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十三
配图:插画师Genevieve Godbout 作品
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孩子的喜怒是无常的,更是单纯的,父母的善意引导,会影响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曾经听一位记者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
一次,他去采访一位二孩妈妈。这位妈妈的大女儿三岁半,小女儿还不到1岁。朋友问姐姐:“你喜欢妹妹吗?”“不喜欢!”连续问了三次,都是这个答案。妈妈于是用棒棒糖哄姐姐,再问时,姐姐就改口成:喜欢。然而,下一个瞬间,姐姐就用棒棒糖狠狠地敲了一下妹妹的头,妹妹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做呢?责备姐姐?安抚妹妹?其实,妈妈最应该做的反而是拥抱姐姐。
想知道原因?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闺蜜圆圆自从生了二胎,就成功晋升为炫娃狂魔。
她的朋友圈成为二宝的成长展示PPT:
二宝会抬头了,二宝笑了,
二宝噘嘴卖萌了,二宝游泳减肥了。
大家都感受的到了这个新生命的降临,
让圆圆的幸福开出花来。
在二宝满一周岁的时候,
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圆圆家里做客,
客厅里坐满了人。
二宝刚刚睡醒,迷迷糊糊地吃着手指看着周遭,
这萌萌的画风逗笑了所有人。
“二宝长得真漂亮!”
“二宝真聪明!”
“二宝的眼睛像妈妈,真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称赞声此起彼伏,而这时大宝从房间中出来,
手里拿着童话书,想让圆圆给他讲故事。
圆圆有些为难,一只手抱着二宝,
一只手拍拍大宝的后背:
“今天是妹妹的生日,妈妈需要招待叔叔阿姨,
你先回房间自己玩一会儿吧。”
大宝撅起嘴表示抗议,
想爆发的势头很快就被圆圆凌厉的眼神制止了。
大宝抱着童话书回到房间,
一个小插曲来得快去得快,
客厅很快恢复了热闹的氛围。
我推开房间门,正看到大宝正坐在桌子前哭,
那一刻,真的很心疼他。
我走上前安慰这个偷偷抹泪的孩子,
问他想听哪个故事我给他讲,但是大宝边哭边摇头。
我心中明白,他不是真的想听故事,
刚刚那个小插曲更像是他的试探,
看自己和妹妹谁更受妈妈宠爱。
而大宝认为,他输了。
大宝生闷气,圆圆也表示很无奈。
她说在二宝出生之前,大宝明明很兴奋,
但是等到妹妹真的降临后,大宝还是不开心了。
二宝出生后,圆圆觉得分身乏术,
就让婆婆照顾着大宝。
可是大宝经常晚上敲房间门,
挂着眼泪和鼻涕表示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
圆圆和丈夫也明白大宝有心理落差,
所以也想着一碗水端平,
既然不能给大宝充足的时间,
那就给他多买些东西来弥补,
但大宝的脾气反而越来越大了。
二宝只要一动大宝的东西,大宝的反应就很暴躁。
两位宝贝打开嗓门一起哭,是家中的常态。
圆圆最近还发现,只有4岁的大宝,
居然学会偷偷掐二宝的胳膊。
这让她细思极恐,
也对平衡这两个小祖宗之间的关系慌了神儿。
可能一些宝妈也和圆圆有一样的烦恼,
明明是想给老大找个伴,
但老大对二胎的排斥让人心忧。
这种情况也让想生二胎的家长们变得迟疑,
生怕孩子不能接受弟弟妹妹,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成人在接受新事物时都需要有一个过程,
更别说是孩子了,本来享受100%关注度的老大,
被家中的二胎分走了宠爱,
心中有落差是非常正常的。
孩子经历这个不适应期,
会出现一些不情愿或者反抗等情绪,
心理学指出,儿童不能自发获得心理慰藉,
需要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
宝妈们一定也明白均衡孩子关系的重要性,
却往往不知如何入手。
想要权衡好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难,
你需要给予大宝们最需要的东西——安全感。
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
他只为接受一切爱意而敞开。”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父母的爱意去换取安全感,
所以你一定要坚定地告诉孩子,你有多爱他。
不断地告诉老大:
“你是独一无二的小孩,爸爸妈妈非常爱你。”
这句“告白”的重点除了包括“爱”,
还包括“独一无二”。
这会让孩子知道,即使周遭发生变化,
他也依旧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小孩,
爸爸妈妈依旧还会爱他。
如果老大有不满:“你和爸爸有了弟弟,
你们没有原来那么爱我了。”
那你一定要非常坚定地看着他,再次趁机告白:
“我和爸爸还像从前那般爱你,
有了弟弟,这说明这世上多了一个爱你的人。”
如果老大跑过来试探性地说:
“我哭的时候,扔玩具的时候你还会爱我吗?”
你也要笑着对老大说:“妈妈永远爱你!”
千万不要随口说出“妈妈只喜欢懂事的宝宝,
你要是哭闹,妈妈就不爱你了。”
这种爱意模棱两可的话语,
很容易让小孩子胡思乱想。
在圆圆的事例中,
在周围所有人都只夸奖二宝的时候,
妈妈可以加一句:
“大宝和二宝一样好看,两个孩子都很聪明的。”
或者是“二宝的五官像我,
大宝更像他爸爸多一点。”
把充满爱意的语言覆盖到日常生活中,
这将给孩子带来源源不断的安全感。
如果对两个孩子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时间平均,
还是有些不现实的,
但是家长们需要做到质量的平均。
宝妈和宝爸们可以交替工作,
每天留出和老大单独相处的时间。
例如宝妈可以抽出15~30分钟的时间,
用来和老大进行亲子共处。
这个过程中,可以和老大一起读睡前故事,
一起玩亲子游戏,要注意,
这个时间段绝对不能三心二意,
不要在与老大相处的过程中总是提起老二,
也不要总是起身中途离开。
这个时间段,是独属于老大的。
当然,宝妈们肯定会有身心俱疲的时候,
如果实在没有多余的心力
去和老大进行睡前共读或做游戏,
这时候,也可以选择搂着老大躺一会,
和他聊一聊,耐心回答他那些天马行空的问题,
甚至是两个人一起自拍,
都会让他感到你对他的在意。
圆圆在朋友圈只发二宝动态的行为,
其实就是相处质量的失调,
把高质量的单独相处留一部分给老大,
可以填补时间上的差别,权衡好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亲子相处中,有一种最为快捷的亲近相处,
那就是皮肤接触。
科学研究表明,母亲的拥抱、亲吻、贴脸、
握手更能让孩子体验到温暖、愉快和欣慰的感觉。
在日常的相处中,多多拥抱老大,
并时常给他一个吻,
这些都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幸福指数与安全指数。
许多宝妈在刚刚生完老二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
会选择让老大与爷爷奶奶一起睡。这会让老大觉得,
一有弟弟妹妹,自己的生活立刻就有不同。
这种行为十分不利于老大度过心理适应期,
会让他逐渐生出落差感。
其实在二胎满1岁之前,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这时候父母可以选择先和老大睡,
让老二和爷爷奶奶睡。
你要让老大知道,即使有了弟弟妹妹,
好像生活也并没有什么改变,
爸爸妈妈依然还像从前那般爱自己。
渐渐地,老大会慢慢适应有弟弟妹妹这个事实,
那时候再与父母分床,接受度会更高一些。
另外,如果老大和老二有了纠纷,
不要立刻就把责任都推在老大身上,
更不要总用,“因为他小,因为你大”,
而让老大做出让步,
让老大学会分担和分享没有错,
但是不要让老大觉得这是被迫的。
在面对孩子是非争议上,家长不要直接做决定,
而应让孩子自己去经历,
然后再从侧面输出道德教育。
比如当老大和老二争夺玩具时,
妈妈们不要扮演绝对的上帝角色,
老二过来找你“主持公道”时,你可以告诉他:
“你需要征询哥哥的同意,
看看他能不能把玩具借给你。”
如果老大占有欲太强,
你可以侧面对老大进行分享的教育,
让他发现主动分享一起玩,是可以带来幸福感的。
孩子们有自己的权衡和体验模式,
你需要引导,而不是做决定。
宝妈还可以让老大介入到老二的养育中,
让他帮忙递尿布、扶奶瓶。当老二长大一些的时候,
让老大作为老二的学习楷模,
比如吃饭时你可以说:
“哥哥吃饭从来就不挑食,弟弟要向哥哥学习。”
这时候老大心目中就会自动生出责任感,
他将不会把这个弟弟或妹妹当成争宠的对手,
而是一个需要照顾的小人儿。
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曾经说过,
“孩子的喜怒是无常的,更是单纯的,
父母的善意引导,会影响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二胎家庭中孩子之间能否建立良性的关系,
全看父母的言传身教。
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得更好。
*作者:王十三,职业撰稿人,国内外多家两性品牌签约作家,亲子情感专栏作家。对于父母和孩子而言,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值得研究与共勉。本文转载于“凯叔讲故事”,微信公众号:kaishujianggushi,600万孩子的哄睡神器,爸妈的育儿宝典,转载已获授权。
有二胎的妈妈和其他妈妈不同,
孩子之间的心里变化更需要妈妈去关注。
关注慈怀妈妈
孩子的心灵
是只为接受一切的爱意而敞开的
↓↓↓↓↓↓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慈怀妈妈
点击“微课”,收听慈怀课堂的线上微课。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慈怀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