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高瓴和景林两家私募机构截至二季度末的美股持仓情况。景林的美股持仓总市值有所增加,组合中有41支标的,包括39支个股和2支行业ETF。高瓴的美股持仓市值有所下降,但组合中仍有较多TMT领域的持仓。两家机构在持仓上有部分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的操作。比如对于台积电和拼多多的持仓,景林增持,高瓴减持。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两家机构在半导体行业以及中概股方面的持仓变动。
景林的美股持仓总市值连续7个季度增长,二季度末达37.9亿美元;高瓴的美股持仓市值有所下降,从一季度末的46亿美元下降至二季度末的40.5亿美元。两家合计规模约78.4亿美元。
景林持有41支标的,包括39支个股和2支行业ETF(生物技术ETF和半导体ETF)。前十大集中度较高,达到87.45%。拼多多是其第一大重仓股,另外在半导体行业有较多配置,但近期半导体行业内部出现分化。
高瓴的持仓组合看似更为分散,但有99支标的,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也较高,达到85.4%。其重点布局在TMT领域,对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进行了减持,而对中概股尤其是互联网公司有较多配置。
两家机构在持仓上有部分共同之处,如都持有拼多多、META等标的。但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差异,如对台积电和微软等公司的持仓上方向相反。
景林和高瓴都在一季度增加了半导体行业的配置,但景林在二季度对部分半导体标的进行了减持和加仓调整。虽然面临分化但仍是重要的一部分。
中概股尤其是互联网仍是景林和高瓴组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两家机构都对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进行了增持。
8月15日,高瓴披露了截至二季度末的美股13F持仓报告,此前景林的13F报告也已发布。
统计显示,景林的美股持仓总市值从一季度末的32.3亿美元增加到了37.9亿;
而高瓴的美股持仓市值则有所下降,从一季度的46亿美元下降至40.5亿;两家合计规模约7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0多亿元。
具体就组合持仓而言,景林的持仓标的共有41支,包括39支个股与2支行业ETF——生物技术ETF和半导体ETF;
其中,有8支新进买入的个股,另有6支个股被在二季度清仓,
虽然个股有所替换,但从前十大来看,多是原有个股基础上的增减,重仓标的并未出现明显替换。
来源:13F报告,制图:投资报,下同。
而高瓴在二季度的持仓变动不小;
和一季度一样,这一次HHLR Advisors提交的13F-HR中也包括了高瓴旗下的Hillhous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组合的持仓;
如果将HHLR与Hillhouse的组合合并计算,高瓴在二季度有24支新进买入的个股,多为TMT领域的公司;
另有9支个股被清仓,包括满帮、百度、超微半导体等。
对比两家头部私募的组合,其持仓标的上有部分共同之处,拼多多、META等标的是其共同的重仓股;
而在二季度的动作上,也有方向相反的操作,
比如对于台积电,景林在原有重仓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笔增持,而高瓴则对其有所减持。
投资报整理了高瓴与景林截至二季度末的美股全部持仓列表,以供参考:
1、景林的美股持仓组合市值连续7个季度实现增长,二季度末达37.95亿美元,约合271.6亿人民币。
对比上季度末的32.26亿美元,其在二季度内的增长幅度约为17.6%,这已经是景林的美股组合市值自2022年三季度后连续第7个季度保持增长。
高瓴的美股持仓市值增长在近几个季度则没有太大增长,相反,近两个季度不升反降;
尤其是二季度,持仓市值下降了近12%,达40.54亿美元,下降幅度不小。
来源:13F报告,制图:投资报,下同。
2、从持仓来看,景林与高瓴的组合标的众多,但前十大集中度相对较高,均超过85%;
截至二季度末,景林的组合中共有41支标的,即39支个股,与1支生物技术ETF和1支半导体ETF;
其前十大集中度为87.45%,较之于一季度末有所上升;
拿得最重的四支标的——拼多多、META、台积电和微软,各自占组合的比重均超过10%。
高瓴的组合虽整体看上去更为分散,有99支标的之多,但同样组合集中度较高,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达到了85.40%;
拿得最重的拼多多和百济神州,各自的权重也分别达到了18.25%和11.40%。
可以看到,拼多多是高瓴和景林共同的第一大重仓股,在其各自组合中的权重都达到了18%以上。
3、景林下重注在半导体。
回顾一季度,景林对半导体颇为重视,不仅买入了半导体ETF,还将英伟达、台积电买入了前十大重仓,并且新进买入了超微半导体和阿斯麦;
经过增持后,一季度末,景林持仓中半导体行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5%,对比上年末,相当于增持了这一行业近13个点。
但在二季度以来,美股市场的上涨行情以科技七巨头为主,并没有过多地体现在行业整体上。
而半导体行业中,景林加仓的这几支标的的表现也出现了分化——
英伟达的涨幅自不必说,二季度以来又上涨了30.7%;
台积电同样涨幅明显,二季度后上涨了25.25%;
而美光、阿斯麦、超威半导体这些,则不涨反跌,分别有14.75%、9.06%、22.02%的跌幅;
景林之前买入的半导体ETF也并未获得正收益,跌幅为2.01%。
在半导体行业的内部分化之下,景林在每支标的上的动作也有所不同——
二季度,继续加仓了原本便在前十大中的台积电,加仓75%后,变为第三大重仓;
而涨幅最为明显的英伟达,则被减掉了原本持仓的四成,二季度末仍持有109万股,占组合比重为3.55%;
对于没有为组合带来正收益的半导体ETF和美光科技,景林在二季度分别减掉了原本持仓的70%和44%;
而超微半导体,则在二季度被彻底清仓。
虽然减持了不少,但如果对景林持有的这些半导体标的进行加总,其权重占比在二季度约为17.3%,比之于一季度末的15%实则又有增加。
而这2个点的增幅主要就来自于对台积电的加仓,仅这一支标的在二季度的权重就达到了12.45%。
4、和景林一样,高瓴在一季度同样在组合中增加了不少半导体的配置,
标的也是美光、英伟达、台积电、超微半导体等。
但是,相比于景林在一季度的重点买入,高瓴在这些标的上虽然有配置,但都不算重。
一季度,高瓴的前十大中,仅有超微半导体这一支半导体的标的,而这支个股也很快在二季度被高瓴清仓。
半导体上,被减持的还有台积电,减持幅度为原有持仓的三成,这一标的上的方向与景林刚好相反。
而如果回看高瓴在2024年上半年新进买入的标的,与其说是在半导体行业上的配置,不如说是更全面地增加了TMT相关领域的持仓。
过往,对于高瓴的美股持仓来说,医药和中概股一直是其两大核心主题词;
在今年以来,高瓴的主题词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上一个“信息技术”—或者说科技。
可以看到,如果将HHLR、Hillhouse的持仓共同计算,被归类到“信息技术”这一行业的标的数量有35个之多;
对比总计99支的标的总数来说,信息技术占到了三分之一还多。
而即便是高瓴过往十分青睐的医药,涉及的标的数量也仅有23个。
这些“信息技术”相关的标的,除了极少数是在今年以前就持有的“老面孔”,比如Sea Ltd、赛富时,
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在今年上半年新进买入;
毫无疑问地说,“信息技术”就是高瓴在上半年最为重点布局的大方向。
5、高瓴大笔减持微软、亚马逊、英伟达等,锁定收益。
行业上的配置以外,值得一提的是,高瓴对于美股七巨头上的持仓有所变化。
上半年最为出彩的七巨头——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以及Meta这7家公司中,仅有特斯拉没有出现在高瓴的组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