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
脐疗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皇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医学大家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
》一书中,也记载了脐疗法。
脐,中医称之为"神阙"。脐部的皮肤比较薄,神经及血管比较丰富,因此它有着比较强的吸收和传导能力,
稍加养护,就能调养全身,相当于做了一次全身的保健。
想想看,我们在母亲的子宫里的时候是
通过脐带吸收营养的,
所以它是一个很重要的经穴。
南怀瑾在他的著作《我说参同契》里也讲到:“
不要小看肚脐,它很会吸收的。
”
同时里面还提到了一个脐疗方子,因为简单好用、适用范围广,曾一度风靡台湾。也因此这个方子被冠以南师的名字,称作
南怀瑾肚脐贴。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放在肚脐就行了。
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
这个方子,
小萝妹
也很受用,发烧、感冒、喉咙痛等一些身体不适,都会马上贴一贴,见效很快!
市面上也有很多牌子的南怀瑾肚脐贴,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普通人很难鉴别。
小萝妹家中常备的这款蕲艾肚脐贴,
用料地道实在,已经用完几盒了,
实在是忍不住推荐给大家!
贴一晚,第二天身体舒坦
肚脐贴的使用方法很简单,每晚睡前把药丸放在肚脐上,用脐贴固定,次日起床取出。
刚开始建议连续使用3天,贴3天后休1天,这样坚持使用1个月。感觉身体明显改善后,可再持续1个月。
而且这个药丸全身都能贴,
对应身体的各个穴位,
哪里不舒服就贴哪里
。
发烧感冒
换季引起的感冒发烧贴这个肚脐丸,一晚见效!
前阵子同事的小孩发烧咳嗽,晚上睡觉前在
肚脐
以及
涌泉穴
各贴一粒肚脐贴。
整晚都睡得很踏实,没有踢被子,第二天早上烧已经退了,还精神饱满地上学去了。
脾胃虚寒
畏寒、消化不良、便秘、胀气、口干、舌苦、反酸这些都是脾胃虚寒的症状,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堆积起来使人十分不畅。
长期贴肚脐贴,可以促进肠道消化,加速体内毒素排出,养脾驱寒,使舌生津。
寒湿乏力
一般是湿气重引起的,严重的会觉得总是没有精神,大热天也会出虚汗,易水肿,面部油光,小肚子大。
坚持贴一段时间,会慢慢变得精神,面部不再苍白、暗哑,体健身轻。
痛经宫寒
女性常见的痛经、量少、宫寒,手脚冰冷,全身怕冷等。
因为底子寒,有些女生哪怕大夏天也会手脚冰冷。贴几个周期肚脐贴,冬天就不怕冷了。
失眠心悸
因心肾不交出现的心烦气躁,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眩晕等。
睡眠不好真的很影响一天的效率和心情,贴着肚脐贴睡觉,晚上睡得沉沉的,第二天早起来精神十足。
成分天然地道,只选最好
这款南怀瑾肚脐贴,虽然成分简单,但原料都是选自最好的产地,
不添加其他人工化学添加剂,保证纯天然。
蕲春艾绒
《
本草纲目
》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
回阳
、理气血、逐湿寒。
蕲春地处北纬30°,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艾草生长。这里的蕲艾叶大饱满,香气浓郁,有效药用成份
比普通艾草高15%以上。
莆田桂圆
桂圆是补益心脾的要药,《神农本草经》说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
选自莆田的桂圆,
素有
“兴化桂圆甲天下”
的美誉
。
新鲜采摘的桂圆肉经阳光生晒后,既养心血,又益气安神,特别
适合体质虚寒的人。
茂县花椒
花椒用作中药,有
温中行气、驱寒止痛
的功效。
李时珍说,能散寒除湿,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
汉源花椒色泽丹红,粒大油重,
唐朝时被列为贡品
,所以又称为“贡椒”。肚脐贴选用的花椒经过除杂除尘,自然晒干,每一颗都严格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