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芝华数据
芝华数据 - 国内首家专注大数据在金融衍生品市场应用的新型TMT项目。依托创始人国外金融数据背景,以独家自采数据为核心,通过推动大宗商品衍生品上市,助力传统行业实现资产证券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物理动图】13个炫酷物理实验动图,太神奇了 ·  4 小时前  
环球物理  ·  【物理试题】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 ... ·  4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ma**ara同款】王炸大衣限时返场!卖一 ... ·  23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比尔盖茨申请到哈佛,竟然全是靠“演技”? ·  昨天  
环球物理  ·  【思维导图】九年级物理全册最全思维导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芝华数据

【卓创精选】不平凡的四季度 生猪行业解析

芝华数据  · 公众号  ·  · 2020-01-02 17:11

正文

一、生猪行情如过山车,养殖盈利现峰值
【导语】 2019年四季度临近尾声,生猪价格整体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而在这个阶段,生猪市场出现了诸多突发因素,如政策、疫情等方面的原因,市场行情波动幅度较大。
1. 四季度猪价走势“突出”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2019年四季度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36.11元/公斤,环比上涨12.40元/公斤,涨幅52.31%; 同比涨幅165.76%。 四季度整体价格均高于前三季度。
2019年9月生猪价格在多方政策的影响下整体稳定。 来到10月,储备肉等稳价措施未延续,加之生猪供应量持续紧张,多地市场冲破压制,猪价出现一波直线上涨的走势。 截至10月末,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涨至41.96元/公斤,月内累计上涨12.50元/公斤,涨幅42.43%。
11月生猪价格未如业内预期一般朝着更高的价格发展,反而出现快速下滑的现象。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11月外三元出栏均价累计下滑9.68元/公斤,降幅23.07%。 造成该情况的原因如下: 首先,国家对企业冻品库存进行检查,许多屠宰企业为规避风险而选择大量出库,一时间冻肉充斥市场。 其次,部分地方投放储备肉,增加了冻品占比。 第三点,东北等北方地区再次出现疫情,生猪出栏速度加快,猪源充足。
12月则出现前期涨跌幅度稍大后期微幅调整的局面。 12日、19日、23日及27日陆续投放中央储备冻肉共14万吨,且冻肉到港后积压囤货现象明显,12月鲜肉走货受到冲击。
2. 上游饲料价格震荡下滑
根据卓创资讯自主统计的数据来看,四季度饲料价格整体下滑,生猪饲料均价2235.90元/吨,较三季度下滑1.24%,较同期回落5.82%。 玉米新粮上市、豆粕麸皮需求量不佳等因素促使生猪饲料成本下滑。 而饲料价格的下降则为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值带来了提升空间。
注: 生猪饲料价格是根据玉米、豆粕、麸皮及小料价格按照相应权重计算得出。
3. 自繁自养盈利现峰值
根据上文可知,猪价不断升高、饲料价格持续回落,这为生猪自繁自养盈利空间的增长带来了双重利好作用。
根据卓创数据统计,四季度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均值2517.00元/头,环比上涨119.08%,同比增长5474.33%。 其中,10月出现近五年来的最高值,为3155.92元/头。 此后虽有回落现象,但整体仍保持在2000.00元/头以上。 国内高价区生猪自繁自养头均盈利可达3500元以上。
二、旺季不旺,生猪屠宰开工率不及预期
【导语】 在猪价不断冲高的情况下,肉价随之上扬。 但在低廉冻肉的冲击下,鲜品猪肉的走货情况显得有些艰难。 12月更是出现旺季不旺的情况,猪肉走货速度缓慢。
1. 白条猪肉价格与猪肉价格走势相近
从图1可以看到,2019年四季度2-3cm膘厚瘦肉型白条猪肉价格呈先涨后降再趋稳的走势,与猪价走势十分相近。 在十一过后,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带动肉价上调,均价从34.00元/公斤左右一路涨至55.00元/公斤。 在此过程中,生猪需求量始终未见明显提升,价格变动主要依靠猪价带动。
在11月下滑过后,12月猪肉均价走势跌后微幅反弹,整体调整幅度有限,均价44.29元/公斤,仍属于近年来的高位。
2. 生猪屠宰企业开工率不及预期
从图2可以看出,2019年四季度生猪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与2018年相比有较大差距。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2019年四季度生猪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19.17%,环比下降9.5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7.16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高位运行是造成生猪屠宰量下滑的首要原因。 猪肉价格过高影响消费者购买猪肉的意愿。 而与价格较低的冻肉相比,鲜销白条则更加不具备价格优势。 在10月末肉价涨至最高点后,生猪屠宰企业开工率亦降至2019年的最低点,仅14.17%。
虽开工率不断下滑,但业内仍将希望投注到12月。 然而12月开工率虽呈上涨态势,但涨速缓慢、幅度有限,12月开工水平由20.00%涨至25.00%左右,与往年同期的45.00%-50.00%不可同日而语。 腌腊备货不见往日的红火,传统消费旺季低调收场。

3. 屠宰毛利先降后回暖

在猪价肉价的共同作用下,生猪屠宰毛利呈现出先降后涨的态势,四季度均值1.01元/头,环比下降33.27元/头,同比下降92.19元/头。 其中最低值出现在11月8日,全国生猪屠宰毛利-26.39元/头; 最高值出现在12月27日,毛利值34.43元/头。
在10月行情大幅上涨过后,猪肉价格虽跟涨,但由于销量不理想,许多地区肉价涨势难以追平猪价涨势,屠宰毛利不断下滑。 而11月由于鲜品猪肉走货难度愈发增加,上旬中旬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的屠宰毛利均处于负值,也是近两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况。 12月受腌腊的提振,猪肉走货情况较前两个月好转,屠宰毛利由负转正,并逐步升至34.43元/头。
三、“金猪年”收尾,2020希望与挑战并存
【导语】 2019年已结束,变化多端的行情与影响因素为生猪行业注入了新的可能与机遇。
1. 仔猪成交遇冷,市场交投滞缓
四季度仔猪价格冲高后缓慢下滑,均值1769.30元/头,环比涨幅74.28%,同比涨幅371.79%。
仔猪价格主要受生猪价格的支撑而上涨,市场对待仔猪补栏的态度仍然谨慎。 目前天气寒冷,正处在冬季疫病多发期,除猪感冒、腹泻等常规疾病外,对非洲猪瘟的担忧亦是影响养殖单位补栏仔猪的因素之一。 而频繁涨跌的价格及一轮又一轮的政策亦使得养殖户对后市行情的观望情绪加重,仔猪补栏积极性偏弱。 另外,前期去产能幅度较大,养殖场出售仔猪的意愿较低,多留作场内育肥自用。 在供需双方共同影响下,二次育肥的仔猪成交量低位运行。
2. 生猪存栏恢复仍需时日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调研显示,当前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量仍低位运行,产能恢复相对缓慢。 冬季生猪养殖风险偏大,产能恢复速度较缓慢,后备母猪补栏进度温和。 部分地区仍存在“商转母”现象,仔猪产仔情况相对较差,对生猪产能及存栏量的恢复亦带来一定难度。
3. 不确定因素仍多,机遇与挑战并存
整体来看,2020年生猪市场供需仍将处在两低局面,由于生猪养殖周期较长,2020年生猪产能恢复的速度有限,生猪价格或处在较高的位置,于养殖单位而言仍属于利好面。
除供需外,生猪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在产能恢复缓慢的情况下,为保证猪肉供应及价格不过快上涨,进口猪肉的数量有继续增加的可能。 此外,放储、促进生猪生产等稳价措施亦或陆续出台,对稳定猪价及肉价有一定作用。
非洲猪瘟在业内产生的影响较大,下表为农业部公布的自2018年8月首例非洲猪瘟以来的非洲猪瘟疫情数量。
目前我国尚没有批准上市的非洲猪瘟商品化疫苗,养殖单位对待非洲猪瘟仍要保持警惕,对市面上及网络上宣传的诸多“非瘟特效药”要谨慎看待。 做好生物防控,对生猪运输车辆做好消毒工作。 在2020年大行情来临之际,“剩者为王”仍将是主题之一,要吃到好行情的红利,就必须打好防控非瘟这一仗。

卓创资讯公众号媒体合作

座机:0533-609519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