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互联网+教育”产业专业园区;“互联网+教育”助力创新创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封神》展现的是何种民族心理? ·  9 小时前  
中欧商业评论  ·  西门子管理学院:赋能员工成长,驱动企业战略落地 ·  15 小时前  
FT中文网  ·  “米莱经济学”能否破解“拉美陷阱”?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数智赋能资源融汇丨教育科技出版跨界合作,共建数字内容新生态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 公众号  ·  · 2024-05-30 16:32

正文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深化应用,数字教育内容与形式将发生哪些根本性变化?如何以科技赋能教育出版新质生产力,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内容生态?在5月28日举办的 “科技领势·资源融汇——数字教育内容生态共建合作大会” 上,教育科技领域、教育出版行业的领导专家,与提供优质数字内容服务的优秀企业代表们共聚一堂,探讨数字科技与教育内容深度融汇的创新模式,共议教育数字内容协同建设的创新生态。



本活动系2024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精彩活动之一,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指导,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九学王集团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研究员王宇航 主持论坛。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研究员 王宇航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党委书记、社长翟博 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塑造了强调开放、流动和个性化的智能时代知识观。在此背景下,数字教育内容的构建应采取反馈循环策略,结合用户反馈与数据分析,持续优化数字教育内容,确保其与时代同步,与学生的成长相协调。同时也要加强对版权保护的重视,保障高品质教育内容的源头活水,持续激发内容创作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党委书记、社长 翟博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赵伟鹏 在致辞中谈到,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依托的实际载体和有力抓手,智能终端发展要创新思路,拓展边界,与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科学管理服务体系。以高质量数字内容服务高效育人,突出实践育人,支撑公平育人。中心愿与教育科技创新企业一道,共同搭建基于“教育+科技”的理论与实践交流平台,为教育数字化的成功转型贡献科技服务力量。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 赵伟鹏

专家讲座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陈丽 阐述了高质量数字教育的新知识观和新课程形态。她指出,高质量的数字教育是与数字文明相适应的教育,推动高质量数字教育需要新理念和新内容。数字技术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手段上“术”的赋能优化,而是将产生颠覆性作用,改变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道”,推动教育供给方式、组织体系、教育教学、专业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的系统性变革,同时对知识属性、学习本质、课程形态等也将带来深刻影响。她呼吁要用新的“道”来指导数字教育内容的生成以及对应工具的研发,以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数字文明时代合格接班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 陈丽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魏玉山 分享了数字化背景下阅读的新趋势。他预见,未来阅读将带给人们更多的幸福感。首先,内容生产的丰富与质量提升,预示着图书品种和文章数量的增长,将会激发人们对内容创造和阅读的更多热情。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书,数量的增加将是必然趋势,这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其次,随着国际间内容交流的加速和全球知识、文化、信息共享的深化,机器翻译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内容的国际交互变得愈加便捷。最后,图书内容的表现形式将变得更加多样化而不再局限于文字,音频和视频内容将日益流行。阅读不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阅读者将会拥有更多感官体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魏玉山

主题演讲

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北京市古城中学校长林乐光 以《数字赋能,资源融通,共享共生》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认为在教育科技领域,技术融合需要开源精神和大教育观念来实现技术间的互联互通。双师课堂等教育模式的推进需要简化技术使用流程,使教师和学生更易接受。教育中的技术应用和服务,应重视学生体验,满足学生需求。他还谈到教师在传授知识、解决困惑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数字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更要开放、包容,以支持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

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北京市古城中学校长 林乐光

九学王集团副总裁、九学王数字研究院院长韩志华 分享了教育数字出版与先进技术的融合发展和展望。他指出教育数字出版正面临内容资源、市场定位、人才结构、市场竞争、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数字化模式创新等多方面挑战。大型出版集团虽拥有资金和资源优势,但在转型过程中仍需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构建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小型出版企业则因人才和资金短缺,更难以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这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发展的不均衡。为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各界携手合作,共同拥抱技术革新,推动开放创新,以促进行业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九学王集团副总裁、九学王数字研究院院长 韩志华

圆桌论坛

科技赋能教育,构建教育出版新质生产力


2023金砖峰会中国青年科学家代表,九学王集团董事长 刘衍兵


2023金砖峰会中国青年科学家代表,九学王集团董事长刘衍兵 主持下, 人教音像数字公司副总经理张雷、天津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霍文丽、河北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编辑李莉、小度教育技术负责人丁小晶、科大讯飞交互应用研发总监梁昭、腾讯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架构师总经理罗志 共同以《科技赋能教育,构建教育出版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展开圆桌对话。嘉宾们分别就如何构建高质量数字资源体系,教育、出版、科技如何融合从而构建教育出版的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话题展开探讨。



谈到对高质量数字资源的理解,与会嘉宾提炼出了“安全、优质、管理、严谨、创造和版权”等关键词,从出版界和科技企业的视角,分享了科技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出版界如何发挥科技作用建设高质量数字教育资源的实践经验,共同展望科技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催化数字教育内容的变革发展。相信通过本次论坛的讨论,教育、科技、出版领域的从业者,将以开放的心态和辩证的思维,开启数智时代的教育全新篇章。


「创新周」 精彩活动回顾


点击查看【开幕式暨主旨论坛】详情


点击查看【第三届青少年心理成长与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详情

点击查看【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详情

2024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

5月25日-6月2日

为期9天 精彩不断

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发起,已连续举办十年,集聚了教育政产学研高端资源与优秀成果,成为了围绕教育创新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创新周活动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指导,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承办,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学会支持,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联数智教育商会、元宇宙教育实验室协办。


活动将从5月25日至6月2日持续举办,活动形式包括开幕式暨主旨论坛、平行论坛、教育工作坊、参观访学、教育创新应用体验展等,内容涵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学校育人模式创新、数字教育内容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产教融合发展等话题。




创新周日程



关注官方视频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