉过世,留下“武器”终令清朝灭亡

煮酒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2-20 17:53

正文


1692年2月18日,湖南湘西草堂一位病故的老人,他走得非常孤独,孤独到那已经是剃发易服好多年的满清,他依然是一副汉族的衣冠头饰,尸骸下葬时,墓志铭更极尽凄凉: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就是在这孤孤单单里,走完最后人生路。

可就是这个孤独的老头,在二百五十年后,却给中国闹出了大动静,他遗留下的一样“法宝”,仿佛一桶滚热的油,在华夏大地上,掀起此起彼伏的革命烈火,那个他一生不肯承认,且最终落后挨打的满清王朝,终于在这滚滚洪流里灭亡。而以诸多那个年代的风云人物们的共识说:这个时刻病故的老先生,就是二百多年后选择战斗的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这位神奇老人,正是明末清初杰出抗清老英雄,亦是中国思想史上重量级的巨匠:王夫之。



作为一位毕生忠诚于大汉民族的遗民,与好些明末学问家的富庶显贵出身不同,王夫之不但草根,而且还受够了晚明王朝的刁难,生在衡阳的书香门第家庭,虽说家境不太富裕,却自幼遗传了父亲刚烈正直的品格。


但他碰上的,却是一个越发不正经的明王朝,父亲王朝聘原本在国子监读书,就因拒绝官员索贿,竟就此断送晋升之路。这事都要索贿?明朝的腐败,已到骨头里。

生活在明朝行将就木的年头,又是刚正脾气,王夫之当然屡屡碰壁,特别是科举考试,历经了种种黑幕,但和早已看开科举黑暗的顾炎武不同,王夫之却倔强的很,哪怕朝廷再黑暗,也一定要走这条路,以他诗文里的话说,明知道黑暗,却也要闯进去,要以一己之力匡正士风。


于是,在经过了多少次落榜磨难后,崇祯十五年,王夫之总算中了举,可当他憋足力气,打算朝着进士冲击时,却再也冲不动了:第二年张献忠攻克了蕲州,北上京城考试的路断了,再等一届?接下来崇祯都上吊了,没法等!

大明亡国的灾难,就这样骤然袭来!更可怕的是,如果仅仅是民变导致的改朝换代倒也罢了,随后满清入关,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是汉族政权和文化的空前危机。

这场灾难到来时,王夫之二十五岁,换到今天,也就是个刚走上社会没两年的小年轻,虽然无比悲愤,却也十分迷茫,最初的两年,主要就是逃难和写诗,听说乱兵打来就避难,听说皇帝殉国了,就悲愤写诗悼念,就这样连悼念带逃跑,逃到二十八岁,大难也临头了:


清军攻破衡州,没来得及逃掉的王夫之一家人,父亲叔父叔母尽数遇难。擦干眼泪的王夫之,终于做出了决定:不能这么逃了!抗清去!

这位曾经迷茫的书生,经过这场家变后,终于变身成坚强的战士,先和朋友在湖南起兵,然后加入了永历政权,从此开始为抗清奔走,他曾经和诸多南明大臣一起战斗,也曾经在军营里奔波,甚至历经了桂林等多地保卫战,除了打仗,他也没有放下笔,很多南明王朝的历史真相,都在他的书中有完整的记录,那虽然悲情失败,却始终不屈不挠抵抗的南明历史,因为他,才不曾被满清的御用文人们抹黑。

但比起这些来,他的军事水平,确实只是一般,好多场战争里,他只是一个见证者,比起同样投身抗清战争里的顾炎武,他的武艺水平更是差得多,所以虽然他一直坚持,可是短短几年间,南明永历政权还是在不断的失败,王夫之也不断被通缉,甚至一度进入瑶族聚居村落避难。颠沛流离的艰辛,多年尽尝。

而在康熙元年,当永历皇帝殉国的消息传来时,深感希望破灭的王夫之悲愤难忍,留下了诸多诗篇。他没有能力去挽救最后的汉人王朝,没能阻挡满清对汉族传统文化的迫害,但从此之后,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坚持!

他开始隐居在湘西草堂,埋头于学问之中,这位科举的多年失败者,矢志不移的抗清志士,终于找到了他最佳的发力方向:哲学。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重新反思了明朝灭亡的教训,正因他出身坎坷,所以也看到了许多明朝遗民们看不到的明朝真相,那隐藏在明朝末年繁华背后的种种丑恶,他比好些人都看的精。



因为看的精,所以他写了下来,晚年找到了独特的思考角度,竟提出了一个离经叛道的思想:君主专制。在他看来,明朝的灭亡,就是君主极度专制的苦果,而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要从否定君权开始。他把这所有思想,凝合在一件他六十九岁起开始打造的宝物上:读通鉴论。

这部六十万字的心血巨著,王夫之一直写到生命最后时刻,终于在临终之前定稿,里面包括了对中国历代教训的反思,更有对未来中国政治文明走向的预言,其中一句石破天惊的呼喊,更是在二百多年后,震惊了丧权辱国中苦苦思考的清朝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在王夫之过世二百多年后,他的思想学说,已在清末洋务运动后的新一代学者中广为流传,甚至激励了无数人的战斗人生,就连维新派的谭嗣同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许多革命派的志士们,更是读着他的书,踏上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路。清末风起云涌的革命烈火中,那些义无反顾的革命者,几乎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清朝灭亡,这件中华近代自强路里的惊天变革,以国学大师章太炎的评价说:船山(王夫之)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

 能有此价值,这位一生抗清的老英雄,当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