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史砍柴
纵横古今,出入文史。十年砍柴,只做原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留下巨额财富,他走了 ·  3 天前  
舰大官人  ·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啊!Remember: ... ·  4 天前  
群学书院  ·  研学招募 | ... ·  4 天前  
餐企老板内参  ·  集体“反内卷”!餐饮人开始走上新道路 ·  5 天前  
混知  ·  耳机戴久了,真的会聋吗?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史砍柴

为什么无人同情叶继欢? 市民社会无侠盗

文史砍柴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4-22 08:42

正文

▲一代贼王临死前被全副武装的警察押往医院治疗


【本文首发在UC头条,被一个小号马上抄袭发在微信公号上,我就无法再打“原创”标了,而且没法投诉他侵犯我的著作权!】


本月19日凌晨,犯下多宗罪案的悍匪叶继欢因病去世,终年56岁。此前他在香港赤柱监狱服刑。


叶继欢何许人也?今天一些年轻的朋友恐怕不甚了了。但对我这样70、80年代出生的中年人而言,他和香港另一位悍匪张子强可是大名贯耳。在我们的青少年时代,香港的《古惑仔》系列电影影响着一代大陆青少年,《古惑仔》等香港黑道电影中的巨盗悍匪,就是现实中的叶继欢和其同道。


叶继欢是广东海丰人,1961年出生,17岁偷渡到香港。他逃港时大约在1978年左右,正处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前夜。1984年出道不久的他便名震江湖,这年10月,叶继欢短短20日内在香港合伙持械抢劫多间珠宝店,之后被捕,被判监禁16年。


1989年8月4日,叶继欢在赤柱监狱服刑期间,对看守假装肚子痛,被押往玛丽医院检查,检查期间他称要上厕所解手。叶在厕所找到两个玻璃瓶,打破其一作武器,然后手持打碎的玻璃瓶威胁押送的狱警,并冲出医院大门。正好一辆客货车停在医院门口,他登车挟持司机及其6岁儿子,胁迫司机开车载他离去,途中又逼迫司机把衣服及球鞋脱下让他换上,然后下车转乘巴士逃逸。


这一情节在1996年被拍成电影《悍匪》,电影讲述了黑道老大陈星(任达华饰演),被警方拘捕。为了逃避审判,他假装精神失常,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疗,在医院,他的手下阿和(张耀扬)、阿良(魏骏杰)和阿克前来营救,陈星顺利逃脱。去年上演的某部电影也以叶继欢为原型。


  ▲《悍匪》剧照


越狱后的叶继欢蛰伏了一段时间,从1991年开始,又重出江湖,连环打劫观塘物华街五间金铺、深水埗两间金铺、旺角弥敦道金铺。在抢劫物华街五间金铺的时候,叶继欢及其同伙只是用了十分钟时间,平均两分钟打劫一家金铺。香港警方曾将叶继欢列为头号通缉犯,悬红一百万港元通缉他。在1993年打劫旺角弥敦道金铺的时候,他在繁华的街道上举起AK-47步枪亲自把风,这个场面被一位市民拍摄下来,在香港电视的新闻中被播放。这一场景让他出尽风头,更是声名大噪。


得手后叶逃出了香港,1996年叶与两名同党携大批枪械与炸药潜逃回港时,在西环登岸与巡警爆发枪战,叶下半身中枪而被捕,并从此半身不遂。1997年叶被判监41年3个月,1999年上诉庭改判36年零3个月。自此叶一直被囚于赤柱监狱。


出身于1955年的张子强是广西玉林人(玉林属于粤语区),4岁时随父母来到香港(此时大陆正值“大跃进”)。张子强后来在大陆被抓获并在1998年依照大陆法律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而在香港落网的叶继欢要运气好一些,在囚牢了多活了若许年。


对照叶继欢、张子强两大悍匪的履历,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逃港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近百万内地居民出于种种原因从广东偷渡到香港。


张子强的父亲是两手空空随当时的“逃港潮”逃到香港的。到香港后为了全家糊口,凭着在家乡对中草药的一点知识,在香港油麻地的庙街开了一个小小的“凉茶铺”,维持生计。



▲ 叶继欢持枪抢劫被市民拍摄的镜头


油麻地鱼龙混杂,时有黑道火拼。在这样一个外界环境和家庭经济环境下长大的张子强。从小无心向学,后来步入黑道亦是顺理成章的事。而1978年偷渡到香港的叶继欢已经17岁了,无一技之长的他怎么在香港立足?年轻而胆大心狠的他,也就成为黑道的生力军了。


分析二位悍匪的人生履历和历史背景,并非是同情他俩,而是只想提醒,在大历史的风波里,这样的悍匪也只是随波逐流的小人物。1949年后从大陆逃到香港的百万人群中,固然后来涌现了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期货教父”刘梦熊等人。不仅如此,还有著名作家倪匡、“乐坛教父”罗文、“金牌编剧”梁立人等香港文化精英。但逃港者来到人地生疏的香港,穷苦人家的孩子做出叶继欢、张子强那样的选择,所谓“饥饿起盗心”,是千百年来社会的常态。


不过,与古代不一样的是,无论张子强还是叶继欢,他们生前死后,所做作为几乎得不到公众的同情,对他们抢劫、越狱、绑架等行为,媒体和公众固然有猎奇的心态来报道和欣赏,但也说不上钦佩。



▲ 电影中再现了叶继欢街头持枪的一幕


如果在古代会怎样?这样的悍匪在百姓口口相传中,很可能成为“侠盗”。在古代的英国,有侠盗罗宾汉的传奇。在中国历朝历代,“侠盗”“义贼”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这些“侠盗”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武艺高强,胆子大,痛恨有钱人为富不仁,于是偷盗或抢劫富人的财物,而对穷人有同情心,经常用抢来的财物来周济穷苦人家。这样的“侠盗”做大了,聚集在一起,会打出“替天行道”的政治性口号来吸引穷苦百姓。《水浒传》描写的就是一群“侠盗”聚集在一起做大买卖的故事。最开始他们各自做自己的营生,后来几个人合伙抢了“生辰纲”,在朝廷的追捕下就逃到梁山水泊,不断壮大队伍。


其实,“侠盗”在历史上不是说没有,但其光辉形象,多半是百姓在传播中添油加醋而成的。以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声名显赫的“盗侠”燕子李三为例:真实的燕子李三和传说的燕子李三,其行为大相庭径。


史学界公认的燕子李三名叫李景华,1895年生于河北涿州,幼时随叔父流落到沧州。沧州人尚武,他也跟着拜师习武,练得一身好轻功。李景华在当地偷窃过几家豪门,为了逃避追捕,隐姓埋名去了少林寺。从少林寺出来后,李景华流窜到北京和天津一带活动。


李景华作案有两个特点:一是专偷大户人家,不骚扰贫苦百姓;二是作案后总要留点痕迹,把一只用白纸叠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或留下写有“燕子李三”字样的纸条,以示明人不做暗事。“燕子李三”的绰号由此得来。


燕子李三偷盗的都是豪门,就连当时临时执政段祺瑞的宅第、国务总理潘复以及大军阀张宗昌、褚玉璞等人的财物,他都偷盗过。其所偷财物有时会分给穷人,但绝大部分被他吃喝嫖赌吸大烟挥霍掉了。——也就是说,他接济穷人只是偶尔为之,偷来的财物主要为自己享受。


1934年,燕子李三被捕,1935年1月,北平地方法院审理“燕子李三”盗窃一案以“强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李景华在上诉期间,于1936年1月9日,因长期吸食鸦片造成的肺痨发作而病死在北平看守所,时年40岁。


但民间传说中的“燕子李三”的形象要高大得多,后世以他为题材创作的评书、戏曲、电视连续剧不少。被艺术化的“燕子李三”更是一个义薄云天的“侠盗”。


▲ 燕子李三的艺术形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呢?我认为还是由社会形态决定的。前现代的中国是农业社会,整个社会贫富悬殊甚大,大多数是穷人,殷实大户处在金字塔尖上。而铤而走险的盗贼或土匪,抢劫穷人没什么收益,当然只能去抢劫富户。而多数穷人对盗匪偷盗、抢劫富户的钱财的行为,不但不痛恨,甚至会觉得很爽!如果盗贼或土匪能分出一点钱财来接济几个穷人,那这种事必定会被夸大,此类匪贼的形象简直可与梁山好汉媲美了。


而在香港这样的城市,社会已然步入工商业时代,中产阶级是社会的主流,富豪是少数,赤贫也是少数。如此,像叶继欢、张子强这样的悍匪便失去了同情他们的社会基础。这些悍匪不但可能抢劫、绑架李嘉诚这样的大富豪,同样可以抢劫由小资本家开设的金店,他们的团伙也难保不会随机打劫走在街上的白领。也就是说,整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可能感受到他们的危险,他们对整个社会的破坏。也由于香港这样的发达城市,对贫困人群有一套政府主导的救助体系,悍匪没有标榜“劫富济贫”来改善公众形象的空间了。


时易世变,当市民社会代替因贫富悬殊而产生的江湖,那么叶继欢这样的悍匪、贼王,其公共形象只能是纯粹的“匪”与“贼”,而难以和“侠”沾边。虽然如此,我以为我们还是不能忘却这样的历史背景:叶继欢和张子强是逃港者。

【本文首发UC大鱼号】




苹果手机的朋友如果要打赏,只能识别下面的二维码支付了))


往期精彩文章


现实中的达康书记仕途如何?以山西耿彦波为例

碑帖背后大历史|郴州三绝碑,见证米芾的狂傲与真情

读史阅世|古代钦差:皇帝恐吓官员工具

曾忆西湖游:谁与沧波共白头

贾府扫黄风暴的结局:群众斗群众,自家人做了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