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日)下午
由香港、澳门、台湾40家媒体
组成的
“粤港澳媒体湾区行”
采访团
深入走访了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试验区
目前,
琶洲试验区
已吸引了腾讯、阿里巴巴、复星等
一大批龙头企业入驻
区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他们参观了什么?
又对什么最感兴趣?
走访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时,一本印有“海珠创新岛十八条”的本子引起了采访团关注。
广州市海珠区投资促进局投资促进科负责人冯莹莹表示,“海珠创新十八条”围绕创新企业奖、新兴产业奖、创新载体奖、创新平台奖、创新资本奖、创新人才奖六部分,将原有繁琐的产业政策体系精简为18条,建立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的扶持政策,力求
看得懂、记得住、易传播。
点击上图,一图读懂“创新岛十八条”
“新政策清晰易懂。”澳门日报记者方春城表示,不少澳门青年因信息不对称,往往无法充分掌握扶持政策的明细,错过了前往大湾区创业发展的大好机会。“‘海珠创新十八条’的出台使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政策做减法,服务做加法。“我们从不对企业说“NO”,任何问题都要做到24小时内回应。”冯莹莹说,目前海珠已建立了CSO首席服务官制度,即由专人专责跟进企业的困难与诉求,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
海珠区推出了专项申报APP和海珠区产业扶持政策申报服务平台,统一政策宣传、申报、受理、解答、兑现等全方位渠道,实行“一窗对外、一口受理、一键申报、网络流转、集成服务”的办理模式。
2月1日,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琶洲分中心正式加挂“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琶洲政务服务中心”牌子,将承接主要包括外商企业注册登记业务、涉税事项全国通办、人才绿卡、贸易通关等涉港澳业务,进一步吸引港澳企业和居民到琶洲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
粤港澳三地法律制度的差异,是不少企业的“心病”。对此,琶洲在全市率先成立服务民营企业粤港澳律师团,破解粤港澳三地制度不同、法律体系不同等难题,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高效优质法律服务。“明确了法律的红线,企业才能放开拳脚大力谋发展。”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琶洲已成为不少企业眼中的“香饽饽”。“琶洲总部大厦将于2019年竣工并相继投入使用。”唯品会公关总监宋菁表示,琶洲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之一,区位优势突出,交通网络发达,规划地铁8条、城轨2条,“这让不少企业动了心”。
唯品会琶洲总部大厦效果图
目前,琶洲已引入腾讯、阿里巴巴、唯品会、复星、小米、科大讯飞、树根互联等一大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龙头产业项目。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琶洲试验区每年新增加市场主体2000—3000家。截至2019年4月30日,琶洲地区已有市场主体11440户,其中企业9546户,企业占比达83.4%。
未来,琶洲将通过数字产业化,以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持续提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发展能级,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据悉,此次采访是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的系列活动,接下来,采访团将走访多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开展为期3天的大湾区联合采访活动。采访团将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文湾区建设等方面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