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驱动,共展未来。
10 月 31 日,在这一宗旨下,中国平安的高管们与清华大学的高层领导共同见证了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全球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全球医疗与健康研究中心两大中心的成立。
这两个由中国平安与清华大学携手打造,分别定位于金融与医疗 全球顶级智库 ,标志着中国平安在探索金融和健康两大支柱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上,又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
金融健康两轮驱动
同时成立全球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全球医疗与健康研究中心这两家中心,皆非巧合,恰恰是平安的战略使然。
虽然在许多人心中,谈及中国平安集团,想到的依然是以保险起家横跨银行、信托、基金、证券的金融集团。
但是在中国平安内部,中国平安早已不再是一家单一的金融集团,而是拥有了金融 + 健康两大支柱产业——如果用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的原话,则是「一个定位,两个聚焦,四个生态服务」。
是的,在 「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 的定位下,大金融和大健康是平安不可或缺的两轮驱动。
此次中国平安选择与清华同时成立两家研究中心,分别聚焦全球金融和全球医疗健康,其实也是这样的战略选择使然。
▼
向科技要增长潜力
从金融一轮渠道,到金融 + 健康两轮驱动,无疑是中国平安战略上的重大变化。
当然,一家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基业长青的发展,仅仅靠方向是不够的,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
对于一家企业,增长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曾几何时,企业增长依赖的是劳动力,尤其是人力密集型企业;随后,企业更多依赖资本,尤其是金融企业,资本成为重要的增长动力。
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都显示,科技正成为企业竞争甚至增长的最新动力,甚至成为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动力。
正如此次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国家尚且如此要求,更何况是在自由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的企业。
对于金融企业,其实仅仅是当年余额宝的出现,就让所有的金融巨头意识到了科技企业依赖科技优势的 「降维打击」 潜力。
如果说余额宝代表的不过说以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渠道的冲击,那么人工智能随之而来的冲击则是更大的。
当金融企业们还纷纷在内部建立客服中心的时候,科技巨头已经采用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来为用户提供客户服务,计算机永不疲倦、随时扩容的特性和更低的成本,已经对传统的客户服务模式产生了冲击——而这仅仅只是人工智能对传统金融行业冲击的一个小小侧面,类似理财投资、资产配置、风险控制等许多领域,人工智能都有着巨大的潜力。
就科技能力,中国平安在一众金融企业里面,无疑是出类拔萃的。
但是眼下跨界成为了新常态,金融企业可以进军科技领域,科技企业也可以进军金融领域,这意味着传统的金融企业不仅仅面临着同行的竞争,更将面临跨界竞争者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平安选择与中国科研系列最强大的清华联合,无疑可以在本就不俗的科研实力上,获得快速提升的可能,确保未来的增长潜力。
▼
共建的底蕴
企业与高校共建,在以往的传统 「产学研」 合作模式中并不少见。
不过,传统上更多的是企业掏钱,高校研究,然后企业将高校的研究产业化。
但显然,此次平安与清华的模式,远比这样简单的掏钱买成果要紧密的多。
在此次的发布会上,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 CEO 马明哲表示:
今天,清华和平安走到一起,携手共建「两个中心」,打造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全球顶级智库,建立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国的金融与医疗科技走向世界前沿,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强强联合」,是此次的中国平安与清华大学共建两个中心的核心关系。
的确,平安是有这个底气的。
虽然是一家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但是平安在研究这块的花费从来是业内出了名的。
以科技金融为例,中国平安近十年累计投入 500 多亿元,目前科技研发人员超过 2 万名,申请专利数 2165 个,在中国金融机构中专利申请量第一名。平安在人工智能,云平台、区块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拥有 13 项全球领先的成果,人脸识别技术、声纹识别技术、预测 AI 技术、决策 AI 技术以及平安云平台、平安区块链技术等在上百个场景中应用。
事实上,正是这样的底蕴,今年平安科技更是以 「金融空间站」 的平台,将相关的金融科技向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输出,可见其技术的领先性。
健康这块也是类似,8 年来,中国平安累计投入数十亿元,结合国际领先的健康险经营体系与医疗健康大数据技术,为厦门、深圳、重庆、长春、广州、北京等城市提供智能医保管理服务,目前此项服务已经覆盖全国 220 多个城市、6.5 亿多人口。
而从此次的全球医疗与健康研究中心定位来看,也正是:
结合中国平安的创新医疗健康科技实践成果,共同推动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融合,发展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及人工智能,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
▼
是智库不仅是研究院
当然,相比此次平安和清华强强联合,更值得关注的是两家对于这两家中心的定位以及随之而来的庞大阵容。
是的,近年企业成立庞大的研究中心的不在少数,从早年出名的微软亚太研究院,到阿里系刚刚成立的达摩院,都是大投入大量科研人员。
但是仅仅将平安此次成立的两个研究中心当做又一个研究院,那么就简单化了。
「智库」,才是他们真正的身份。这一点,平安和清华双方在发布会上做了明确的表态: 打造金融与医疗领域的全球顶级智库,致力于推动国家现代金融产业体系的建立,提高全民整体医疗健康水平,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院,那就是一个纯粹的科研机构,而且往往偏应用类研究。研究出来的结果,多半是企业自用或者转让盈利。
但是智库就不同了,虽然其也有科研的功能,但是政策类研究却是其不可或缺的价值所在。
在这个问题上,不妨仔细研读下国务院 2015 年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里面对智库的重大意义做了三点概括:
(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
(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看此次平安两个中心的阵容,你也能意识到他们在国家治理体系方面的定位和价值。
全球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将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李剑阁领衔组建,着眼于对全球共同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聚焦国内金融机构改革、金融风险防范、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建设等课题。
而全球医疗与健康研究中心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金小桃关心指导下建立,将聚焦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研究、个人健康风险研究、医疗服务机构管理研究、卫生经济学研究以及健康大数据研究等课题,提升国内医疗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并强化研究成果转化能力,积极推动国家和企业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全球健康发展事业之中,跟踪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助力 「健康中国」 宏伟目标的实现。
这点,正如马明哲对于这两个研究中心的期许:
我们将围绕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医疗科技的深度结合,建立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顶级智库,为党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高水准的决策参考。
▼
人工智能引领平安走向新时代
2017 年,从来没有一年,平安对于科技是如此的重视。
这一点,只要读过 2017 年中国平安中报的投资者,应该能会清晰的意识到了。
中报中,中国平安的公司概况中特别增加了 「平安以科技引领业务变革……」 的表述,旗帜鲜明的提升了科技引领变革的观点。
那么科技究竟将引领平安走向何方,从战略和战术层面,哪些技术会成为突破口?
其实只需要看看此次成立的两大中心的具体研究方向,大体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
此次全球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重要研究课题包括:
政府资产负债管理平台、KYC 与 KYP 课题、人民币国际化、区块链在金融的应用、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及金融行业应用、新兴网络安全治理框架以及金融云研究。
大体上可以看得出,这些都是平安已经有积累的优势项目。
比如政府资产负债管理平台,6 月 30 日,中国平安和广西南宁市政府宣布中国首个「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 正式上线运行,这是此类系统在国内的首个尝试;比如 KYC,这块平安旗下的陆金所一直在探究并且在业内领先;又比如区块链,平安是全球唯一一家将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实际应用于金融、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公司,在这块更是具有实际操作的领先优势;至于说人工智能和金融云,平安金融空间站恰恰是这两个技术合并成一个产品的典范。
再看全球医疗与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包括:
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研究、个人健康风险研究、医疗服务机构管理研究、卫生经济学研究以及健康大数据研究、疾病预测模型研究等。
这些领域,很多同样是平安已经积累的优势领域。比如健康大数据和卫生经济学领域,智能医保管理云平台通过大数据、反欺诈、控制过度用药、实施标准处方等技术手段,帮助政府有效实现了 「一降两提」:降低政府医保支出 10%—15%,提升医保保障,提升服务和用户满意度;比如疾病预测模型方面,前不久中国平安与重庆疾控中心联合课题组研发的全球首个「人工智能 + 大数据」 流感预测模型取得阶段性进展:利用平安的大医疗健康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及重庆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能够提前一周预测流感发病趋势。
▼
本就技术不逊于其他巨头的中国平安,借助两个研究中心,将清华这个领域的强势,化为己用,对于未来在支柱业务上的发展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在这个问题上,不妨重温马明哲在 2017 年中报中的一段话,这或许会让你更明白平安剑指何方,愿景究竟有多大。
智能科技的时代正在来临,赢科技者赢未来。我们期待不远的将来,逐步将平安从资本驱动型的公司转变为科技驱动型的公司,推动公司业务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为客户创造价值,以更好的成绩回报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