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头条  ·  马云频频现身,行业开始颤抖 ·  5 小时前  
调皮电商  ·  外卖困境的京东解法 ·  昨天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2024年中国新零售“百强榜”》候选名单发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资讯 | 住建部等四部委发文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应准确定位循序渐进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7-12-06 17:28

正文

针对特色小镇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概念不清、定位不准甚至存在房地产化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应当是发展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便捷高效、文化浓郁深厚、环境美丽宜人、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防止“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


内容来源:中国建设报、法制日报


文末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 《意见》全文


1、严控数量体现区域差异


《意见》提出,各地应 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数量要求和政绩考核,防止盲目发展、一哄而上。


坚持产业建镇 ,立足各地区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防止千镇一面和房地产化。


针对目前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意见》要求,提升特色小镇的服务功能、环境质量、文化内涵和发展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提高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防止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建设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推动多元化主体同心同向、共建共享, 发挥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搭建发展平台等作用,防止政府大包大揽和加剧债务风险


2、不能视其为行政建制镇


依据《意见》,各地区应准确理解特色小镇内涵特质, 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


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 ,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


各地区可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城融合,循序渐进发展“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等不同类型特色小镇;依托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培育发展卫星城,依托有特色资源的重点镇培育发展专业特色小城镇。


《意见》明确,要 科学把握浙江经验的可复制和不可复制内容,追求慢工出细活出精品,避免脱离实际照搬照抄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从实际出发,科学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布局,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避免盲目发展、过度追求数量目标和投资规模。


要立足区位条件,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筑,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防止内容重复、形态雷同、特色不鲜明和同质化竞争。


3、实行宽进严定动态淘汰


《意见》明确, 鼓励大中型企业独立或牵头打造特色小镇,培育特色小镇投资运营商,避免项目简单堆砌和碎片化开发 。发挥政府强化规划引导、营造制度环境、提供设施服务等作用,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要过度干预。 鼓励利用财政资金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发起特色小镇建设基金。


实行创建达标制度。 要求各地区要控制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数量,避免分解指标、层层加码。统一实行宽进严定、动态淘汰的创建达标制度,取消一次性命名制,避免各地区只管前期申报、不管后期发展。


同时 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控房地产化倾向 ,要科学论证企业创建特色小镇规划,对产业内容、盈利模式和后期运营方案进行重点把关,防范“假小镇真地产”项目。


4、用地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