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福建纪检监察
激浊扬清,为时代明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快速列措施做法提纲的小套路 ·  9 小时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20 小时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福建纪检监察

初心印记丨奋楫逐浪 向海而兴

福建纪检监察  · 公众号  ·  · 2024-09-26 17:00

正文


碧海蓝天,金沙白浪
桅樯林立,游人如织
狭长的半岛犹如伸入海中的笔刷
饱蘸蓝色笔墨挥毫写意
热烈描绘这片土地的幸福蝶变


摄影 | 曾明

在东山澳角渔港

一艘艘渔船满载鱼鲜归港停泊
在电商民宿一条街
一间间商铺楼房
错落有致、 规范整洁
日间驱车于海岸边
打卡“最美环岛风车公路”
晚间眺望无边大海
夜幕下的照灯船 犹如星光点点
共同诉说着
这座渔村的繁兴历程


摄影 | 陈伟


澳角村位于东山岛东南突出部
三面临海
南北两道月牙湾呈“X”型环绕
因地处大陆尽头
“天涯澳角”由此得名
早年间地处偏远
生产条件落后
还时常饱受台风肆虐、海浪侵扰
闽南人有句古语
“行船走马三分命”
靠海吃海的澳角人
用一叶扁舟托举起全家的生计
生活异常艰险困苦


上图:澳角村旧时渔船
下图:澳角村八十年代民居

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
澳角村在全省
率先实行渔业生产责任制
极大调动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
渔船从福建转战广东等地
渔业生产发展快速


摄影 | 张艺生

为进一步扩大渔业规模

村里筹资投建了两个国家一级渔港
渔船容纳量大大提升
传统中小型木质渔船逐步淘汰
大型钢质渔船驶向深蓝大海
澳角村
逐渐成为福建省重点渔区之一
人均水产品拥有量位居全省前列
完成美丽蜕变


摄影 | 陈勇彬


2001年7月15日,盛夏的漳州东山岛,海风拂面,渔港喧闹。在东山县澳角村村民郭汉栋三层楼的新居里,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正在召开一场特殊的座谈会。


“澳角村已从‘三不起’蜕变为‘四看’。”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林亚民向习近平描绘澳角之变以及当下的小康画卷,“以往‘三不起’:报纸订不起,电话费交不起,煤油灯点不起。如今‘四看’:看海面,满港新船;看地面,满村新房;看山面,郁郁葱葱;看人面,喜气洋洋。”


听完汇报,全场笑了起来,习近平也很高兴。


(来源:《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上)》第97页)


村干部谋划全村建设(供图 | 林亚民)

从“三不起”蜕变为“四看”

澳角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当地干部群众
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发挥敢为人先、拼搏向前精神
走出一条
“人海和谐,惠民共富”的发展之路


摄影 | 陈勇彬


进入新时代
澳角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
着力延伸渔业产业链
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
三大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焕发活力
海景民宿、海鲜电商
两大新兴产业风生水起,前景可期
文化涵养、渔旅融合
一条文旅路线蕴含“两山”理念
通向未来


摄影 | 陈俊杰(上图)

林锦坤(左图)、张叔渭(右图)


紧紧围绕“五个振兴”要求
漳州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内
推广实施“四定一督”工作机制
着力破解“三资”监管难题
东山县纪委监委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紧盯资产资源发包全过程
将澳角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转变为乡村发展的不竭源泉
全面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