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2020年净利预计减少超250亿元
下降超五成
1月29日,
中国石油
(
601857.SH
)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人民币250亿元到290亿元,同比下降55%到6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将减少人民币730亿元到770亿元,同比下降136%到144%。中国石油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油价断崖式下跌,2020年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下降35%左右;同时公司成品油销量大幅减少,汽油、柴油销量同比减少10%到20%。受油价大幅下降影响,中国石油按照会计准则计提了油气资产减值准备。
天齐锂业回复问询 不存在“忽悠式”定增
天齐锂业
1月29日晚回复了深交所《关注函》,公司表示,鉴于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董事会决议日距控股股东
天齐集团
最近减持公司股票之日(即2020年12月28日)的时间未超过六个月,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次发行已予以终止,控股股东减持后又承诺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未实质上构成短线交易。从资金方面看天齐集团认购天齐锂业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资金来源具备一定可行性,不存在“忽悠式”定增。深交所要求说明,控股股东减持后又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是否实质上构成短线交易,是否会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对此,天齐锂业表示,自收购SQM23.77%股权交易后,公司债务负担沉重,流动资金紧张,为确保天齐锂业稳定持续经营,天齐集团自2020年1月开始为上市公司提供流动资金等累计达到6.59亿元,2021年1月7日预披露的减持计划目的也主要是将持续为上市公司提供流动资金需求。
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
1月29日,
中国核电
(
601985.SH
)发布福清核电5号机组(华龙一号)具备商运条件的公告。福清核电5号机组已于2021年1月29日完成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具备商业运行条件。福清核电5号机组额定容量116.1万千瓦,系全球首台投入商业运行的采用华龙一号三代核电压水堆技术的机组,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运后,公司控股在运核电机组数增至23台,控股在运机组装机容量由2023万千瓦增至2139.1万千瓦。
海航集团启动破产重整
财新网1月29日报道,曾经的世界级买家
海航集团
在流动性危机演化为债务危机后,拉开了破产重整的帷幕。1月29日下午,海航集团官网发布消息称,收到海南省高级法院发出的《通知书》,“相关债权人因我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我集团破产重整”。这意味着在“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协助和指导下,一度拥有超1.2万亿元资产规模的海航集团风险处置实质性开启。2010年以来,海航集团一度是最激进的国际并购市场买家之一,根据财新确认的数字,其海外收购资产约在500亿美金以上,涉及飞机租赁、航空公司、机场、物流、酒店、商业、银行等诸多板块。截止2017年底其年报显示总资产1.23万亿元,总负债7400亿元,年度营收总额达到5870.99亿元。
客流量大减 京沪高铁2020年净利预减约七成
财新网1月29日报道,交通运输业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首家上市的高铁公司预计净利润大减。当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601816.SH
,下称
京沪高铁
)披露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1亿-33.94亿元,较上年同期净利润(重述数据,下同)减少67.25%-74.33%;预计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7亿-35.03亿元,同比减少68.34%-75.65%。京沪高铁称,业绩预减是因为受新冠疫情影响,旅客出行需求和意愿大幅降低,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1月29日收盘,京沪高铁报5.39元/股,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下跌0.19%。1月份,京沪高铁累计下跌近5%。
1月3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
发改委1月29日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1月2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75元和70元,折合92#汽油、0#柴油每升均上调约0.06元。截至目前,2021年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已经历1个调价窗口,国内汽、柴油零售限价每吨分别上调了185元和180元。
荣盛石化预计2020年度净利增长2倍以上
荣盛石化
(
002493.SZ
)公告,预计2020年全年净利润为71亿元-76亿元,同比增长221.72%-244.38%。荣盛石化称,报告期内公司同比业绩增长明显,主要系控股子公司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
紫金矿业预计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加约50%
紫金矿业
(
601899.SH
)1月29日晚间公告,预计2020年净利润为64.5亿元到66.5亿元,同比增加50.56%到55.23%。2020年,矿产金、矿产铜、矿产银、铁精矿销售价格同比上升,矿产锌、 矿产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当日紫金矿业还发布五年(2+3)规划和2030年发展目标纲要,根据规划,规划2021年、2022年、2025年矿产金分别为53-56、67-72、80-90吨;矿产铜分别为54-58、80-85、100-110万吨。
华能国际预计2020年净利增长163%到195%
1月29日
华能国际
(
600011.SH
)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5.6亿元到30.6亿元,同比增加163%到1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将增加31.8亿元到36.8亿元,同比增加408%到472%。华能国际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境内燃煤采购价格同比大幅下降,财务费用同比降低较多,以及新加坡大士项目扭亏等。但同时,公司境内售电量和平均结算电价同比下降,以及部分机组由于地区煤价预计上涨、需求不足、容量小竞争力不足等原因出现减值,拉低了公司的盈利增幅。
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向国家能源局反馈督察情况
1月29日国家能源局官微发布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国家能源局反馈督察情况。国家能源局称,在煤电项目布局中体现煤电基地建设导向不够,也未严格控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煤电新增产能,导致“该建的没建、不该建的建了”。九大煤电基地新规划建设的输电通道明确配套煤电规模约8800万千瓦,截至2020年8月底投产规模仅约4200万千瓦;而2017年至2020年下达给部分东部省份煤电投产指标,则远超地方规划。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中12省(市)煤电装机仍在增加。《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国家能源局工作推动不力,计划2018年出台的《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和运行专项治理方案》迄今仍未出台。一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仍建设自备电厂,不仅导致燃煤总量控制目标落空,而且显著加剧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此外,在可再生能源消纳方面也存在政策协调不力等问题,14条相关输电通道中2条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比例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